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和措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多个国家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开始呼吁向中国“取经”。
美国《纽约时报》当地时间4日刊发了该报记者对世卫组织访华专家组组长布鲁斯·艾尔沃德进行的访谈。后者介绍了自己2月中国行中了解的情况,高度肯定中方的抗疫举措和成效。他表示,中国在应对疫情的准备方面是全国性的。从他走访的各处都能看出,相比中国疫情峰值时,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此前每天都有约4.6万人要求检测,而在他离华时,这一数字下降为约每天1.3万人。“疫情已经趋于稳定了,而且进度要快于预期。”
艾尔沃德还在采访中对比了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疫情检测上的区别:在中国的医院,每台CT机一天大概做200次扫描,每次扫描大约需要5至10分钟。而在西方国家,一家医院每小时大约扫描1至2次。中国已将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的时间缩短至4小时,而不久前,美国仍需将所有样本送去亚特兰大的指定地点完成检测。此外,艾尔沃德还就美国民众普遍关心的治疗费用问题表示,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宣布,测试是免费的,确诊患者的医疗保险满额后,国家会承担治疗费用。
艾尔沃德5日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认为,有中国的经验,其他国家不必“从零开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对艾尔沃德“从科学、专业的角度对中方抗疫举措和成效做出的积极评价”表示了感谢。
在《纽约时报》刊发上述访谈后,纽约州州长科莫5日也在记者会上呼吁学习中国经验。他在确认纽约州确诊病例一夜之间翻倍(已有22例)后表示,随着政府进行更多的检测,确诊病例肯定会增多。“从中国的经验来看,所有专家都认为,在控制和抑制疫情扩散上做得越多,越有利。”
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6日在最新社论文章《其他国家已采取的 COVID-19应对措施太少、太晚吗?》中也提及中国采取的强有力公共卫生措施,成功避免大量感染和死亡病例,认为各国政要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学习。
无独有偶,新西兰媒体“Stuff新闻网”也刊登该国奥塔哥大学流行病学家艾伊莎·韦若的署名文章,强调新西兰需要了解中国如何实现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并将汲取的经验教训应用于该国的应对措施。韦若总结认为,(中国)成功的关键是迅速且大规模地进行公共卫生基础管理,将有症状的人集中到检测中心,通过广泛的检测对病例进行快速诊断,并由公共卫生官员对他们的接触史进行细致跟踪。
马来西亚《星报》3月6日发表名为《中国主动协助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文章称,因致命新冠病毒暴发中国曾被一些国家排斥。如今,中国正谋求重塑自己,充当可帮助疫情严重地区抗击疾病的全球专家。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专家索林格说,抗疫成果可能会令中国在当前的(全球)疫情方面成为权威,“当然,世界多数地区无法像中国那样(有效)指挥全国民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员江云(音)说,北京利用此次疫情表明其治理体系要优于西方治理体系。
美国《科学》杂志3月5日也发表文章,题为《中国抗疫策略在其他地方可行吗?》。文章称,几周前还人满为患的一些中国医院如今床位空着,每天报告的新增病例急剧下降。世卫组织专家到访中国5个城市,研究疫情以及中国应对措施的有效性。他们表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与谁交谈,都会感到责任感和集体行动。
柏林的流行病学家蒂姆·埃克曼斯说:“原以为那些数字不可能是真的。”但报告结论十分明确。此次带队的加拿大流行病学家布鲁斯·艾尔沃德认为,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取得巨大成功。专家组成员说其他国家应向中国学习。中国实现了许多公共卫生专家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全球发展中心高级政策研究员杰里米·科宁迪克说,中国具有快速落实大型项目的非凡能力,“没有其他国家能真正做到中国所做到的”。艾尔沃德说:“(现在)每天我们都会收到各国的新报告,涉及新地区新疫情,人们对此有种感觉,哦,我们无能为力。但不是这样的。大家能做一些实际事情来应对,这正是我们需重点关注的。”在中国时,他们与数百人交谈,人人都同意(抗疫)做法。
赵立坚6日表示,中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是仍然处于关键时期,防控工作依然丝毫不能放松。我们也看到,一些国家的疫情在加剧。中方与世界卫生组织、欧盟、非盟、加共体、东盟等组织和韩国、伊朗等疫情高发或卫生体系脆弱的国家已经建立起密切的技术层面沟通机制。下一步,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加大技术合作交流力度,及时提供中国疫情防控和诊疗技术指南更新版,通过视频会、电话会等形式开展中外专家交流,支持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疾控中心等派出专家组赴有关国家开展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