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海关查获涉嫌纳粹邮票

南昌海关查获涉嫌纳粹邮票

第五章 苦熬八年闪击赵国 选择了正确的战略突破口,接受了失败的教训,完善了军事战略,经过秦庄王元年到秦始皇十一年14年时间,坚定不移,不怕失败,反复实施地不懈努力,到秦始皇十一年,诸侯列国防线的口子终于被撕开了,秦军通过迂回北上,终于完成了在黄河以东占领一片根据地的作战计划。接下来,是像秦昭王那样全面开花,向韩、赵、魏诸国同时发动进攻,以显示秦国的威力,还是如李斯建议的那样南下消灭韩国?

全面开花是断然不行的,历史的教训已经摆在那里。

那就南下攻韩吧。此时秦军已经屯兵韩国都城郑的门前多年,荥阳距离郑只有几十公里,派一员偏将,几万精兵,消灭韩国的胜利便可以提前到来了。

然而,令人遗憾,《史记·秦始皇本纪》关于战事的记载所显示的事实却是,秦军仍然没有南下消灭韩国。

秦始皇十一年,将军桓齮、杨端和,北上攻打赵国的邺城,没有攻下邺城,只是夺取了周围的九座城邑。邺城在今天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同年,秦将王翦率军攻打韩国的阏与城和橑阳城。阏与在今天山西省和顺县西北,橑阳在今天山西省左权县。此两邑虽然是韩国的城池,但是在韩国国土的东北角,对韩国的存亡无足轻重。桓齮继续攻打邺城。

这年,桓齮夺取了邺城。又命令他率兵去攻打安阳,古安阳在今天河南省安阳市西南,当时属于魏国的地界。王翦自己继续攻打阏与,最后攻克了这两座城池。

十三年,王翦还是没有攻打韩国,而是命桓齮攻打赵国的平阳城,当年没有攻下。

十四年,秦将桓齮在平阳继续攻击赵军。同时,王翦北上攻占了宜安,打败了赵国军队,杀死了赵国的将军。之后,桓齮终于平定了平阳,同时攻占武城。

十五年秦国大举出兵,一路到达邺城,一路到达太原,攻占了狼孟。狼孟在今天山西省的曲阳县,当时属于赵国地界。

在秦始皇十一年至十五年的5年中,秦军始终没有南下消灭韩国,而是一会儿攻赵,一会儿攻韩,一会儿攻魏,一会儿又攻赵,没有条理,毫无章法。如果我们再结合蒙骜和王翦先后多次率大军经过韩国都城郑的门前,放弃唾手可得的盖世奇功,转而北渡黄河,艰苦作战,我们就会得出结论:《史记》中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派李斯去拿下韩国的记载是错误的。

为什么14年屯兵韩国都城门前,却不攻城擒王?答案很简单,因为李斯先消灭韩国的建议,是一个错误的建议。秦国最主要的敌人是赵国,而不是韩国。率先灭韩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节 最强大的对手是赵国 一 消灭韩国,赵国坐收渔人之利

如果秦国想要消灭韩国,不用李斯建议,也不用等到秦始皇即位,秦庄王在位三年就可以实现。

秦庄王元年,大将蒙骜攻克荥阳、成皋之后,已经把韩国的都城和韩国大面积国土分割开了。以秦军之强大,蒙骜之善战,攻下郑,易如反掌。为什么不这么做?

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主要对手不是韩国,而是占尽天时地利,实力强大英勇善战的赵国。如果在没有完全切断赵国和韩、魏两国的联系之前,贸然攻下韩国都城郑,以及魏国都城大梁,赵国就会顺水推舟,把韩、魏两国黄河以北的城池据为己有。如果是这样,秦始皇统一大业就有可能付之东流。从秦庄王元年到秦始皇十五年,长达18年的军事行动中可以看出,关于这一点,秦始皇父子应当是心知肚明。

韩、赵、魏三国本为一家,最早都是晋国的臣子。

公元前458年,晋出公十七年,作为晋国臣子的赵鞅、韩不信、魏侈,趁晋国君臣之间的矛盾,渐渐发展壮大起来,并乘机一起并吞了范吉射和中行氏的领地。随后,三家更是发展到与国君直接对抗,最终杀死晋国国君,另立新君的地步。以后的晋国国君变得懦弱而没有权威。

到了晋幽公的时候,幽公畏惧韩、赵、魏三公,反而每年去韩、赵、魏的领地去朝见他们的侯公。这个时候,晋国国君只拥有绛城和曲沃城两个地方,其余土地,都被三公占有。[1]

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终于灭掉晋国,三家分晋。

由于韩、赵、魏有这样的历史渊源,如果秦军在尚未于黄河以东建立起强大根据地之前,在没有完全切断赵国与韩、魏两国联系之前,贸然南下消灭韩王和魏王,赵国就会以兄弟手足的名义,顺势把黄河以北韩国、魏国的土地、城池、军队据为己有。历史上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著名的白起长平之战的起因,就是因为秦军攻打韩国的上党,上党官民投降赵国,于是韩、赵两国共同抵抗秦军,这才引发了空前的大战。

如果赵国得以兼并韩、魏两国黄河以北的土地,赵国就会迅速壮大为国土、人口、军队与秦国同样强大,甚至超过秦国的诸侯大国。赵国拥有今天的山西、河北全部,河南一部。西、南两面有黄河为屏障,北有长城,东接燕、齐为援,再有李牧这样的名将来统一部署防御,秦军再要想在河东战略根据地站稳脚跟,进而消灭赵国,怕只是白日一梦了。不仅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宏伟蓝图,从此化为泡影。中原逐鹿,究竟鹿死谁手,难以预料。

所以说,率先灭韩,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李斯提出这样的建议,说明他对军事战略缺乏正确的认识。

秦始皇要想统一中国,面对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最主要,也最难以对付的敌人是谁?不是面积最大的楚国,也不是相邻的魏国,更不是远在北京和山东的燕国和齐国,而是赵国。

注释:

[1]《史记·晋世家》:“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魏之君。独有绛﹑曲沃,余皆入三晋。”

二 赵国西有黄河,北有长城,军队勇猛善战

赵国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之后,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大幅提高,迅速成为黄河以东最难对付的诸侯强国。

赵武灵王跟秦昭王是同一时代人,是战国时期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最初即位的时候,由于年少,国事都由大臣处理。等到自己亲政掌权,很快便显示出不同一般的贤明。

他首先问候先王的老臣肥义,给他增加品级和俸禄。同时规定,赵国八十以上德高望重的老人,每月由王室送去礼物和问候。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赵国强盛

赵武灵王接手的赵国并不强大,时常受到秦国、魏国和齐国的攻击,屡遭败绩。这个时候,同样是三家分晋独立的韩、魏两国的国君,都已经称王,只有赵国不称王。赵武灵王说:“没有实际实力,怎能处在这个名分上呢。”他下令赵国人都称他为“君”。

他曾命令军队在赵国的九门修筑高台,以便瞭望齐国和中山国的边境。他还穿上胡服,化装成匈奴的使臣,率领士大夫到西北巡视胡地,并从云中、九原潜入秦国,考察秦国的地理和军队。赵武灵王到秦国时曾经见到了秦昭王。秦昭王初见赵武灵王没有觉察,过后觉得这人相貌伟岸,气度不凡,不像做臣子的样子,于是立即派人追赶,可这时赵武灵王已经飞马离开了秦国的关口。秦国人听到这个事情,都非常惊恐。

为了使赵国强大起来,赵武灵王吸取北方匈奴的长处,决定推行服装和军队改革。他在公元前307年,召见大臣肥义、楼缓等,商议胡服骑射的改革。为了能使改革顺利推行,他反复做自己叔父公子成的工作,终于使其赞成改革,消除了国内宗亲元老们的反对。

于是,赵武灵王用胡人惯于使用的骑兵取代不太灵活的战车,用胡人穿着的紧身灵活的服装,取代了汉族宽大不便的衣饰,大大提高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于是吞并了中山国的土地。

