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盛夏的炎热扑面而来,人们都希望能在凉爽的空调房里,享用一口甜美多汁的冰镇西瓜。而在我国宁夏地区,最出名的西瓜当属中卫市沙坡头区香山一带的硒砂瓜。一种生长在荒漠戈壁滩里的西瓜,口感鲜美,甜度适宜,大小均匀,被誉为戈壁荒漠的“绿黄金”。然而,近日,宁夏吴忠市政府却发出通告,局部禁止种植硒砂瓜。这一禁令引起了大量关注,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如此经济效益丰厚的瓜农利润源却要受到禁种之命?硒砂瓜对土壤的危害又究竟有多大?让我们从它的来源说起,一探究竟。
硒砂瓜,主要产自中国西北部地区,一个西瓜平均重达20斤以上。这种西瓜与普通西瓜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种植环境——荒漠戈壁滩。尽管环境恶劣,但西瓜本身具备在沙漠环境生长的能力。因此,当地瓜农根据这个特性结合当地环境,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种植西瓜的方法,也就是“旱地压砂”种瓜法。这套方法为当地瓜农创造了可观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然而,2017年3月,宁夏吴忠市政府发出了禁止种植硒砂瓜的通告,这一禁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能够为农民创收,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戈壁西瓜”为何会被禁种?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硒砂瓜的种植过程。硒砂瓜的种植依赖于“旱地压砂”种瓜法。简单来说,就是在种植区的土壤上,均匀地铺上一层砂石。砂石厚度约为10到15厘米,能有效阻挡强光照射,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度。这种方法的效益显著,既能增温、保湿,也能促进西瓜生长。
西北地区的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这为硒砂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种出来的硒砂瓜品质卓越,甜美多汁,个头十分均匀。在自然环境下,硒砂瓜甚至可以保存50多天,这为瓜农的存储和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2年,宁夏自治区中卫市开始大规模种植硒砂瓜,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生产基地。每年4月份开始种植,7月份到8月份就能收获上市,亩产可达3000到5000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然而,连年的种植,使得土地的肥力急剧下降,土质退化严重。很多瓜农追求高收益,连年种植,使得压砂地的肥力急剧下降,土质退化严重。瓜农们为了提高产量,大部分都以南瓜为砧木进行西瓜嫁接,嫁接比例高达80%。南瓜根系发达,能更加深入底下吸取水分,这进一步加重了土地老化、肥力流失的情况。
专家研究表明,随着种植年份的提高,压砂地的微生物群落遭到破坏,土壤湿度呈现下降趋势,脲酶活性、碱解氮、有机碳等含量也都有所下降。压砂地的肥力急剧下降,土壤湿度减少,使得硒砂瓜的产量开始下滑。另一方面,瓜农们开垦新的压砂地,大量的草原植被被破坏。种过硒砂瓜后的土地,又遭到严重破坏,无法恢复到种植前的状态,对草原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政府在仔细研究和探讨后,决定采取禁种的措施,来防止土地退化的进一步恶化,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政府的决定虽然给瓜农带来了短期的经济损失,但是从长远看,这将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
对于硒砂瓜的种植,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经济效益,也要意识到它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要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又要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种植硒砂瓜,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需要更科学的种植方式,更为稳健的管理制度,才能让我们的“戈壁西瓜”持续发展,同时也保护我们的土地和环境。
结论,对于硒砂瓜的禁种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实际上,这是我们发展的方式需要改变的信号。我们需要更科学的种植方式,更合理的资源管理,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