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演讲谈及地处四川海拔4410米、数日前通过国家验收的“高海拔宇宙线探测站”(简称“拉索”),87岁的他兴致颇高地说:“非常想去看一看!”
之所以对“拉索”如此感兴趣,是因为探索宇宙起源,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正是这位科学家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在这位实验物理学家眼中,宇宙是最广阔的实验室,而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是有限的。在这次最新露面中,他透露了自己的新思考新判断。
演讲当天,正是阿尔法磁谱仪(AMS-02)搭载“奋进号”航天飞机前往国际空间站的12周年。这是由丁肇中领衔在外太空运行的粒子物理实验。
此前,AMS测量到的高能正电子能量分布与暗物质理论相符合。这算是找到暗物质了吗?“绝对不能说找到暗物质了。还需要在2千亿到2万亿电子伏能量范围内有更多的数据,才能确定暗物质的存在。”丁肇中说。
AMS所有的观测结果都与现有的宇宙线理论不符合,带来了对宇宙的新认识。对此,丁肇中很兴奋。多年前,他曾领衔在欧洲核子中心对撞加速器上进行L3实验,所有结果都与电弱理论相符合。在丁肇中看来,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因为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合,不能学到新的东西。
宇宙线可以达到比地球上任何加速器都高的能量,然而大部分带电宇宙线会被100千米的地球大气层吸收,无法在地面上研究带电宇宙线的性质。AMS的目标之一,正是精确直接测量宇宙线电荷、质量、动量,因此需要在外太空运行磁谱仪,这也是为什么要将AMS置于空间站上。此前从来没有人这样做过。
AMS的另一个目标是寻找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如果宇宙起始于大爆炸,大爆炸之前是真空,那么大爆炸之后应该有相同数量的物质与反物质。
他谈到,未来,AMS还将有“升级版”。约8平方米的新半导体探测器,将搭载龙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拟2027年完成,届时将提高接收度300%。
丁肇中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而且不动声色。演讲过程中,观众席不时发出笑声。
演讲一开始,他就说:“我很少用中文演讲,所以比较紧张。” 观众听了会心一笑。1976年,年仅40岁的他坚持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仪式上用中文演讲。
提问互动环节,有位年轻人问丁肇中,对于年轻人有何建议?丁肇中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他们从来不听我的建议。他的冷幽默再次让大家笑了起来。
还有人问,接下来新的对撞机发展方向是什么?有可能在哪些领域产生新的重大发现?丁肇中脱口而出:我不知道,推测未来是很难的事情。还记得我们刚才说过的费曼吗?
1976年丁肇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的好朋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在给丁肇中发来的贺信中说:“你所发现的新现象是我没有预料到也不了解的。为什么诺贝尔奖要发给你呢?不要因为获奖,就认为自己变成专家。我挑战你,能不能发现一些我可以理解的东西。”
丁肇中说,他始终记得,不能因为获奖,就认为自己变成专家。
丁肇中还说,通过AMS国际合作实验,他总算分清楚了很多国家的国旗。
如此风趣随和的丁肇中,在科学问题上却非常执着。
他谈到,AMS-01有了一些发现后,美国宇航局、能源部及各国政府都对 AMS表示热烈支持。就在这个时候,丁肇中决定放弃AMS-01的所有探测仪器,采用最先进技术来发展更多、更新的探测器。AMS-02大部分仪器从未在太空用过。这个决定自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2003年2月1号,“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当时美国政府取消了所有空间飞行和空间站上的实验。“我和许多人认为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做空间站的目的是要做科学实验。没有科学实验,就没什么意义了。”丁肇中说。经多方协商,美国政府同意专门为AMS实验增加一班航天飞机,将AMS送往国际空间站。2011年5月16日,搭载AMS的“奋进号”航天飞机起飞,重量为2008吨。
“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如果没有实验的证明,是没有意义的。当实验推翻了理论后,才可能创建新的理论。过去400年,我们对物质基本结构的了解,大都来自实验物理。”丁肇中说。
丁肇中的大多数实验,都受到很多人反对,理由是,实验没有物理意义,实验极其困难,不可能成功。而事实上,他领衔的每个实验,都发展了新的仪器,使得实验成功。而实验的结果,也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知。
87岁的丁肇中依然在工作。“AMS一直都在收集数据,我几乎每天每小时,都在观察数据。我和组员有个约定,如果有重要的事情发生,不管是什么一定都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1977年8月,邓小平建议每年派10位科学家参加我的工作。从那时至今,中国科学家参加我的团队,并作出了世界公认的贡献。” 丁肇中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和中国科学家的合作。
第一次合作,是在德国PETRA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MARK-J实验,这是对电弱理论最早的实验验证。1979年9月2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报道了该实验发现胶子的消息,文中有一段说:“27名中国科学家参加了这次实验,在有关核粒子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史上,这是第一次,也是中国的一大贡献。”数日后,《人民日报》也报道了胶子的发现。
第二次合作,是从1982年到2003年在欧洲核子中心对撞加速器上进行的L3实验。对撞时的温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4000亿倍,这也是宇宙诞生最初1000亿亿分之一秒时的温度。L3实验的目标是要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实验问题包括有多少种电子,电子有多大等。
L3是首次由美国、苏联、中国、欧洲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科学家,共同参加的大型国际合作实验。中国的主要贡献来自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严东生院士团队生产的BGO晶体。透明的BGO晶体,密度和钢相同,当时世界年产量只有4千克,但实验需要12吨。这个问题被上海硅酸盐所解决了。此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和生、王贻芳等人对实验数据分析作出了重要贡献。
说到这里,丁肇中的演讲PPT正好是年轻时的王贻芳院士和蔡旭东博士站在偌大的L3探测器上的旧照,观众一看笑出了声。
L3实验在20年内共发表了300篇文章,有300人获得博士学位。《科学美国人》曾用杂志封面文章专门介绍了L3实验。实验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包括宇宙中有三种不同的电子、三种不同的中微子和六种不同的夸克;电子和夸克都是没有体积的,电子的半径小于10的负17次方厘米。
与中国科学家的第三次合作是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AMS)实验,也是现在正在进行的实验。中科院高能所是AMS发起团队之一。
丁肇中特地用了一整张PPT来感谢中国科学家在AMS上作出的贡献,上面列出了许多科学家的名字。特别是永磁体的研制,是首个太空大型磁体。
谈及与中国科学家合作半个世纪的体会,丁肇中说,中国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他们有想象力,有发展新技术及领导国际合作的经验和能力。他们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实验物理,继续为人类知识作出重要贡献。
题图来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