这之后,赵国出了乐毅、廉颇、赵奢、李牧等名将,有蔺相如等良臣。尤其是与秦始皇同时代的李牧,足智多谋,英勇善战。

名将李牧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李牧是赵国名将,在赵悼襄王二年,李牧曾率领赵国军队攻打燕国,攻克了燕国的武遂、方城。

赵悼襄王去世之后,其子赵王迁继位,李牧被调往赵国北部边境,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由于李牧是两世老将,所以他的权力很大,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地方官吏,防地内的租税都送入他的幕府,作为边防的经费。

李牧对付匈奴的办法是防守,他的军令是: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

由于有李牧的将令,每次匈奴入侵,烽火传来警报,将军们就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这样过了几年,虽然人马物资没有什么损失,但匈奴认为李牧胆怯,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迁因此责备李牧,可是李牧依然故我。终于,赵王发怒,召回李牧,派别人代他领兵。

新官上任,立刻改变战略,匈奴每次来犯,赵国就出兵交战,然而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山。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战略继续示弱。匈奴每次来犯,赵军继续退缩。匈奴虽然多年总是一无所获,反倒更加坚信李牧胆怯。这样时间长了,边境的官兵得到赏赐却无用武之地,也都愿意拼死一战。

于是李牧准备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匈奴王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敌军,结果大败匈奴,杀敌十万。彻底灭了匈奴的襜褴部落,打败了东胡的军队,收降了林胡部族,匈奴王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再也不敢接近赵国边境。[1]

由于赵国拥有强大的军队以及出色的将领,加上赵国特殊的地理优势,其西面有黄河天险阻挡着秦军的直接进攻,北面有坚固的长城防止了秦军北上迂回,东面是齐国、燕国为后援,南面有韩、魏两国作为屏障,这就使赵国面对秦国的进攻,处在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位置上。所以说,赵国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不能先攻楚国,也不能先灭韩国和魏国,必须首先消灭赵国。

基于这样的战略目的,从秦庄王元年至秦始皇十五年,长达18年的军事行动,其战略目的就变得一目了然了:那是为了东渡黄河,解决赵国。是为了切断赵国与其他诸侯国的联系,为最后拿下赵国做准备。

好,经过18年的艰苦努力,现在,分割赵国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赵国与韩国、魏国的联系已经被彻底切断,秦军已经在黄河以东建立了广阔、坚实的根据地,那么接下来,怎么展开对赵国的战役呢?

是像秦昭王那样,倾全国之力围困邯郸?

还是蚂蚁啃骨头一点点蚕食赵国的城池?

或者像对付韩国、魏国那样穿插分割?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军事战法似乎都难以完成平定赵国的艰巨任务。秦将王翦出人意料。

注释:

[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第二节 王翦诈围邯郸 秦始皇七年,大将王翦接替病故的蒙骜指挥大军继续东进,然后北上攻占汲邑,开始了直接针对赵国的军事行动。

经过四年的艰苦鏖战,王翦大军已经推进到离赵国都城邯郸不足一百公里的邺城和橑阳城。此时,按照通常的做法,应该立刻包围邯郸,展开对赵国的攻击。

如果在此时发动对邯郸的进攻,王翦的条件要优于以前的任何一次战役。

首先,几百年来困扰秦军的黄河天险和吕梁、太行山脉的阻隔已经彻底化解。后勤补给可以从西面的光狼城和南面的汲邑源源不断送至前线。不仅如此,秦军此时已经在黄河以东占领了广阔的地域,即使上述两条补给被掐断,仅太原、上党,以及山西侯马、运城一线的人口和物产,也能支持秦军较长时间的对赵作战。

其次,韩国和魏国的联系基本被切断。由于秦军同时还挟制着韩王和魏王,所以,不必担心韩、魏两国出兵救赵。

楚国北渡黄河的路线大部被切断,燕国、齐国远在山东和北京,这难道不是拿下赵国,建立功勋的最好时机吗?

然而,此时重兵在握的王翦,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决定:退守太原。军官留下,士兵回国休假,十人只留二人驻防。

一 王翦退守太原,7年按兵不动,似有图谋不轨

王翦为什么不乘胜出击,统帅大军立刻对赵国展开攻击,而是准备防守?

为什么王翦不在十一年一鼓作气,与桓齮、杨端和包围邯郸,急攻而克之,而是按兵不动,在远离秦国本土的黄河以东驻扎下来,这一驻就是7年。这明显有贻误战机的嫌疑。难道他要利用黄河天险,利用自己手握重兵的机会,图谋不轨?

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讨论。

对当时秦国实力的判断

大多数后来的著述都认为,此时的秦国已经非常强大,如果是分而击之,剿灭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是易如反掌。支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

第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时代,秦国已经十分强大,秦昭王在位56年,几乎年年发动对诸侯的战争,《史记》记载又几乎是战无不胜;

第二,秦始皇十七年内史腾攻打韩国,轻而易举地俘获韩王安;

第三,大梁人尉缭拍马屁的话形成的印象,“以秦之彊,诸侯譬如郡县之君”。

因此,史家和后来的研究者就得出这样的结论,秦始皇统一中国,不过是“续六世之余烈”,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命好该他摘祖先的桃子而已。如果是这样来判断当时秦国的实力,那王翦此时的举动就不好理解,绝对有企图割地为王的嫌疑。

而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这样。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上一章已经详细分析,这里不再赘笔。

也许是由于十一年攻打邺城而没有攻克,使王翦清醒地认识到,秦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诸侯也不是那么不堪一击。如果不赶紧退而经营好太原、上党根据地,一旦赵国反击太原,过去多次得而复失的悲剧就会在自己身上重演。

果不其然,接下来赵将李牧数次战胜秦军,证实了王翦的判断。

赵幽缪王三年(公元前233年),正当王翦包围赵国的时候,秦军进攻赵国的赤丽和宜安,赵将李牧率军与秦军会战于肥下,结果打败了秦军。李牧因此被封為武安君。四年,秦军又进攻赵国的番吾,还是李牧率军接战,结果又打败了秦军。[1]

邯郸城让王翦忧虑

赵国都城邯郸,历史上多次被强大的敌军围困,但它总能坚守而转危为安。

最著名的也是离王翦最近的,就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十月,五大夫陵等秦将围攻邯郸。五大夫陵攻打邯郸的时间,是秦将白起大破赵军于长平,斩赵军四十万后不久。赵国军队的主力,几乎全部葬身于长平,就是这个时候,五大夫陵竟然没有攻下邯郸。可见邯郸城防之坚固,邯郸守军之顽强。

第二年,秦国又往邯郸增兵,支援五大夫陵。但是五大夫陵仍然拿不下邯郸。秦昭王一怒之下,罢免五大夫陵的职务,派王龁代将。可是,王龁也没能攻下邯郸。

诸将攻打邯郸的时候,如果王翦已经从军,应当或多或少经历了那个艰苦的鏖战,也目睹了后来不得已劳师无功的撤退。王翦大约是担心,自己现在就包围邯郸,未必就有攻而克之的把握。万一邯郸久攻不下,齐国和燕国前来救援,合围邯郸城下的秦军,同时楚国北上切断秦军南线补给,此时邯郸城下的秦军,得不到本土兵源、粮草的支援,没有山河险阻可守,必然凶多吉少。

如何全面攻克并占领赵国幅员广阔的土地和城池

如何全面攻克并占领赵国幅员广阔的土地和城池,应该是王翦最为忧虑的问题。

赵国拥有今天河北省大部,山西部分,以及内蒙古少部地区。在当时交通不发达,车辆稀少且行驶缓慢的时代,可谓幅员辽阔。

以往诸侯各国兼并弱国的做法,都是攻城,尤以包围攻克都城为主。用强大的军队逐一攻破敌国的城邑,进而包围敌国的都城,最后攻克都城擒获敌王,这几乎是无一例外的做法。然而,这样的战法对待国土较小的诸侯国,或是以掠夺土地为目的的局部战役,是行之有效的,但对消灭像赵国这样幅员辽阔,军民善战的大国,就存在问题了。

逐一攻城,秦军会面对三方面敌人的威胁。一方面是守城敌军的顽强抵抗和不失时机地出击,另一方面是敌国主力机动的攻击和包围,还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

逐一攻城,还会造成战线过长,自己的军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补给困难,后防空虚,而这些都是兵败的祸根。

逐一攻城,如果遇到秦昭王四十八年包围邯郸的局面,长期不能取胜,必然造成国力损耗,国内空虚。如果其他诸侯国此时对秦国本土发起大规模进攻,秦军必然首尾不能相顾,陷于被动甚至灭顶之灾。

古人云:兵者,国之凶器也。为什么是凶器?凶险是也。其凶可伤及别人,也会累及自己。

急攻邯郸没有取胜的把握,逐一攻城耗时费力,容易陷入被动。那么,如何展开平定赵国的重大战役呢?

