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
昨天上午马云被约谈,新华社含沙射影。在马云被约谈的同时,国家发布了一条「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当时这个意见稿还没什么人在意,但是一直到马云被约谈,然后蚂蚁被暂缓上市之后,很多人又开始回来揪这件事情。
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不是偶然的,它一定经过了长期的发酵的。
而这个征求意见稿也披露了一些事情,我们把先这个意见稿叫做小贷新规,跟知乎上的叫法一致。
小贷新规中有一条对蚂蚁杀伤力很大的规定,今后蚂蚁和银行联合放贷的时候,蚂蚁的出资是不能少于30%,以前蚂蚁的出资占比是很低的,应该是3%左右,也就是蚂蚁可以用300亿的资金撬动1万亿。
当这个出资比例变了之后,蚂蚁之前的故事就不好讲了,以前只需要一点资金就可以撬动很大的金额,但是现在做不到了。
以前蚂蚁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简单来说就是蚂蚁根据一些消费数据以及之前的履约情况等,去帮助银行去判断一个人能否放贷,能给他放多少贷款,然后把这个信息告诉银行,银行再根据这个给用户放贷款。
而最后,在这个流程中,蚂蚁赚了其中大部分的钱,银行赚了其中的少部分钱。
而钱基本都是银行出的,所以基本上风险都是由银行自己承担,蚂蚁这边基本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
蚂蚁的60%的利润都来自于花呗和借呗这些产品,也足以见得这个利润多高。
所以为什么最早蚂蚁上市的时候,大家都说蚂蚁是坐着收钱,一个极其暴力的运作模式,因为蚂蚁基本不需要承担什么风险,只是利用大量的数据提供了这样一个类似于征信的信息,然后把这个信息供给银行参考,进而从中获利。
因为蚂蚁这样的生意完全不是个什么重资产的生意,所以整体规模可以像互联网产品那样指数的扩张。这也是马云所希望的。
希望在资本市场人们把蚂蚁当成是科技公司,而不是传统的金融公司,因为科技公司的市值可以是实际盈利的数十倍上百倍,金融公司就不行了,金融公司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比例上涨的。
再来举个例子,有两种生意,第一种生意是种果园,假设这个果园第一年收入10万成本5万,尝到甜头之后果园准备进一步扩张,那么他的成本和风险都会成比例变高,除了人工成本、占地成本,还要承担颗粒无收的风险,而且这个损失风险比以前更大了。
第二种生意是做水果外卖平台,这个平台把果园的水果运转到消费者手中,然后从中赚取服务费。
这个外卖平台在10个人用户的时候和100个人用的时候,它的成本几乎是不怎么增加的。
所以种果园我们就可以把它理解为上面的金融生意,而水果外卖平台就是科技公司的玩法,水果外卖平台的上限可以很高,但是种果园这件事情大部分情况顶部空间有限,给投资者的想象空间也有限。
在小贷新规中,蚂蚁没法拿小资金撬动大资金了,这个故事也讲不通了。
所以马云生气啊,有人问为什么马云在之前的外滩峰会上面说监管这件事情,其实应该是他已经知道小贷新规要发,希望在这种大会讲出来引发舆论,用舆论倒逼监管,然后让监管部门把新规这个事情放一放。
这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对于蚂蚁来说结果可能好可能坏。
但估计马云也没想到这一通话的结果这么坏,给蚂蚁的上市计划都搞暂缓了。
暂缓消息的公布,美股的阿里巴巴昨天瞬间跌了8%,此处疯狂暗示玩美股的赶紧去抄底。
那些已经磨刀霍霍的已经在看房的蚂蚁员工们,估计这会儿也是一脸懵逼的,就好像要全量一个功能,已经通过审批了,结果在全量的前夜,老板叫了个暂停。
蚂蚁还是应该感谢一下监管,感谢一下监管这么晚才动手。Pony马在某次采访时说过一句话:金融这块业务,不是看谁跑的快,而是看谁走得远。
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