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妈
一次淘妈带淘淘去逛商场,来到了一处下面布满彩灯的玻璃走道,很多小朋友在上面玩耍,淘淘情不自禁地也走了上去,淘妈就在一边等的。其间有两个三四岁的孩子玩得尤其尽兴,男孩儿高点,女孩儿矮一些,他们每踩一下玻璃地板就咯咯地笑一会儿,不料旁边跑来的小朋友碰了一下男孩,男孩儿没站稳,顺带碰倒了女孩,两人摔作一团。
女孩的爸爸赶紧扶起自己的孩子,拍了拍身上的灰,安抚了孩子几句就开始对男孩儿说“你以后得小心点啊,刚才把小妹妹撞疼了。”男孩儿的妈妈立刻走过来回应道“你不应该跟我孩子这样说,他又没做错什么,你的话反而伤害到他了。”就这样两位家长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来,再看看两个孩子,都躲在各自父母的身边,眼神也躲躲闪闪的。
相信这样的场景大家并不陌生,孩子在早期的社交中,家长们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就要数孩子的“社交冲突”了。其实很多家长自己的内心也很矛盾,他们既希望自己孩子多和其他孩子经常互动,但又不希望看到孩子们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冲突,导致轻则争吵,重则动手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看在孩子的“社交冲突”中,家长们都有哪些态度吧。
1.一味地护短
这种情况是冲突双方的家长都在极力维护自己的孩子,和我们上面案例的结局相似。这类家长看似在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安全感,其实他们忽视了孩子真正的情绪,因为很多表面上的打闹,在孩子之间却觉得很有趣。家长动不动就给孩子护短,反而会加剧孩子们之间的冲突,最终让孩子朝着懦弱或骄纵这两个极端发展。
2.一团和气
这一类家长为了既能体现自己的态度,又能顾及到对方的面子,最终去责备自己的孩子,表面上看彬彬有礼,却同样忽视了自己孩子的情绪。最常见的就是家里来了其他小孩,想要玩自己孩子的玩具,孩子却不愿意分享,这时父母通常都会说“你太小气了,要学会分享啊。”其实这也是一种“社交冲突”,家长的一团和气会让孩子显得很无助。
3.交给孩子自己解决
这类父母忽视了孩子成长的阶段性,通常孩子在3岁之前是不具备社交沟通的基本能力,在发生社交冲突时当然是需要及时介入的;3-6岁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父母应该试着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进一步了解社交规则;孩子到了6岁以后,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社交问题。
大部分孩子出现“社交冲突”的原因在于他们在争夺社交掌握权,有的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与他人社交时忽视的了他人的情感,表现的善妒、专横,有的孩子则是缺少经验知识,处理“冲突”的方式也不够理想,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应对孩子的社交冲突呢?
1.弄清楚孩子对冲突的看法
在应对孩子社交冲突时,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叙述事情的经过,要关注一些细节。如果父母搞不清楚孩子在社交冲突中所认为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就很容易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帮孩子解决问题。比如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交换玩具一段时间后又要试着抢回来,如果我们一味地去教孩子学会分享,而忽视分享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这样更不利于孩子分享。
2.帮助孩子思考和表达
在了解过“社交冲突”的来龙去脉后,父母就需要帮助孩子分析问题了。家长要试着分析冲突双方的情绪,引导孩子进行换位思考,比如问孩子“假如当时你是他,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并不是非得让孩子原谅对方的行为,而是让他们能够理解冲突时双方的情绪,进而能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3.鼓励孩子去行动
在帮助孩子了解双方的情绪之后,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把思考的结果转化成行动。或许孩子在行动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但是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情绪,了解社交的规则。通过积极的行动,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增加孩子的社交自信。
淘妈说:作为父母总会担心孩子以后的社交能力不够好,但我们却忽视了一些细节,比如我们有没有帮孩子创造社交、表达自我以及处理问题的机会。家长们不要把孩子的社交冲突视为负面事件,其实它是孩子大好的学习机会。发生“社交冲突”时,我们要客观看待冲突的性质,尽量将个人感受排除在外,这才是介入冲突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