综合敌我双方的各种可能性,王翦决定,放弃急攻邯郸,放弃逐一攻城,转而退守太原,经营好这块黄河以东宝贵的根据地。

不知道王翦是怎么说服了24岁的秦始皇,让他相信急攻邯郸不能取胜?秦始皇又为什么相信了他的话,而拒绝其他自告奋勇请求出战的将军?这是一个谜。如果为这个谜找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我们只能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有着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在军事上不如王翦,所以,关于军事上的事情,尊重王翦的意见;同时他又是一个宽容大度,用人不疑的君王,唯有这样,王翦退守太原,按兵不动7年的军事行为才能够得以顺利实现。

注释:

[1]《史记·赵世家》:赵幽缪王迁“三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卻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卻之。”

二 王翦前所未闻的战略战术使平赵举重若轻

王翦大军经过80%的精简之后,在太原驻扎下来。为防根据地有失,王翦自己镇守太原,只派一员偏将桓齮领兵作战。

桓齮将兵,摆开包围邯郸的架势

秦始皇十一年,秦将桓齮攻打邺城和安阳城。古安阳城在邯郸西南。秦军首先攻克离太原根据地最近的安阳城,兵锋向邯郸逼近。

十三年,桓齮向邯郸南面推进,攻打赵国位于邯郸正南面的平阳城。秦军攻打平阳时,与赵军主力发生激战,斩赵将扈辄,杀敌十万。这是王翦统帅秦军以来,第一次与赵军主力发生激烈地正面冲突。也是王翦指挥战役中,唯一有杀敌记录的战役,同时也是秦始皇亲自指挥统一战争唯一一次有杀敌记录的战役,这一点值得记住。

十四年,秦军继续攻赵军于平阳,经过近两年战斗,桓齮终于攻克平阳。

紧接着,秦军向邯郸东面运动,攻克了位于邯郸东面的武城。又转而向邯郸北面包抄,攻占了位于邯郸正北面的宜安,杀其将军。

秦军之所以能够在数年中,动用不大的兵力,始终对赵国邯郸周围的城池实施足够的军事压力,而最终取得胜利,得益于太原根据地的建立和成功的防守。桓齮在前线作战,兵员补给从太原源源不断送出。而王翦之所以不动用大规模兵力采取这些行动,可能也是为了避免引发其他诸侯的警觉。

五年过去了,我们来看一下秦军王翦部在黄河以东形成的战略态势:

秦军已经占领了邯郸正北的宜安,邯郸东偏北的武城,邯郸正南的平阳,邯郸西南面的安阳,以及邯郸西面的屯留、阏与、橑阳。再往西是王翦蓄势多时的太原大军。此时,秦军已经完成对邯郸的四面包围,摆足了要总攻邯郸的战略架势。

秦始皇十五年,王翦开始向太原增兵。一支军队向前推进到邺城驻扎,收紧对邯郸的包围。另一支军队进驻太原,并重新攻克了反复多次的狼孟,进一步扩大河东根据地。

不动一兵一卒,文官消灭韩国

完成了对赵国都城邯郸的包围,也摆好了对邯郸发起总攻的阵势,此时,赵国吞并韩、魏两国黄河以北土地的可能也彻底消除。这个时候,从荥阳出兵南下,占领韩国都城郑的时机才真正成熟。

于是,秦始皇十六年九月,秦始皇派了一员文官去收拾韩国。这人名叫腾,担任的是内史的职务。内史腾先去黄河以北接收了王翦占领的韩国南阳一带的土地,秦始皇委任他为代理南阳太守。十七年,内史腾又南下去占领韩国都城郑。没有史料记载他带了多少军队,也没有战斗杀敌的记录。内史腾轻而易举占领了郑,并俘获韩王,随后把韩国都城一带的土地并入秦国,设置为颍川郡。

整个消灭韩国的行动,没有战事,没有抵抗,也没有杀敌,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王翦的军事行动欺骗了所有的人

收拾完韩国,接下来,王翦应该开始发动对赵国都城邯郸的总攻了吧?

没有。

为什么?

我们前面说过了,王翦是诈围邯郸,另有所图。

秦军十一年到十五年的军事行动,很容易给诸侯列国一个错觉,就是秦军会像以前的历次战役一样,重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只不过,这一次王翦比过去的将军们,如白起等更加小心谨慎,以求万无一失。所以,秦军花了五年的时间,攻克邯郸周围的城池,清理邯郸附近的屏障。由于王翦的军事行动动静不大,没有立刻对赵王产生生死压力,所以,赵王没有向齐国和燕国求救,诸侯列国也都没有警觉而主动救援。

王翦的军事行动会在赵国引起什么样的反应?毫无疑问,会引起赵国的君王和大臣们的恐慌,可是,王翦又没有立刻包围邯郸,对其展开攻击,这又令赵王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兵力,前来勤王。因此,在这五年中,赵国一定在忙于调动国内的兵力,加强邯郸的防守,希望像20多年前五大夫陵围攻邯郸一样,最后靠坚守和消耗,以及诸侯的救援,挫败秦国的进攻。

所有的人都认为,王翦在等待总攻邯郸的最佳时机,赵王如此,诸侯列国也是如此。

然而,所有人都上了王翦的当。

三 秦始皇的耐心和定力

在王翦攻打赵国的战役中,有一件事情被后人忽略了,那就是秦始皇的耐心和定力。

王翦在秦始皇十一年北渡黄河统领河东大军,负责指挥对赵国作战,可是一直到秦始皇十五年,几乎没有任何进展。除了攻克了邯郸周围一些不起眼的城邑之外,有一次斩首十万的记录,几乎没有重大胜利可以令国人鼓舞,令君王欢欣。比起前辈如白起等,王翦简直就是在畏敌不前,在磨洋工。

更有甚者,直到秦始皇十八年,王翦才发起对赵国的进攻,十九年平定赵国,前后用了八年的时间。

八年什么概念,如果拿今天比喻,1945年以前参加革命的叫抗日战争干部,抗日战争干部再经历解放战争胜利,抗美援朝胜利,打完所有的仗,一共才八年时间。拿秦始皇比喻,24岁秦始皇青年时期派出王翦攻打赵国,直到32岁人到中年,仍然见不到平定赵国的胜利,年轻气盛的秦始皇如何能够容忍?

如果我们再把当时人的寿命短,秦始皇的父亲秦庄王35岁就驾崩的因素考虑进去,秦始皇会不会担心,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平定赵国的胜利?

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王翦退守太原的时候,是24岁的秦始皇刚刚削平吕不韦而独揽大权,这正是需要一个重大胜利来证明自己的时候。同时,秦始皇痛恨赵国,童年在邯郸受到的追杀,以及母亲和自己受到的侮辱,使他恨不能立刻去邯郸向童年的仇人清算。这一点,从王翦攻克邯郸之后秦始皇的举动可见一斑:

秦始皇特地从陕西的咸阳不远千里来到河北邯郸,把当年迫害过他们母子及家人的仇人,全部坑杀。

怀着这样急切的心情,暂停了全国其他的军事行动,倾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兵力,全力以赴支持王翦,企盼着王翦在攻赵前线早传捷报。可是,王翦是怎么做的?手握重兵,独揽大权,却按兵不动。

我们设想一下,刚刚亲政的秦始皇,其统治的秦国不会是铁板一块。会有嫉妒王翦得君王宠幸,独揽兵权的;会有忠心于君主担心王翦另有他图的;会有年轻气盛自告奋勇立下军令状,保证马到成功的;会有借此机会弹压别人抬高自己的。所以此时,秦始皇身边的谋臣,会不会有人告诫秦始皇,王翦这是拥兵自重?会不会有人建议秦始皇下御令催促王翦出战?会不会有人借口长此以往,前线消耗太大,国力难以为继,从而施加压力?更有甚者,会不会有人因与王翦有隙,乘机诬告王翦试图利用黄河天险的阻隔,利用手握重兵的机会,在河东太原另立为王?

