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帮我看看细节上还有没有问题。”3月21日,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芦村镇五星村工厂化育秧大棚里,种粮大户袁告华不停地向“土专家”晏增和请教。在晏增和手把手的指导下,五六名工人在全自动水稻育秧叠盘机旁,忙而有序地覆土、洒水、播种、再覆土,一个个播种好的秧盘“走”完生产线。再过20多天,培育好的秧苗将通过插秧机、抛秧机安置在水稻田。
工人对秧盘进行覆土整理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提高生产效率。2021年以来,袁州区大力推进水稻工厂化育秧,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4个工厂化育秧大棚,可满足10万亩水稻种植需要。“建成后的育秧中心,解决了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节省耕整秧田、搭建秧棚等工序。”袁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发云说,“不仅如此,培育出的秧苗适用于机插,插秧效率可提高30倍左右,亩产量提高10%左右。”
在袁州区西村镇山背村,占地24亩的工厂化育秧大棚里,喷灌设备、抽风机、遮阳网一应俱全,早稻种子、农药、肥料、育秧土、育秧盘堆得整整齐齐,大棚外,插秧机、抛秧机、耕田机整齐入列,种粮大户付大富和伙计已经备好各类物资。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们采用的是工厂化机械育秧。
“政府按50%比例给予补贴,合作社6家大户投入了400余万元建设育秧大棚。”在农业技术指导人员帮助下,付大富算了一笔账,“使用流水线育秧,每小时可以出600个秧盘,满足28亩大田栽插。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一年可以满足几万亩大田需要。”今年,他加入的宜春市鼎力农业合作社流转了4000亩土地种植双季稻,并与当地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合作,还提供社会化托管服务。在袁州区,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抱团发展,大胆尝试规模化种植和新的推广技术,在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道路上“加速跑”。
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袁州区出台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政策,在优质稻品种、育秧中心建设补贴等方面向农业大户倾斜,加大奖补力度,早稻奖补标准提高到每亩140元。同时,坚决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做到应种尽种,确保完成33.1万亩早稻种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