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到一则新闻,让人震惊不已:
一个小女孩被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不小心撞倒,磕破了嘴。
男孩急忙和父母解释:“我不是故意的。”
父母认为他做错了事还在狡辩,便一直大声训斥,男孩委屈地哭了:“你们为什么不相信我?”接着,他下一秒的举动吓坏了周围的人。
他突然大喊着拽住自己的头发,然后开始使劲地扇自己耳光,那种发狠地劲,仿佛抽打的身体是自己的仇人
男孩的父母也惊着了,连忙拉住他打自己的手,他们十分不理解,自己明明是正常管教孩子,他怎么有这么极端激烈的反应?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关于“孩子生气时为什么会自我伤害”的话题。
孩子在生气的时候,自我伤害的原因是什么?
其中留言点赞最高的答案是:当愤怒和悲伤无处释放时,那就对自己动手好了,因为生气时伤害自己最容易。
而男孩使劲扇自己耳光的行为,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和悲伤!
他不小心犯了错,内心本就是十分恐慌的,此时最希望亲近的人能够体谅和理解自己,而却换来父母的一顿训斥,当内心的情感依托抛弃自己时,内心的恐慌就变成了愤怒和悲伤!
伤害自己难道不疼吗?
疼!但比起肉体上的疼痛,心理上的疼痛更加无法让人忍受。
别忽略孩子的愤怒情绪
表哥的儿子今年16岁,因为从小被爷爷奶奶溺爱,基本没受到过什么挫折,家长也一直秉承着孩子大了,自然会懂事的。
所以一有不如意的时候,就随意发脾气,大人也只是笑笑而已。
结果到了现在,家长稍微说两句,不是拿头撞墙,就是离家出走,性格也变得很自闭。
虽然全家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管,现在晚矣!
如果父母发现了孩子的“自虐”行为,非但不加以控制或介入干预,反而还去刺激孩子、质疑他们的话,这种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很容易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想起今年7月份的一则新闻:
重庆一9岁男童因写作业跟家长起争执,不堪忍受母亲的严厉要求,赌气跳楼自杀,不幸身亡。
让很多人感到惋惜的同时,不禁会问: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一点小小的挫折都承受不了吗?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情绪的欲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能尽情地袒露自己的心声。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很多挫折,甚至是跟父母的很多次冲突。
当孩子面对父母的步步紧逼、生活中的苦恼和压抑,自己却又无法反抗、无力改变时,也许他们选择的发泄方式就是残害自己能够主宰的身体。
一定要及时干预孩子的不良情绪
孩子易动怒、有脾气本身没有错,这是情绪的自然宣泄,但如果孩子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不满,我们一定要及时干预。
否则,随着孩子情绪激烈程度不断地增加,很可能会发展成“自虐”,甚至会发展成“虐他”。
首先,与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要对孩子步步紧逼,给他们留喘息的空间。
孩子犯错后,通常情绪会比较激动,这时不要逼着孩子立即道歉,甚至动用暴力或武力,可以给孩子冷静、反省的时间,让他先安静下来。
当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后,才能听得进去道理,也更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
一味的逼迫,会将巨大的负面情绪堵塞在孩子的身体里,孩子就很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
第二,在孩子出现自我攻击的行为时,帮他们淡化这个行为。
父母对于孩子自虐的行为不要太过于紧张,也不要大声呵斥制止孩子。
父母可以蹲下来,紧紧握住或者抱住孩子,用温柔地眼神看向他,让孩子从自我伤害的行为中脱离出来。
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接纳,情绪会慢慢地平复下来,才会感觉到自己的错误会被接纳,自己的愤怒会被接纳,自己的悲伤会被接纳,才愿意平心静气地跟父母沟通,沟通才会有效果。
第三,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情绪发泄通道。
当孩子想发脾气、想自虐的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不能打自己,更不能伤害他人。
可以让孩子握紧拳头,大声呼喊:“我很生气,我要炸了,我想发脾气!”语言上宣泄出来后,会将愤怒情绪消解一大部分。
如果孩子还是想动手,可以让他们撕一些废纸、捶打沙发垫子等,或者出去跑一跑、跳一跳,出些汗……这些都是不错的办法。
当然,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细心陪伴十分重要,这会让孩子明白:我可以发泄情绪,转身,我也有父母做我的“靠山”。
有了足够安全感和心理能量的孩子,才不会被情绪肆意操纵,成为情绪的傀儡。
父母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关心,才能及时发现孩子情绪的变化,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控制情绪,成为一个有自控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