一定会有的。八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时间,在这八年中,有多少出于各种心态的谏言在纷扰着年轻的秦始皇。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能不为所动;竟然能有这样的耐心苦熬八年,竟然能这样完全信任重兵在握的王翦,任王翦在前线畏敌不前,磨洋工。眼见他的地盘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并且还要从国内源源不断地给其补给。上述五千年,下述三千年,哪一位君王可以做到?没有!绝没有!

秦始皇虽然没有御驾亲征,但是他用耐心、信任、忍耐、坚持,终于等来了荡平赵国的重大胜利。

老将王翦没有令秦始皇失望。

虽然在七年的时间里,他仅仅是派一些副将作一些局部的进攻,但是一旦时机成熟,平定赵国的战役居然如同两千年后的闪电战,一蹴而就,从而使秦国获得了统一中国首战告捷的重大胜利。

四 历史上最早的闪电战

当所有的人都认为,王翦在等待总攻邯郸的最佳时机时,当赵国把国内的精锐军队都调集到邯郸周围,准备与王翦在邯郸城下决一死战的时候,所有人都万万没有想到,没有决战,只有战国时代谁都没有见过的闪电战。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这45个字,记录了历史上最早的闪电战。

十八年,时机来了,王翦没有像所有人都预料的那样,对赵国都城邯郸发动总攻。秦军突然分上中下三路,向赵国的纵深大举进攻。主力部队绕过集结了赵国重兵的邯郸城,快速向赵国空虚的纵深地区突进,并迅速占领赵国大面积国土。

“上地”位于今天的陕西省绥德县附近,当时是秦国本土。“井陉”在今天河北省石家庄附近,是赵国重镇。

上路军,王翦统帅从秦国本土“上地”增援来的新军,迅速向赵国的北部突进,攻打位于赵国北部石家庄附近的井陉,并一举攻克之。

中路由羌瘣统领,攻打赵国东阳地区。东阳位于井陉和邯郸之间。秦军羌瘣部迅速突破东阳一线,面对毫无准备的赵国城池,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克。

下路杨端和统领太原守军,攻打邯郸。

赵王一定没有想到,秦军会突然在一个早晨,分三路大举进攻赵国本土。等到赵王清醒过来,赵国大部分国土已被秦军占领,所有的防线、城池土崩瓦解。面对强大的,突然出现在眼前的秦国军队,赵国军民顷刻丧失斗志,迅速溃败。邯郸只成了一座孤城。

史书中没有记载秦军是如何攻克邯郸的。可以推断,邯郸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就轻易被王翦攻破。赵国灭亡,赵王迁被秦军俘获,一些侥幸逃脱的赵国士大夫,逃到北方边远的代地,拥立赵王迁的哥哥赵嘉为代王,六年之后,代王也被秦军俘获。

由于王翦的闪电战,几乎是迅雷不及掩耳地占领了赵国的全部国土,以至于其他诸侯国根本来不及集结军队,发兵救赵。齐国、燕国、楚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国吞并赵国,然后屯兵自己的门前。虽然明知灾祸就在眼前,但无能为力。

五 兵书不载王翦的战略战术

在秦始皇平定六国的战争中,为之驰骋疆场的虽然不止王翦一人,但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赵国和楚国,都是被王翦所灭消亡。为什么是王翦?别人有没有可能完成这一使命?

纵观历史上青史留名的将军,很少有像王翦这样的。

有喜欢打硬仗的,如白起,攻坚必克,杀气逼人;有智谋过人,喜欢险中求胜,如孙膑,围魏救赵;有英勇机智,善于以少胜多的,如淝水之战的谢玄。

这样的将军,这样的战役容易显露才华,容易被人们津津乐道,容易青史留名。

王翦则不然,他指挥的战役,胜不足为奇,好像谁来指挥都能取得胜利,如果不对这些战役进行深入的分析,简直就会觉得这是个庸才,不过是命好而已,不过是因为秦国太过强大,敌国太过弱小罢了。胜不足道。

早年读《史记》的时候,我就是这种看法。后来一位老者的一句闲话,改变了我的认识。

有一年我外出拍摄一个大型的纪录片,时间较长,总是在坐车。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一共有两位司机小李小吴。上半年小李开车,一路上我们总是在夸他,因为他的车开得又快又好,他总是能在突然事件发生时,迅速做出果断适合的操作,令我们心惊之后为之释然。一路上,他给我们传授了许多开车的经验,讲了许多他的惊险传奇。

下半年小吴开车,乏善可陈。可是,一直陪同我们的一位老领导有一次却突然说:“哎呀,小吴车开得好”,我们都大惑不解。过好多年之后,当我自己也开始开车时,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话,也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道理。

小吴开车不显快,为什么不显快?因为他很少有急加速和急刹车的时候。慢吗?也不慢,一点也没耽误事情,说几点到就能几点到。小吴开车不显好,因为近半年的时间,从来也没有出现什么险情需要他快速果断的处理。为什么没有出现险情?并不是因为他命好,艰难险阻都躲他远远的,而是因为早在险情出现之前,他已经预料到,并提前采取了措施。而车者,虽能使人享福,也能使人送命。一百次化险为夷,一旦一次失误,车毁人亡,无法补救,悔之不及。

战争也是这样。兵者,国之凶器也。一旦动了刀兵,即使战胜,也会有大量的伤亡,也要消耗掉国家的巨大人力物力。如果战败,那可能就是国破家亡,亡国灭种,无法补救,悔之不及。

战争中,敌我双方尔虞我诈,真真假假,谁又能尽在掌握之中?战场上,瞬息万变,谁又能保证奇招险招不出现意外?所以,王翦深谙其中的利害,他的战略有两个特点:

他不去打硬仗,不去打险仗,不去以少胜多

他一定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兵力远远超过对手,化解所有可能出现的险情,等待万无一失的时候,这才发起进攻。而一旦进攻开始,就以对方难以承受的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的力量,迅速把对手打垮,摧毁。

王翦平定赵国有一个细节也许很能说明王翦的谨慎。王翦大举进攻赵国的三个月之前,赵国发生了一件事情,赵国名将李牧被杀了。

赵王迁七年,当王翦诈围邯郸的时候,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军在邯郸城外布防,抵御秦军。这时候秦国派出说客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行贿拉关系,同时施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听到这个传言信以为真,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拒不接受命令,于是赵王便派人乘其不备将其逮捕,随即把他杀了,同时撤了司马尚的官职。三个月之后,王翦便开始闪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主将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将军颜聚。

是不是李牧已经识破了王翦诈围邯郸的计谋?

应该没有。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李牧是因为反间计而被杀,而不是因为在如何防御秦军进攻上与赵王有分歧而被杀。也就是说,李牧在死前,是忠实地按照赵王的御令在部署邯郸的防御。

是不是李牧不死,秦军就不能取得平定赵国的胜利?

