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是一种知识、行为和技能的积累,一个人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行为和技能来展示自己的文化能力和社会地位。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1973年与让-克洛德·帕赛隆合著的论文《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中创造了这个词。布尔迪厄后来在他1979年的著作《区分:对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中将这一工作发展成一个理论概念和分析工具。
布迪厄和帕赛隆在他们早期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中断言,知识的积累是用来加强阶级差异的。这是因为种族、性别、国籍和宗教等变量往往决定了谁能获得不同形式的知识。社会地位也使某些形式的知识比其他形式更有价值。
具象状态的文化资本
布迪厄在1986年的文章《资本的形式》(The Forms of Capital)中将文化资本的概念分解为三个部分。首先,他认为它存在于一种具体化的状态中,这意味着人们通过社会化和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获得的知识存在于他们自身。他们获得的特定形式的具体文化资本越多,比如古典音乐或嘻哈音乐的知识,他们就越有可能去寻找它。至于规范、风俗和技能,如餐桌礼仪、语言和性别行为,人们在世界各地走动和与其他人互动时,往往会表现出具体的文化资本。
客观化状态下的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也是以物化的状态存在的。这指的是个人拥有的可能与他们的教育追求(书籍和电脑)、工作(工具和设备)、衣服和配件、家里的耐用品(家具、电器、装饰用品),甚至是他们购买和准备的食物有关的实物。这些物化形式的文化资本往往表明一个人的经济阶层。
制度化的文化资本
最后,文化资本是以制度化的状态存在的。这是指文化资本的衡量、认证和排名的方式。学历和学位是最好的例子,还有职位、政治职位和丈夫、妻子、母亲和父亲等社会角色。
重要的是,布尔迪厄强调,文化资本存在于与经济和社会资本的交换体系中。当然,经济资本指的是货币和财富。社会资本是指个人可以支配的与同龄人、朋友、家人、同事、邻居等的社会关系的集合。但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可以相互交换的。
有了经济资本,一个人可以购买进入著名教育机构的机会,然后奖励他有价值的社会资本。反过来,在精英寄宿学校或大学积累的社会和文化资本可以通过社会网络、技能、价值观和指向高薪工作的行为交换为经济资本。出于这个原因,布尔迪厄观察到,文化资本被用来促进和加强社会分裂、等级制度,并最终导致不平等。
这就是为什么承认和重视非精英文化资本是很重要的。获取和展示知识的方式因社会群体而异。想想口述历史和口语在许多文化中的重要性。知识、规范、价值观、语言和行为在不同的社区和地区是不同的。例如,在城市环境中,年轻人必须学习并遵守“街头守则”才能生存。
每个人都有文化资本,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它来驾驭社会。它的所有形式都是有效的,但残酷的事实是,它们在社会制度中并没有得到平等的重视。这带来了真正的经济和政治后果,加深了社会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