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夫妻,根本就不“会”吵架。会吵架的夫妻,吵完了就如胶似漆,感情依然很好;可有的夫妻吵着吵着就疏远了,把感情吵没了。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吵架就是不好的,美国的研究表明,敢于争吵的婚姻其实比回避争吵的婚姻更有希望。
因为吵架也是沟通的一种,只是沟通的方式比较剧烈,代表着双方仍然在努力。一旦双方回避争吵,反而连沟通都放弃了,感情只能是每况愈下。
如何让吵架推动感情发展,关键在于两个人会不会有效争吵,是通过争吵解决了问题,还是仅仅吵架发泄情绪。
那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争吵,才能解决问题呢?这取决于伴侣在吵架的时候采用的方式是“反应”,还是“回应”。
我来举两个例子:
张瑜每次最讨厌听到老公说:“你是不是没打扫卫生啊”,一股无名火就蹭得升起来,怒气冲冲地说:“你瞎了吗,我早都弄好了,你又误会我。”
王静每次只要看到老公脸上表情不对,非常严肃地黑着一张脸,不管在聊的事情还有没有余地,她都会妥协,说:“那就这样,按你说的来吧。”她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只要别人给自己脸色,就很容易妥协,事后又会后悔。
张瑜和王静给老公的,就是反应。
“反应”,就是自动化的、本能的、条件反射的、不经思考的应激状态,而且往往是固定模式。
自己也不清楚为啥要这样,甚至事后会后悔,但是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成了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
反应有两种:一种是进攻,比如张瑜这种。用攻击性的语言回击对方;另一种是逃避,比如王静。习惯性放弃自己的立场,尽管自己并不乐意,但还是妥协了。
大家也可以觉察一下,你自己的生活当中有没有一些固定的模式?某些事情,某些话特别容易激起情绪,而且这个情绪一上来,你就会本能地开启攻击或逃避模式,要么攻击回去,要么就是默不作声,妥协了。
用“反应”的方式回应伴侣,往往会有两种效果:
1 当你攻击他,激起他更大的不满,两个人陷入情绪化的争吵;
2 你总是逃避,对方就会一再突破你的底线,让你不舒服。
而“回应”则跟“反应”不同,回应是清醒的、有意识的、理性的、经过思考之后,选择的应对方式,通常是更加灵活,且具有适应性的。
比如张瑜的回应可以是:“我已经把什么都弄好了;哪里有什么不对吗?”看看是否发生了误会,能够怎么处理;同时意识到自己是渴望认可,信任,和老公分享这个部分,呈现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要。
王静也可以这样回应老公:哪怕你不高兴,我的需要也很重要,我完全可以为自己据理力争;尝试为自己的观点、需要、主张发声,不要一味妥协。
如果我们在跟任何人的沟通中,总能做到用“回应”代替“反应”,就可以既减少争吵的机会,也维护自己的立场,培养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
也许有人要问,我也知道能理性思考会更好,但为什么还是忍不住用本能反应呢?
那是因为从“反应”到“回应”,中间的桥梁是“觉察”。有很多朋友,比较少从深层去理解自己到底是什么了:自己从小到大经历过什么,让自己习惯性的做出这样的反应。
比如经过觉察,张瑜可能会意识到:自己一遇到别人的误解就发火,其实不只是跟老公,对别人也是如此。只要别人指责自己,自己就会直接反击回去。根本原因是因为张瑜的妈妈就特别喜欢指责,从小到大,张瑜太渴望认可、信任,所以老公一旦碰触到这个点,她就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
而王静的父母则非常严厉,从小就不允许王静提出自己的想法。不管她多想做的事,多想要的东西,只要父母脸色不对,她都会乖乖妥协。
那有了这个部分的觉察,就可以把自己从自动化的“反应”里带出来;有意识地回应对方。比如张瑜可以问问老公:你先别着急,你反复问我有没有打扫卫生,是在担心什么呢?而王静就可以试试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让伴侣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持续这样下去,伴侣就会明白王静也是一个需要被尊重的人。
现在大家现在就可以分得清楚“反应”和“回应”了,你会看到“反应”是情绪化的表达,不管是张瑜的攻击,还是王静的回避,都没有真正帮助她们解决问题,满足自己的需求;前者可能和老公大吵一架,做了很多也不落好,后者隐忍生气,对方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觉得你莫名其妙。
如果我们缺乏“觉察”能力,不知道自己内在发生了什么,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就很容易为了各种表面的、琐碎的事情争吵,然后又解决不了问题,被沮丧、失望、愤怒等各种情绪驱动,本能地回避或攻击,破坏关系。
当我们足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当下处于什么样的情绪当中,有什么样的需要和渴望没有被满足,就可以把“破坏性吵架”转变为“建设性吵架”,选择有意识地回应,通过“吵架”让对方了解真实的自己,并为自己的需要和目标据理力争;这样真实的两个人都会有更多机会在婚姻感情当中得到更多满足。
伴侣并不会因为争吵而分手,只会因为不知道如何利用争吵增进紧密度而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