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谁写的_三十六计是谁写的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三十六计》又是谁写的?这个可不是蔡依林的爱情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_三十六计是谁写的

前言:

中国有部三十六计,小编发现好多人把《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给混淆了,你比如说什么瞒天过海,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投石问路,打草惊蛇等等。这不是《三十六计》里边的吗?就那么弄混了。

《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我们古代先人的智慧结晶,但是它跟《孙子兵法》可相去太远了。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_三十六计是谁写的

第一,首先成书的年代不一样,《孙子兵法》成书于公元前,离现在2500多年,至少在公元前506年柏举之战,就有了《孙子兵法》。

而《三十六计》呢?它原来最早出现叫“三十六策”,出现在《南齐书——王敬则传》这两者差了一千年呢。

第二,作者不一样,《孙子兵法》的作者就是孙武,而《三十六计》的作者不知道。它是中华民族我们先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三,双方的内容不一样,两本书内容不一样,《孙子兵法》更多的讲道,讲理,讲规律。而《三十六计》更多的是讲术。所以它俩有区别,但是,不是泾渭分明,它们有很多密切的联系,你比如《孙子兵法》在《九地篇》,有这么一句话,它说”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意思是说,统帅带兵,按照作战计划去作战,重要的事情,一定套像而抽梯子一样,先把士兵的后路给断掉,让他心无旁骛地,置之死地而后生。而孙子在《九地篇》讲的”登高而去其梯“就是《三十六计》的第二十八计,就是”上屋抽梯“所以它们有必然的很多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举一个事例。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_三十六计是谁写的

背景故事:

韩信背水一战破赵歇,韩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胯下之辱,能忍天下难忍之辱,最后成就之大事。秦朝灭亡之后,各路诸侯逐鹿中原,最后剩了两个,一个是刘邦,一个是项羽。

那么其他诸侯有的被消灭了,有的急于去找靠山,而赵王歇九找了项羽,因为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势力是急剧增加,赵王歇就认为,项羽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我跟着这个靠山太大了,于是它就投靠了项羽。

而刘邦为了削弱项羽的力量,就派韩信,张耳率兵两万,去消灭赵王歇,赵王歇听到消息之后,毫不在乎,微微一笑,他心里想,我自己有项羽做靠山,我手中又有二十万大军,你才两万人,我惧你何来啊!没有在乎,所以赵王歇自己率领二十万大军,就来到了井陉,准备迎敌。他驻守在井陉,而韩信,张耳,率领两万精兵就在井陉之外,就扎下了。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_三十六计是谁写的

两军对峙,寻找时机,大战在即。韩信用兵极讲谋略,韩信想,我两万,人家二十万,这无异于鸡蛋碰石头,自己少,人家多。那么如果久拖不决,我经不起消耗,他离他的根据地近,我离我的根据地太远了,那怎么办。经过反复的琢磨,他定下了一条妙计,什么妙计啊,他让一个将军,手下的部将,率领两千精兵道前面,到前面山谷的树林里隐藏起来,自己亲率大军,八千人,去进攻赵王歇。

八千人打人家二十万,这叫“佯攻”,然后他让张耳率一万人在河边,这个背水一战的河,究竟是哪条河,现在学术界争论很大,咱们就姑且这条河,在河边那儿驻扎。自己率兵冲杀过去,他告诉那个两千精兵,如果赵王歇的部队追我过来,你们赶紧,去袭击赵王歇的大营,然后遍插汉军之大旗,他定下这么一个计策。

第二天天刚亮,韩信这方,战鼓隆隆,亲率大军八千。赵军主帅陈余早有准备,来干嘛,就打仗来了,立即下令,擂起战鼓迎敌,这两军杀个昏天黑地。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_三十六计是谁写的

韩信是佯攻,什么叫佯攻,虚晃一枪,看到火候了,鸣金收兵。一路上沿路就丢盔弃甲,把那个辎重全扔了,一副崩兵之样子。陈余一看,马上紧追不舍,

等到韩信率领着佯攻的部队,到了河边了,跟张耳部队会合一起,韩信就对战场上的全体的将士说,前面是大河,后面是追兵,过河死,人家追上来了,喂鱼了,挺身而出,回师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也是死,这一讲,大家选择回身迎敌,这个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死士啊,锐不可当,完后就反冲击了,回头就杀了个回马枪。

这个陈余哪料到这啊,措手不及,被打了个稀里哗啦,而士兵当时正抢人家汉军丢的东西呢,于是队形大乱,然后就往大营跑,准备收拢部队,然后调整部署,第二天再来,可是等到大营,上面看着竖起了,汉军军旗了。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_三十六计是谁写的

韩信就让那两千精兵把井陉给拿下了。陈余这家伙回城回不了,前面有乱箭射他,后面有韩信的部队又杀了过来,正当愣神儿的时候,张耳一刀把陈余砍落下马,死掉了,赵王歇被俘,赵军二十万人全军覆没。这是历史上韩信背水一战的战例。

总结:

背水一战就是孙子典型的什么呢,“就是登高而去其梯”战法的实践,也就是《三十六计》的“上屋抽屉”之二十八计。”登高而去其梯“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韩信把自己置于背水一战之境地,目的是要打消部下败逃的退路,那么同样,韩信佯装败退,一路丢弃辎重无数,就是诱敌,那么怎么把对方调进来呢?对方要是不上这个套呢?丢掉辎重,让对方放弃警惕,轻兵冒进,最后自己营造了一个绝地反击,反败为胜。

那么从韩信背水一战得战例,可以看出,自断退路,是“登高而去其梯”得观点是最大的亮点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5-04 10:44:00
下一篇 2023-05-04 10:47:1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