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劳动工具小屋”“爱心驿站”“玩具妙妙屋”……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里,出现了一个个新奇的“学习屋”。它们的前身是闲置已久的核酸采样亭。
据统计,拱墅区共有核酸采样亭252个。这些采样亭自带空调、监控设备、人脸识别系统等,闲置以后十分可惜。寒假期间,拱墅区教育局向各学校发出“倡议书”——如果学校有需要,可以接收核酸采样亭,但需要进行创意改造。最终,全区11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递交申请,共接收163个核酸采样亭。
转移安置不是目的,如何更好地变身改造和后续使用,使其融入校园学习生活,才是拱墅区关注的重点。于是,一场核酸小屋改造活动就此展开。
仙林实验幼儿园装扮出了一个“童话广播亭”,里头安装了书架,摆满了绘本,保留了原来的两个话筒,增加了两把高脚凳。屋子外头还点缀着稻草人、狮子、铁皮人等童话玩偶。每天下午,小班幼儿可以在这个童话广播亭与父母开展亲子广播,中、大班幼儿则可以自主讲述绘本故事或开展课程分享。
育才登云小学将其改造成“青春V站”,两个圆形的采样窗口作为知音信箱,被分别设计成男生窗口、女生窗口。学校鼓励学生以写信的方式倾诉烦恼、困惑与疑难,该校保健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则会定期回信解答。“我们还在‘青春V站’里隔出一个生理期应急间,并备有卫生物品。”该校负责人说。
“从核酸采样亭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教育的功能便开始了。”拱墅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校园将改造计划当作一个项目任务,“用来做什么”“可以怎么做”“怎么设计改造”等成为师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据悉,拱墅区共收到来自中小学、幼儿园共80多份改造方案,内容上几乎没有重复。该区已经评出首批优秀案例,供其他学校参考。接下来,拱墅区将推进“学习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融合,不断丰富其教育内涵。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24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