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发出了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伴随着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中国历史翻开了属于共和国的光辉篇章。
开国大典绘画作品
回顾毛主席的革命生涯,他从湖南发起的秋收起义开局,经过20余年的艰苦奋斗,最终才取得建立共和国的伟大成就。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最大的兴趣就是读史书,涉猎范围从夏商周再到民国,可以说以史为镜正是他智慧的源泉。其中,关于诸葛亮为何无法一统三国的问题,毛主席曾有十分清醒的评价:他有3个欠缺。
“隆中对”本就有误
千年以来,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期间提出的“隆中对”都被各大史家赞誉有加,甚至有人称其为“千古第一谋略”。
刘备三顾茅庐
据西晋史学家陈寿所作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为当时兵微势弱的刘备提出了一个远大的战略构想:占据荆州,并夺取益州。“
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从而一举恢复大汉江山。
后来的历史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发展了下去。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并将其交付给关羽镇守,自己则亲率主力人马入主益州。
诸葛亮提出“隆中对”
当刘璋被迫向益州大权移交给刘备时,此时刘备坐拥益州、荆州,不仅实现了“隆中对”的初步战略构想,而且将“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确定了下来。
若按照“隆中对”的构想继续发展下去,接下来就是“待天下有变”,分别从益州、荆州出兵,直接逐鹿中原。
然而,毛主席却对这一看似完美的战略构想提出了不同意见。在对《三国志》的批注上,毛主席评价:
“蜀汉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主席正在看书
毛主席认为,荆州、益州两地相隔千里,而刘备的兵力本就在曹孙刘中排名末尾。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的“隆中对”还要求兵力有限的刘备二分兵力,同时驻扎在联系薄弱的荆州、益州两地,这是兵家大忌,基本只能寄希望于东吴不会背刺孙刘联盟。而当关羽兵团被孙权歼灭后,此时的刘备已经失去了竞争天下首席的实力。
蜀汉军力过度消耗
而关于“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的评价,则是毛主席认为诸葛亮后期最严重的战略失误——诸葛亮不仅没有阻止这一切的发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自己也参与到了削弱蜀汉实力的进程中。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
在赤壁之战胜利后,刘备集团进行了第一次分兵:
关羽镇守荆州,而刘备集团主力则一路西进,进行入蜀作战;
在关羽兵败身亡后,刘备集团进行了第二次分兵,诸葛亮镇守益州,而刘备带领蜀汉主力一路东进,打响伐吴战役;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亲自主导了第三次分兵,刘禅与蜀汉集团镇守益州,自己带领主力人马先后进行了五次北伐战役。
影视剧中诸葛亮率军北伐
毛主席认为,这三次分兵,实质上都是对兵力本就有限的蜀汉进行了三次削弱,并且每次分兵的后果都让蜀汉的处境雪上加霜。
前两次关羽、刘备的分兵导致蜀汉有生力量几乎消耗殆尽,以致于后期蜀汉兵力规模长期维持在15万左右,而同期的孙吴政权拥有25万兵力,曹魏政权更是拥有40万兵力。
即便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取得了不少战术胜利,但在兵力基础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曹魏政权即使与蜀汉进行一比一的伤亡互换,最先撑不下去的也是蜀汉。
影视剧中诸葛亮北伐
更何况,在失去荆州后,蜀汉北伐唯有强行跨越交通不便的横断山脉才能实施,不要说进攻长安,就连完全占据汉中都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因此,诸葛亮的数次北伐已经大大损伤了蜀汉的国力,最终导致蜀汉成为三国里最先灭亡的政权。
诸葛亮用人不当
实际上,即便是诸葛亮在北伐战争中全权掌握军政大权的时期,他也同样犯了错误。第一次北伐战争是胜利希望最大的一次,然而一切都因为马谡大意失街亭让一切成果毁之一旦。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马谡是诸葛亮的关门弟子,作为教导马谡的老师,诸葛亮自然也对街亭的丢失难辞其咎。毛主席在《三国志》中批注:
“亮应亲临战阵。”
在他看来,诸葛亮没有意识到马谡实战能力的不足,这为北伐无功而返埋下了伏笔。倘若诸葛亮意识到街亭的关键性,亲自镇守此地,或许第一次北伐的结局有可能改写历史。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
不过,自街亭丢失后,诸葛亮也吸取了街亭之战的教训。毛主席在《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纪四》就诸葛亮设计杀张郃一事批注道:
“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
毛主席批阅书籍
但令人惋惜的是,由于蜀汉国力与曹魏政权相差甚远,再加上第一次北伐后曹魏集团已经将军事重心放在了应对蜀汉身上,因此即使后来诸葛亮亲力亲为,也无法获得战略意义上的巨大战果,反而在连年战争中加速了蜀汉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