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自己你讲的话对方没听懂、甚至惹恼对方;或者对方一发言,又总是惹毛你”的情况?这种“说出口的话与内心真实想传达的讯息不同”的暧昧沟通,最容易产生问题。
因为沟通不只有说话,还有情绪表达。不管是面对面还是透过网络,沟通的内涵绝对不只在讲话本身,其中还包括情绪。
我们现在动不动就讲“理性思考”,特别是工作后,多数人也认为“流露情绪是不专业的象征”。但这其实把情绪污名化了。人的情绪很珍贵,不管是喜怒哀乐,有情绪时,你才会更了解自己。
1、理清情绪本质。
人际沟通最难之处,在于常常没有理清当下的情绪本质,所谓“剪不断,理还乱”正是写照。
譬如妈妈晚上打电话给青春期的儿女,表面上是生气的口吻:“翅膀硬啦!怎么都不回家?”,但她真正想说的可能是:“我很想你,希望等你回来一起吃饭”。
即使作为母亲,也未必意识到这一点:可能只感受到自己不高兴,但没有发现背后的理由是想念小孩。而对方只听到质问,没有关心,反而会觉得妈妈很啰嗦。
那要怎么做呢?得从“自我觉察”开始。具体可以遵循3个步骤,然后在试错中不断修正:一是先听别人说了什么;二是感觉自己想做什么、实际上做了什么;最后再经由反省,下一次做出调整。
在这个“听、做、反省”的循环中,建议在练习时,可特别记录下引发负面情绪的事件,分析当中的人事时地物。厘清到底是当下情境还是过去的经验,让自己产生不舒服的感受。
2、善用在线沟通
情绪最是难以捉摸,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缠绕你。如果已有情绪,或者害怕当面沟通会产生情绪,用微信、QQ等“媒介”反而可以好好传递讯息。在网上交流之后,再实际的面对面沟通就更容易心平气和了。
另外,对于朋友与家人,最好在传送讯息时,先把主要的情感关怀放在前面。把说教放下,听的人反而有感,后面讲多少道理,都更容易接受。如果开头只顾着数落对方,最后才说出担心的事实,再亲密的人,都会因反感而排斥,徒然造成反效果。
3、沟通前先停3秒,分析对方状态
沟通出现障碍,关键在于人人只想说自己的意见,没有听对方的话。但如何分析对方当下沟通状态呢?
心理学家艾立克・伯恩提出人际关系“PAC分析模型”(The Parent-Adult-Child model),代表一个人平日沟通中会出现的3种内在自我状态。包括:时而批判、时而关怀的父母(Parent);因实际环境状况分析应变的成人(Adult);还有时而自由表达想法、时而顺应的儿童(Child)。
譬如当主管看到/听到不理想的方案内容,这3类反应都可能出现,分别是:父母式的“你到底有没有心,这方案重做!”;或成人式的“一般来说,结论用这类图表呈现比较易懂,希望你试试看其他可能性。”;以及小孩式的“我不太确定这样到底好不好,你为什么这样做?”。
先透过初步分类,侦查出别人沟通时的真正状态,后续判断与应对才会比较精准。
4、学会换位思考
当对方的语气与反应出乎自己预料,可运用同理心,站在对方处境重新思考所在情境。
譬如,一个资深同事为何突然出现任性小孩的情绪反应?也许是因为一整天的工作太疲累,有了这层理解,也许本来一触即发的冲突,就可能出现转机。
5、做出合适的回应
借由换位思考,较能进入对方的所在脉络。像老板如果正在发脾气,那么需要对应的可能是先顺应安抚,而非坚持己见,继续对峙。如果没有做出适合的应对,就容易出现“交错沟通”。
譬如,爸妈打电话来提到天气变冷,刚刚在百货公司帮你买了大衣,但下次见面可能要到农历过年了。乍听之下,是客观的成人式沟通,但心里真正的期待,却是希望孩子早点回家,不必非等到过年不可。这时候,你要听出背后“没说的”意涵,适时表达想念,或主动找时间回去探望,才是从沟通中找到交集,没有漏接双方的意图。
沟通是个漫长的过程,如何克服沟通障碍也是。并不是学了某些说话方式、用字遣词后,明天可以变成一个全新的、更好的人。唯有去沉淀性格中的盲点,意识到问题所在,才能真正跨越沟通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