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叫“三省”。 “三省”与“三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三省”是立足于自身的道德反思,“三思”则是立足于对客观世界的思考和探寻。那么,三思而行具体是哪“三思”?
有人说:“三思”指的是思进、思退、思危。这种建立在功利主义上的思考,体现的是一种明哲保身的价值观,在方法论上不具有普遍性。文化诊断学从思维体系完整性和思维方式完善性的角度阐述了“三思”的具体方法:
(一)首先思考是什么。 也就是对该事物进行定义、定性和定位分析,弄清楚该事物的存在方式。如果掌握了文化诊断学的时空扫描,就能够对事物的结构、矛盾、联系、过程做出具体分析,进而对它的存在本质做出科学判断。
(二)其次思考为什么。 也就是要分析事物产生的背景、相对性条件,以及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如果掌握了文化诊断学的真理结构,就能够判断其中的因果关系,理解它“为什么”。
(三)然后思考做什么。 也就是要从“我”的角度对它进行合理取舍——“我”是当事人应该怎么做?怎么想?其中的力度、角度、适度如何进“量”的把握。如果掌握了文化诊断学的应变思维方法论,就能够在实践判断的意义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将“三思”的具体方法应用于读书学习:首先,弄清楚一段话的含义是什么;其次,弄清楚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理解其中的为什么;然后,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价值权衡,假如我遇到这样的问题会做什么、想什么、怎么做。我们把这种“三思”总结成一套方法论,充分应用到《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的学习和讨论之中。对此,曹政钧说:
理解一段话的含义(是什么)并不难,关键是通过这段话去洞悉作者的心理活动,进而通过作者的心理活动,领悟造就这种心理活动的客观存在和社会现实(为什么)。一旦掌握了这种阅读和思考方法,读者必定能从《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的阅读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价值,也必定能培养自己对文化的分析、诊断、驾驭能力(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