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在抢收小麦的时候遭遇连阴雨,部分小麦会发芽变质已经成为事实。这些小麦如果不及时处理,继续晾晒,品质是得不到保证的。如果饲料生产企业马上介入,以较低的价格收购这些半湿不干的小麦,马上进入饲料加工的环节,就可以变成响干响干的颗粒饲料。毕竟禽畜饲料的不会像人类食品要求那么高。以目前的饲料加工企业,对粮食进行紫外线消毒,高温制造颗粒料,都可以让饲料达到安全标准。至于小麦发点芽,混入点麦麸皮,对饲料来说也不算问题。
无论是人还是禽畜,都需要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小麦经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果实中含有宝贵的营养物质。如果质量达不到人类食品的要求,就抓紧时间转化成禽畜饲料,不要让这些宝贵的物质浪费掉。如果时间拖一拖,等潮湿的小麦继续发芽,甚至发霉,就连饲料都做不成了。
此时此刻,地里忙着收割受潮的小麦,饲料加工企业也可以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饲料。这样一来,不仅把地里的小麦收回来,还有了妥善的安排,做到物尽其用。
建议农业管理部门马上与饲料生产企业建立联系,与农户沟通。尽管天不作美,但人可以通过努力“成人之美”。饲料加工企业也应该在这个时候有些担当,为种植业纾难解困。农民生活富裕一些,也会吃更多的肉蛋奶,对饲料加工及养殖企业也是有益的。
种植业与养殖业本应该密切配合,及时地将过剩的、不适合人吃的农产品化成饲料,减少种植业的损失,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有上亿头的喘气活物参与到农产品的消耗过程,就可以让人的食品结构得到调整。
人缺粮的时候,禽畜就少吃点粮食,把粮食让给人,人的生活水平虽然因为少吃肉而降低了,但还可以活下来。粮食够用的情况下,就可以让禽畜得到充足的营养,让肉蛋奶在数量和品质上得到提高。如此一来就没有农产品过剩一说,无论是粮食还是水果蔬菜,在市场上过剩的情况下都可以转化成禽畜饲料。农产品的物价就会更合理地遵循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幅度就会变小。价格平稳,会让劳动力的分配与流动更为合理公平,减少商贸活动中的投机行为与投机心理,更多地体现出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种植业与养殖业的联合发展会开创农业的崭新未来!用一个形象的说法,种植业的产品供应给人与禽畜,这个供应量就像跷跷板的两头,让禽畜数量的调整来平稳种植业的发展,哪头沉了就转到对方去一部分,就可以让农产品价格保持更大的稳定性。人类就更主动更有效地利用了价值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