当然也不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将军虽然能够改变某一个局部战役的胜负,但是他不可能使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发生根本的变化,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战争双方的强弱对比。

秦军攻赵,做了长达八年的准备,而在这八年中,赵国几乎没有有效的应对。八年中秦军攻克了邯郸周围的城池,而赵国却一味退守,没有对这些丢失的城池进行反击和争夺,以此来遏制秦军的军事行动。

应该这么说,到秦始皇十八年秦军发起总攻,胜负已经没有悬念。李牧的被杀,只是在局部的争夺中,给秦军减少了一些麻烦。但即使这样,王翦也不放过这些可能出现的麻烦。他要的是消除任何可能出现的变数,一定要毫无悬念地取得胜利。

所以,王翦的战争乏善可陈。没有遇到顽强的抵抗,能让其攻坚以显示力量,没有曲折的冒险穿插,以显示勇气,没有惊险的诱敌深入,以显示智谋,没有残酷的斩首百万,以显示威严。所有后来被文学家津津乐道的战争经典,在王翦的战役中都找不到范例,有的只是进攻,然后毫无悬念地必然取得胜利。

不是趁敌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以期攻城略地

王翦平定赵国,不是各个击破,先打弱敌,逐步扩大战果,积小胜成大胜,而是最大限度地把敌人的主力都吸引过来,给敌人以充分的时间准备,然后利用敌人的疲惫,利用敌人的错误,以求一战而打垮整个国家的军队,一战消灭整个国家。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奇怪的战略战术?为什么这个奇怪的战略战术又行之有效?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兵贵神速,置之死地而后生,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兵家名言。历史上也都留下过许多经典的战例。

李信、蒙恬后来攻打楚国的时候,采用的就是兵贵神速的教条。所以秦军入楚,开始是迅雷不及掩耳,攻城略地,捷报频传。白起、蒙骜等名将攻打列国时,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长途奔袭,都有过迅速包围赵国都城邯郸,楚国都城郢,齐国都城临淄的胜机。但是结果,都是遭到敌国军队的强烈反击,不是败退,就是不得不主动撤离。两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都是莫斯科战役。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曾经运用快速突进,重兵包围的战略战术,重兵包围莫斯科,但最终都在俄罗斯和前苏联的举国反击下,兵败身亡。

为什么?原因何在?

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没有明白两千年前王翦就已经明白的一个道理:战略目的不同,战术也应该不同。秦国要的不是攻下某个诸侯国的都城,而是要占领整个国家。不是要打胜一个战役,而是要击溃整个国家的军队。怎么才能击溃整个国家的军队?只有一个办法,以瞬间强大的打击,击溃整个国家所有人的信心。

如果,王翦攻打赵国的时候,犹如李信,或者他的前辈白起那样,攻城略地,各个击破,必然是长途奔波,经常会遇到各城邑利用坚固的城墙,拼死的抵抗。后勤补给也会发生困难。而一旦秦军在行动中露出破绽,遭到敌国机动主力的反击,其结果就是李信的下场。

王翦在平定赵国的时候,如果秦军劳师远遁,从汲邑渡过黄河后,立刻长途跋涉,进攻位于河北的赵国都城邯郸,赵国以逸待劳,必然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现在王翦反客为主,过了黄河以后,不急于攻打邯郸。而是摆出一副要包围邯郸的架势,吸引赵国军队前来救驾。赵国的军队远道而来,集结于邯郸周围,时间长了,给养和休息必然出现问题。这个时间有多长?七年。七年的时间里,几十万赵国军队驻扎在邯郸周围,日久必然生乱。而秦军则以太原为根据地,休整养息,大部分军人返回国内,直到时机成熟,突然发动进攻,已经懈怠的赵军迅速被击溃。赵军主力的溃败,赵国广大地区被占领,必然摧毁整个赵国人的信心。不用斩首数万,秦军就水银泻地,不可阻挡。

这就是王翦,中国古代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伟大军事家。

第三节 杀人与屠城 秦始皇平定赵国,有两个字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杀人。

秦始皇自公元前247年登基为秦王,一直到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平定了赵国,得以进军中原。

平定赵国之后,秦始皇没有杀赵王及其宗亲大臣,没有杀赵国的将军,没有杀赵军降卒,也没有放纵秦军在赵国抢掠和杀戮,更没有焚毁赵国王宫和城郭。

从秦始皇十八年大兴兵攻赵,到赵国最后被平定,没有任何杀敌斩首的数字记录。是史官忘了记录?是司马迁省略?还是确实没有?从逻辑上来推理,应该是最后一种结论:没有。

如果有杀敌斩首的数字,史官不会不记录在案,因为这是那个时代炫耀胜利的基本证据,也是以军功晋爵封侯的秦国人邀功请赏的证据,所以如果有,不可能不被光荣地记录下来。

司马迁省略说不通,因为司马迁赞赏贾谊的名句,说秦国是靠杀人统一的天下,“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此,断然不会放过杀人斩首的数据。所以,合理的结论应该是没有。整个战役没有值得记录在案的杀敌斩首数据。

王翦的战略战术,以及秦始皇平定魏国、齐国的战役,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佐证没有杀敌斩首数字说:王翦用突然向赵国纵深发动强大快速攻击的方法,迅速摧毁了赵国军民的斗志,因此,不需要斩首杀人;秦始皇在攻克魏国都城大梁和平定齐国时,可以,但却没有采取军事进攻,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为了减少杀戮。

然而,司马迁对秦始皇的仁慈只字不提,却用了20个字,描写秦始皇杀人。

“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

这20个字,将秦始皇平定赵国前后所有的仁慈一笔抹杀。

由于坑杀被错误地解释为活埋,又由于司马迁在此之前已经巧妙地对秦始皇登基的合法性埋下了伏笔,秦始皇平定赵国的仁慈,最后留给读者的印象却是残暴。

我曾见过一本书就这样描绘当时的情景:阴谋即位小人得志的秦始皇,洋洋得意地面对痛苦哀号,即将赴死的男女老少,发出残暴而令人战栗的狞笑。

当然,文学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进行类似的文学描写,史学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选取某些情节而隐藏另外一些情节。然而,如果我们想要公正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就不得不删去这些明显带有主观误导的文学描写,补齐隐瞒的史实,对历史进行符合实际的评价。

一 秦始皇母家或为平阳侯赵豹

赵国有两个赵豹,都跟赵武灵王有关。《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元年,阳文君赵豹相。”这是老赵豹,从他的姓氏判断,老赵豹应该是赵王的宗亲血脉。

另一个赵豹的记载也出自《史记·赵世家》:“二十七年,徙漳水武平南。封赵豹为平阳君。”《史记·集解》注释道:“《战国策》曰赵豹,平阳君,惠文王母弟。”

两个赵豹出现在史书中间隔44年。后一个赵豹原本姓吴,其父是赵武灵王的臣子吴广,赵姓因为赵武灵王赐姓所得。故而后一个平阳君赵豹,不是赵武灵王的宗亲血脉。

《史记·赵世家》记载:“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夫人而内其女娃嬴,孟姚也。孟姚甚有宠于王,是为惠后。”这个吴孟姚后来生了个儿子即位为赵惠文王。孟姚的弟弟吴豹被赐姓赵,人称赵豹,并被封为平阳君。

秦始皇的母亲应该是此平阳君赵豹的孙女。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王曾在赵国做人质,并娶了赵国豪门之女为妻。豪门姓甚名谁《史记》无载,然而却有蛛丝马迹指向平阳君赵豹。蛛丝马迹在长平大战中。

赵孝成王七年,秦赵开始长平大战,此时赵豹65岁。长平大战打了两年,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赵国有人提出议和。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秦赵战於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为媾。’虞卿曰:‘昌言媾者,以为不媾军必破也。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赵之军乎,不邪?’王曰:‘秦不遗馀力矣,必且欲破赵军。’虞卿曰:‘王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内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从,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

赵王与大臣楼昌、虞卿讨论战局。楼昌主张与秦国议和。虞卿则主张先合纵于楚魏,然后再与秦国议和。赵王采纳了楼昌的建议,直接议和。依理,赵王应该把议和之事交给楼昌去实施,成赏败罚,公平合理。若是换别人,议和不成,你楼昌推卸责任说你的建议不错,是办事的人实施有误。

若是楼昌去不了不愿去,也还有其他合适的人选。

可以派相国赵胜去。

平原君赵胜不仅名满天下,而且与秦昭王还很有些交情。长平大战之前,秦昭王曾亲自致书赵胜,邀请他去咸阳“为十日饮”。赵胜也前去赴宴,虽不能说相聚甚欢,但也没有发生龌龊。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平原君畏秦,且以为然,而入秦见昭王。昭王与平原君饮数日,昭王谓平原君曰:‘昔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范君之仇在君之家,愿使人归取其头来;不然,吾不出君于关。’平原君曰:‘贵而为交者,为贱也;富而为交者,为贫也。夫魏齐者,胜之友也,在,固不出也,今又不在臣所。’”

此时两军大战,派赵胜去咸阳熟门熟路,与秦昭王好歹有宴饮之唔,不是很合适吗?

