第一种说法说火锅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支撑的证据就是出土的文物当中有一个叫做青红椒斗,这是一个什么器物呢,咱就简单粗暴的理解就像现在的小火锅底下顶着火,上面呢可以进行火锅来煮.这是第一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说就是成吉思汗。为了能够使部队节省吃饭的时间从而不延误战机,他呢就将羊肉切成小块放到这个沸腾的锅里去煮着吃.从此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火锅.不得不说成吉思汗还真有想象力啊,也就游牧民族才有这也得天独厚的环境.
第三种说法就更有意思了,说是大贪官和珅发明的.话说这个乾隆皇帝要举办签书会,和珅担任了签书会的总指挥.但这一场签书也是在冬季举办的,怎么防止饭菜变冷呢?于是和珅就想到了用这个陶罐烹煮的方法,他就把这个鹿肉啊狍子肉啊切成片,随时煮,随时吃.听起来啊应该还挺好吃的。
还有第四种说法,跟现在就更接近了.说是当时三峡的纤夫们所发明的.纤夫们收工之后就在江边,细土为灶,然后就掏出随身携带的辣椒、花椒等这些佐料,取长江水熬成汤,佐以烈酒烫食鲜鱼活虾以及各种蔬菜。哎呦听起来也不错,好像现在的海鲜火锅,但是就是没肉啊,不知道能不能吃饱啊。
以上啊就是火锅的各种来历了。其实小伙伴有没有发现不管哪一种说法,火锅一直都是在传承中的。随着当时的生产和社会环境在进行演变,你非得说是谁发明的火锅或者是哪个朝代有了火锅。这就显得特别的牵强。比如说最早的火锅是用青铜交斗啊或者说是大鼎进行烹煮的,那就很简单,只要是能吃的通通都下到锅里面,然后在底部生火,让食物煮熟。当时把这种叫做羮,但其实他的做法和现在我们吃的简单一点的一锅烩的火锅啊也差不了多少。这应该就是最早的火锅形态了吧。到了西周,生产力逐渐进步,聪明而伟大的老祖宗们,他不但发明了铜和铁,而且各种陶器品也改良制作成了比较小型的器皿,于是我们现在吃的涮锅子还有这个陶制的砂锅,其实就是从这儿开始演变而来的。而原来使用的那个大鼎因为它太笨重了也不好移动,所以再也不用做饭了。因为它已经延伸为权力的象征了。到了南北朝时期,小的铜锅是最普遍的烹煮食物的器皿,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再演变到唐朝,火锅又称为暖锅。再举一个明显的例子比如说麻辣火锅。大家有没有想过花椒在没有传入中国之前,辣椒在没有传入中国之前,怎么会有麻辣味儿呢,怎么会有麻辣火锅呢,是不是?
所以说,火锅的发展和我们的饮食文化的发展,都是这种渐进式的,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和社会的需求,以及我们原物料的发现引进等等加以变化的。在整理本期节目资料的时候啊,还发现了一个非常传神的火锅段子,时间是在南宋,当时有一个吃货文人叫做刘魂,这个人不简单啊,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菜》。
这是一本什么书呢,简单理解就是教你怎么做菜的。这本书有这么一个故事,说这个刘魂前往武夷山拜访一位隐士,可是呢,路遇大雪,一只野兔子从雪岩石下滚落了下来,让刘魂抓了个正着,刘魂本来他就是一个吃货,就想着要把这个野兔子烤着吃。他说自己一般是这样子来吃这个野兔子肉的,他先在桌上放一个生炭的小火炉,炉上的加一个汤锅,再把兔子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这个调味汁,等汤开了,夹着这兔子肉涮一涮,都算熟了以后,蘸着调料吃味道特别鲜美。有好吃的这就是人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