派赵胜去,还有更深一层的合理性。解铃还须系铃人。

长平之战之所以打起来,赵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初韩国上党郡守向赵孝成王献上党时,赵王曾征求大臣意见,平阳君赵豹力谏拒收。

《史记·赵世家》:“王大喜,召平阳君豹告之曰:‘冯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对曰:‘夫秦蚕食韩氏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可谓非无故之利哉!且夫秦以牛田之水通粮蚕食,上乘倍战者,裂上国之地,其政行,不可与为难,必勿受也。’”

赵王想要上党,又去问赵胜。

《史记·赵世家》:“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赵胜受地。”

赵胜是赵孝成王的叔公,又贵为相国。由于赵胜的赞成和怂恿,赵王接受上党,继而引发了秦赵长平大战。此时派赵胜去,不仅理所当然,而且责无旁贷。在秦国来说也够级别彰显赵国媾和的诚意。

可是,赵王却没有派赵胜去。

不派赵胜也还有个合适的人选,蔺相如。蔺相如去过咸阳,多次与秦昭王会晤。虽为赵国利益力争,但是有礼有节,很让秦昭王敬重。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结果经人推荐,赵王决定派蔺相如去。

蔺相如持和氏璧来到秦国,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把秦昭王治得服服帖帖:“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秦昭王叫蔺相如耍了,反而“秦王于群臣相视而嘻”,最后还客客气气送蔺相如回到赵国。有这等能言善辩之士,为什么不派去复见秦昭王议和呢?

不派蔺相如还有前面提到的虞卿,也是可以派遣的人选。

虞卿当时有名的辩士,他并不是反对议和,只是主张不能单纯议和,应先派人联络楚魏,携楚魏合纵之势再与秦国议和。为什么不派他去呢?不过多耽误几天,损失些钱财而已。

可是赵王却把这事交给了自己的舅公,65岁高龄的平阳君赵豹。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赵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阳君为媾於秦,秦已内郑朱矣,卿之为奚如?’虞卿对曰:‘王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赵王不听,还是去找赵豹了。

赵王因长平大战去找赵豹与秦国议和,这太不可思议了。

第一,赵豹一无所长。他因为是赵武灵王的小舅子,得封平阳君。在赵国五十多年没见他有丝毫建树,也没见他有什么特殊的过人之处。

第二,赵豹是坚决反对接受韩国上党的人,赵王不听,这才招致长平大战。此时赵王要赵豹去秦国议和,怎么开口?“舅公寡人错了,不听舅公言致使军困长平,国家危难。还请舅公看在国家社稷的份上,出面跟秦国议和吧!”

第三,就算赵豹以国家社稷为重,同意主持议和,他有什么能耐可以胜过名满天下的赵胜,能言善辩的蔺相如,还有力主拿钱就能成功的虞卿?赵王低三下四赔罪认错去求赵豹,何以见得他就能马到成功呢?

所以说,赵王放弃赵胜、蔺相如、虞卿而低三下四掉头去求赵豹,必因其怀揣重器。只要拿出这个重器以晋秦王,必能逢凶化吉马到成功。

这个重器是什么呢?当时当下,多半就是因为赵豹有个孙女嫁给了秦昭王的孙子赢楚。赵豹跟秦昭王是儿女亲家。赵王以为,只要赵豹祭出这重器杀手锏,秦昭王一定会顾念亲情,与赵国停战修好。

当然,事情的结果是赵王错打了算盘。

尽管赵豹真就以国家社稷为重了,派了郑朱去秦国议和,无奈秦昭王不吃这一套。《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应侯果显郑朱以示天下贺战胜者,终不肯媾。长平大败,遂围邯郸,为天下笑。”

也许正是因为议和失败,赵王和赵国的大臣记恨赵豹,这才有了后来的秦始皇一家被追杀。

二 平阳侯赵豹一门怎么了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质子相当于今天的外交使节。战国时期从未有杀质子的事情发生,何况秦始皇还有豪门如赵豹这样的权贵庇护,怎么会落到要靠吕不韦重金收买才能脱逃,需要豪门藏匿才能活命的地步?

赵国人是谁,怎么敢明目张胆地要杀质子,要杀豪门女婿和他的妻儿呢?原来这里还有世仇:赵豹的外甥杀死了赵相平原君赵胜的哥哥和父亲。赵胜的哥哥是原太子赵章,父亲就是赵武灵王。

《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娶了美人吴孟姚之后十分宠幸,不久孟姚生了儿子,取名赵何。赵武灵王宠爱孟姚,就废了长子赵章的太子,立孟姚的儿子赵何为太子。

可是吴孟姚美人命薄,没几年就得了重病一病不起。看看来日无多孟姚不放心儿子,赵武灵王就自己退位,让孟姚临死前能亲眼看见儿子继位为王。可有一天孩子王赵何临朝议事,赵武灵王不放心躲在暗处观察。赵王何倒还争气,言语得当没什么失误,却不想竟引发了赵武灵王突发伤感。原来,他看见自己的长子赵章英武伟岸,却不得不低眉顺眼站在殿下,还要向那年幼的弟弟三叩九拜。想想长子赵章战场上何等英雄,当年灭中山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如今竟然如此委屈,赵武灵王不免就动了恻隐之心。

这日,他就招了几个心腹大臣商量,想把赵国一分为二,好让长子也能称王。不想大臣反对,赵武灵王也觉得这样会削弱赵国,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长子赵章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就准备发动叛乱杀死赵惠王。

这天,赵武灵王与儿子赵惠王去沙丘游猎,赵章趁赵武灵王与赵惠王分住在两个宫殿的机会,诈传赵武灵王的旨意,要赵惠王来见。

赵惠王年幼不懂事,他身边的大臣劝止,老臣肥义自告奋勇先去打探。结果肥义刚一进宫,就被赵章杀了。

赵惠王闻报,就调动军队攻击赵章。两军在沙丘宫外混战。

这时候赵国的其他公子大臣带领军队来援,赵武灵王的叔父赵成和大臣李兑带领军队攻打赵章,赵章战败逃往赵武灵王的宫殿求救。赵武灵王疼爱长子,下令打开宫门把赵章放了进来。公叔赵成就与李兑一起,指挥军队包围了赵武灵王的宫殿。经过一番激战之后,赵章被杀。

叛乱平息之后,赵成与李兑商量道:“我等为平定叛乱,包围了主父的宫殿,又违背他老人家的旨意杀死了赵章,此乃灭族大罪,如何是好?”

李兑不敢多言,只拿眼光与赵成示意。

二人四目相对心领神会。于是下令,继续围困宫殿。

赵成着人并向宫里喊话,令宫里所有人立即出宫,最后出来者灭族。

听见喊话,又见宫外刀枪如林,宫里的人害怕便偷偷往外逃。很快就剩下赵武灵王一个人了。当他发现人全逃光了之后,也想出来,但是宫门已经被士兵从外面堵死了。

赵武灵王大怒,严斥李兑谋反,赵成作乱。

可是,任凭他如何严斥、命令,后来请求、哀求,宫外都无人理会。

就这样,英雄一世曾经威震列国的赵武灵王,很快便饥寒交迫,不得不掏鸟蛋吃雏雀充饥。赵成和李兑一直围困沙丘宫三个多月,直到确认赵武灵王已经饿死了,这才撤围。

父亲赵武灵王被饿死,兄长太子赵章被杀,不可能不在其余公子中留下怨恨。等到赵惠王驾崩儿子赵孝成王继位,赵豹虽然辈分高了,可关系却疏远了,又裹着秦赵厮杀的仇恨,惹来杀身之祸不足为奇。

史书未载秦始皇的豪门母家究竟遭遇了怎么样的厄运,然而这赵国的豪门秦始皇的至亲,却从此销声匿迹无影无踪却是实情。说他被灭门,也许并不是毫无道理。毕竟赵王的祖上经常干这样的事情。

于是,秦始皇十九年,王翦消灭赵国后,秦始皇的母亲赵姬重病在床临终之前,秦始皇突然不远千里离开咸阳:“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办完这事之后,他又立刻赶回咸阳,终于赶在母亲咽气之前,母子见了最后一面。“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帝母太后崩。”

三 秦始皇该不该全母心愿替母家复仇

两千年来受暴君说的毒害,人们总是想方设法丑话秦始皇。因此人们都异口同声批评秦始皇这是以怨报怨,仗势欺人的做法,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国人,尤其是文人,赞赏以德报怨,陶醉于以胜利者的姿态,赦免过去的敌人,所谓化干戈为玉帛,相逢一笑泯恩仇。

大多数人更赞赏韩信的做法。

韩信年轻时穷困潦倒,曾被一个市井泼皮羞辱,不得不当众从这个泼皮的裆下爬过。等到汉高祖称帝,韩信发达了,他又回到故乡,不但不惩罚那个泼皮,反而把他提拔成楚中尉。

韩信告诉部下和乡人:“这是一个壮士,当初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他吗?能杀,但是杀他没有意义。正因为当时我忍了,才能有今天。”[1]

有罪不罚,反倒获奖赏,显失公允却又能被正统的道德观念所接受。

你是一条咬人的恶狗,你干尽坏事,当年你咬我,我恨不能杀了你,但是你现在成了我的奴才,成了对我温顺对别人凶恶的家奴,往日冤仇一笔勾销。这是东方人不自觉的善恶标准。

西方人不一样,具有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西方人,很早就有法制观念,犯罪必须受到惩罚。这样的罪与罚原则,几千年前就根深蒂固。

公元前1791年,这个时间相当于中国夏朝的后期,古巴比伦国就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并把它刻在石柱上公布于众。法典中明确规定:“如果一个人伤害了另一个人的眼睛,伤人者的眼睛也要被挖掉。”“如果一个人折断了另一个人的骨头,伤人者的骨头也要被折断。”

西方人这么理解恶狗:过去我落魄你咬我,现在我得势你舔我,可是你还会去咬其他落魄的人,而且万一我再落魄,你还会咬我。

不同的罪与罚的观念,在历史上得到不同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和日本同是战败国,同样对善良的人们犯下了罪行,西方人对待纳粹战犯是:不论你逃到哪里,不论过了多少年,不论你在这些年中做了多少善事,一旦把你抓获,一定要将你送上法庭接受审判,一定要让你为自己过去的罪行付出代价。即使有些国家没有死刑,量刑长达150年,而此时罪犯已经95岁卧床不起,奄奄一息,150年徒刑毫无意义,但也决不饶恕。要让你知道,你对善良人犯下的罪行,你今生今世无法偿还。

中国人对日本人则不同。

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做法,获得不同的结果。

德国早就认罪伏法,遵守波茨坦会议精神,承认战争罪行,赔偿战争损失,永不组建军队。而且,在今天民族主义有所抬头,欧洲一些国家新纳粹有所猖獗的情况下,政府和民众仍然坚决反对纳粹主义,政府不遗余力地打击新纳粹势力。

再看日本,直到今天仍然不承认侵略战争的事实,不向受害国家道歉,不赔偿受害者损失。修改教科书有关二战的内容,诬蔑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伪造,参拜靖国神社战犯,修改宪法组建军队进行海外扩张。每年日本都会在原子弹爆炸日举行集会,悼念死难者,谴责原子弹给日本人带来的损失,仿佛他们成了战争的受害者。殊不知,如果不是原子弹,日本天皇不会停止战争,而战争每拖延一天,亚洲人民每天新增的死亡人数,将远远超过日本死于原子弹的人。

历史难道没有公道?

不惩罚罪犯,罪犯不会因此感恩戴德;不惩罚罪犯,就是鼓励犯罪,就是对善良人的犯罪!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对蒙冤受害祖宗的背叛!

当然,用今天民主和人道的眼光看,秦始皇将所有当年迫害他们母子的人全部坑杀,有点过分了,至少应该甄别一下,审判一下。但是,两千多年前,像秦始皇这样一个战胜者,仅仅是将迫害他们母子的罪人坑杀,而没有屠城,已经是十分的仁义了。不要忘记,秦始皇对赵国对邯郸有着八年痛苦的经历和仇恨,而且,秦国平定赵国也用了长达八年的时间。

注释:

[1]《史记·淮阴侯列传》:“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四 中外历史上,战胜者屠城是很普遍的事情

是战争就会有厮杀,就会有死亡,就会有仇恨,因此,历史上战胜者屠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项羽屠襄城,烧杀咸阳城

项羽因为攻打襄城遇到抵抗,十分恼怒,攻克襄城之后,就将满城人丁全部坑杀。[1]

不久之后,项羽占领秦国都城咸阳。虽然这是没有经过战斗而取得的胜利,但是作为战胜者,项羽要显示自己的胜利,于是下令屠戮咸阳城,同时把投降的秦王子婴斩首,秦王室三族宗亲满门抄斩。

这还不够,项羽还下令烧毁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不灭。当项羽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准备东归故里的时候,有人劝项羽说:“关中这块地方,有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

项羽觉得有理,但一看,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就说:“富贵不回故乡,就像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别人谁知道呢?”

那个劝说项羽的人闻听此言道:“人说楚国人像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然如此。”

项羽听见这话,把那个人扔进锅里煮死了。[2]

项羽和秦始皇几乎是同时代人。毫无疑问,秦始皇平定赵国的所作所为,远比项羽要仁慈得多。

刘秀将公孙述灭门,大将吴汉屠成都

《后汉书·吴汉列传》记载,公元36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十一月,汉光帝刘秀一面下诏书劝降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一面派大司马吴汉进兵四川。吴汉攻进成都,杀公孙述并诛杀全族,两天之后,吴汉“遂放兵大掠,焚述宫室”。

黄巢血洗长安

《旧唐书》记载:黄巢起义攻进长安后,其部属“杀人满街,巢不能禁”。待到官军反扑长安,一城百姓皆从官兵,“巢怒,纵兵屠杀,流血成川,谓之洗城”。

刘秀和黄巢生活的时代都晚于秦始皇,但是文明的进步并没有改变人的本性中的残忍,他们的作为远不及秦始皇文明。

成吉思汗灭绝西夏

西夏是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封建国家政权。都城在今天的宁夏。

西夏王朝鼎盛时期,疆域辽阔,人民众多。据清代吴广成撰写的《西夏书事》中记载,当时的西夏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即拥有今天宁夏的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是当时和宋、金、蒙成鼎立之势的政权。

西夏人口众多。虽然当时的史料没有留下这方面的记载,但是我们看看散见于宋史中关于战事动用军队的记载,也就可以粗略有个了解。

西夏光定五年(公元1215年),当时的西夏王遵顼调集右厢精兵八万,攻克金国的临洮府。

光定十年(公元1220年),遵顼派遣枢密使宁子宁率兵二十万,进攻金国军事要地巩州,久攻不下,死伤者数以万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民族,在成吉思汗指挥的蒙古军四次大规模的进攻屠杀下,迅速衰落。

乾定三年,蒙古军大举进攻西夏,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围困西夏重镇灵州,西夏王晛派大将嵬名令公率十万大军紧急驰援,结果途中被蒙古军包围击败。灵州失陷,蒙古军四处杀戮,夏民“免死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

乾定四年,蒙古军包围了西夏的都城中兴府,这时发生了强烈地震,西夏王晛向成吉思汗请求投降。恰在此时,成吉思汗得了重病,于是他立下遗嘱,死后密不发丧,夏主献城投降时,将夏主与中兴府所有军民全部屠灭。

不久,西夏王晛率嵬名令公一干文武向蒙古军投降,结果,遭到蒙古军屠杀,城中军民无一幸免。绵延了近200年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此灭亡。曾经数百万之众的党项人,从此灭绝。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曾说:“蒙古人把俄罗斯弄成一片荒凉,这样做是适合他们的生产、畜牧的,大片无人居住的地带是畜牧的主要条件。”

除此之外,蒙元入主中原时杀戮的绝对人数,多于此前任何战乱。金朝有5300万人口的北方,元初战乱平定时只剩1000多万人。南宋时曾有2000万人的四川,元初户口只剩85万户。

秦始皇却没有放纵秦军,屠杀战败国的降卒和民众。

清朝入关后,一路烧杀

清军入关后,对明朝王室宗亲采取的是残酷的屠灭政策。

明王室除鲁王朱以海一系逃至菲律宾得以存留外,其余几乎全部被斩尽杀绝。崇祯帝的长子被多尔衮绞死。其第二子隐姓埋名在民间数十年后,不慎暴露了身份,年已七十多岁的他,和他的两个儿子仍被康熙帝下令凌迟处死。南明永历帝尽管逃到了缅甸,还是被清朝抓回云南,全家被灭门。

被清朝所杀的新建人徐世溥,死前著有《江变纪略》,仅有抄本传世。该书于乾隆四十四年被清朝禁毁,北京古籍出版社曾重印。书中对清兵攻破南昌城的暴行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特别是清兵将妇女抓来“各旗分取之,同营者迭嬲无昼夜”的轮奸行为予以记载。

清军入关,一遇抵抗,必“焚其庐舍”,“杀其人,取其物,令士卒各满所欲”。清军转战烧杀三十七载,使中国人口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的五千一百六十五万零四百五十九人,减至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的一千九百零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净减三分之二。繁华的大都市尽毁于清军之手,著名的“扬州十日”屠城,死者即达八十余万,“嘉定三屠”屠杀了50多万,江阴一县,就杀了17万人,全城仅50人幸存。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

不仅在中国,世界范围内,战胜者的暴行,仿佛就是那个野蛮时代的必然产物。

亚历山大焚烧波斯王宫

公元前333年,这差不多就是秦昭王的时代,位于西方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统帅远征军攻打大流士三世的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在叙利亚的伊苏斯打败了波斯军队,并于公元前331年攻陷了波斯帝国的都城帕赛波里斯。亚历山大为了奖励士兵,放纵马其顿人烧杀抢掠。为了运走波斯王宫中的珍宝,据说调集了2万头骡马,5千头骆驼。之后,马其顿人放火焚烧了波斯王宫,使得这座宏大的,建于公元前600年的王宫变成一片废墟。

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发掘出了王宫遗址,根据其他史料考证,其宏大壮观的规模,雄伟的百柱厅,坚固的巨门,宽敞的台阶,众多雕塑和浮雕,釉陶彩瓦,金银装饰,令人惊叹,为古代世界所罕见。

秦始皇没有焚烧任何宫殿。

罗马皇帝哈德良毁灭耶路撒冷

公元131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发出御令,在犹太圣城耶路撒冷建立罗马殖民地,修建罗马神庙,并禁止犹太人举行割礼和阅读犹太经典,此举引起犹太人不满。

公元132年,犹太人在西门的领导下,武装反对罗马人统治。西门统帅20万犹太人,杀死耶路撒冷的罗马统治者,攻陷罗马人占领的犹太人城镇。罗马皇帝哈德良于是调动军队向犹太人发动进攻。强大的罗马军团迅速击败犹太人的军队。在三年的时间里,罗马人攻陷并毁灭了50多座犹太人的城市,近千个村庄,屠杀了58万犹太人。

公元135年,罗马人终于攻陷耶路撒冷,对整个城市进行了毁灭性的屠杀和摧毁。整个耶路撒冷几乎成为废墟,城里的犹太人几乎被杀绝,幸存下来的少数犹太人从此背井离乡,开始了长期的漂泊历史。

土耳其人君士坦丁堡屠城

公元1422年,土耳其人开始窥视拜占庭帝国的土地和财富。苏丹穆拉德二世向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由于君士坦丁堡军民的奋力抵抗,进攻失败。但是土耳其人并没有就此罢休,转而进攻拜占庭帝国的其他地区,并获得成功。

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再次集结兵力,向君士坦丁堡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土耳其人屠城,洗劫珍宝,屠杀民众。

屠城的事例还有很多,难以一一列举。屠城死伤的都是无辜的百姓,毁灭的是历史文化,是人类文明,而处置少数罪犯则是其罪有应得。有趣的是,人们对于屠城的憎恶,反倒不如指名道姓地杀一个人。

司马迁的文学手法再次发挥了作用。与本书第一章所列举的事例一样,20个字关于秦始皇为母亲复仇的记载,改变了读者心中好恶的天平。读者忽略了秦始皇克制自己对赵国的仇恨,既没有屠城,也没有焚烧宫殿,没有伤害赵王的性命,没有将赵国的公卿大臣斩首夷灭三族,没有将被击溃的赵国军队悉数坑杀,也没有放纵军队去对赵国的百姓掠夺欺辱,而记住的仅仅是杀死一些罪有应得的赵国恶人。这就如同日本人只提原子弹造成广岛、长崎20万人死亡,而不提其发动战争屠杀亚洲人民四千万,在日本人民心中造成的误导一样。

让我们摆脱司马迁的误导,回到历史的真实事件上来。

经过11年的努力,秦始皇的大军终于跨过了黄河,又经过了8年的艰苦而巧妙的战争,在少有杀戮的基础上,秦始皇终于迎来了平定赵国的胜利。

消灭赵国,奠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胜利基础。接下来,秦国最难战胜的对手,只剩下幅员辽阔,水网纵横的楚国了。

按常理,秦始皇这时候应该谋划对楚国的战役,然而,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战争的进程。

注释:

[1]《史记·项羽本纪》:“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

[2]《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5-08 01:02:40
下一篇 2023-05-08 03:00:07

猜你喜欢

  • 女子被封控前夫家20天:解封就复婚

    近日,上海网友分享了一则暖心的视频。视频中有一名女子站在窗户边锻炼,而据拍摄视频的男子介绍称,他和这名女子已经离婚6年了,上个月妻子到上海来看望儿子,不料因疫情原因被封控在前夫家,…

    2022-04-08
  • 立夏后又降雪 游客只穿了短袖

    图为大雪过后的内蒙古额尔古纳。 韩金龙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5日电 (张玮 韩金龙 高光宇)“穿着短袖观雪赏花,真是头一次!”5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而在夏天来临的…

    2023-05-22
  • 重要之年看开年

    2022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 开年以来,俄乌冲突爆发,本就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动荡,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需…

    热门资讯 2022-05-14
  • 各省2023年研考咨询电话和邮箱

    原标题: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开通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咨询电话和邮箱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4日至26日举行。教育部指导各省(区、市)教育招生考试…

    2022-12-04
  • 北京丰台新增1例感染者 为货物员

    10月2日0时至15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例,为隔离观察人员,在丰台区,轻型,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风险点位及人员已管控落位。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感染者5…

    热门资讯 2022-10-02
  • 汪顺 没有遗憾了

    赛后,汪顺在社交平台发文告别巴黎奥运会之旅:“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第四次奥运之旅,今朝画上句号了,倾尽全力,铜牌已满足,没有遗憾了。以我微薄之力,助力中国游泳,…

    2024-08-03
  • 连花清瘟胶囊有上百种替代药

    近日,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新冠病毒感染居家治疗用药指引,同时向市民提供新冠病毒感染居家防治可选用药品目录。 问:“四类药品”指的是什么? “四类药品”指的是止咳、退热、抗生素、抗病…

    2022-12-12
  • 学生近视率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4月7日,教育部印发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明确,要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和确保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视力监测制度,及时把视力监测结果…

    2023-04-07
  • 女子晚交7天房租被扣3500元

    4月23日,根据北京日报都视频报道,近日在北京,一女子吐槽称自己因晚7天缴纳房租,被中介扣除3500元滞纳金,此事引发广泛关注。 当事人吕女士称,自己和两名室友,通过北京冉晟物业管…

    2023-04-23
  • 龙漕沟附近露营地游客锐减

    Hello,为大家送清凉的小编上线了 这几天的成都,又是把人热晕的酷暑模式 想跳进水池里 想躲进瀑布里 想一脚ca进溪水里 …… 01 /晏场镇高叠洞/ ✨“小黄果树”、垂钓 3h…

    2022-08-14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