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千块考个技能证书,可能工作没保住,“雷”却踩定了。当下正值春招旺季,“山寨证书”骗局绊住了不少急于找工作的人。日前,人社部发布通知称,将对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进行专项治理。
“在家也可以轻松赚钱”“全年收入xx万”……对于这样的考证弹窗广告,相信你我都不陌生。不仅投入少回报高,而且乍一看,碳排放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健康管理师等等这些考证的名目,每一个都很“眼熟”,紧贴官方政策的风向,都在“风口”上,唯独不在官方的白名单里。而至于拿到的证书,也有模有样,有的培训方还很有“底气”,提供查询系统以验真伪——查询系统当然也属伪造。
然而,这一切可能都是套路。更有甚者,不满足于考证市场已有的需求存量,注册公司发布招聘信息,套取到简历后诱导对方产生考证需求,愿者“上钩”后提供培训、考试、发证一条龙服务。在如此“精准”的施骗中,绝大多数人毫无招架之力。
对于不少求职者来说,技能证书是求职的敲门砖和加分项,是为己正名的一种方式,以增加就业成功的筹码和概率。“山寨证书”骗局,不仅让他们遭受一定经济损失,更是对他们求职热情与信念的一种打击。而且真伪难辨、鱼目混珠的考证市场,也让职业技能评价体系遭受一定的冲击,削弱了其应有的人才评价“度量衡”作用。
人社部此次重拳治理“山寨证书”,是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放管服”改革的题中之义。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分多批取消400多项职业资格,同时将相关人才评价权下放至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由此所带来的求职便利与创业热情有目共睹。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尤其是新职业的不断出现,职业资格认定的需求大量产生。加之相较于新职业身份被盖章认证的速度,相应的资质要求等规范文件出台具有一定的迟滞性,这就为一些单位和机构提供了不小的“讲故事”的空间。乱收费、胡考试、滥发证等现象也愈演愈烈。
对于“山寨证书”,再怎么严打都不为过。正如人社部发文所称,超出办学许可范围或无办学证开展培训;非法颁发或伪造证书,甚至不培训或培训走过场直接发证;恶意终止培训、抽逃资金等行为,都将被彻查处理。而将这些违规行为的“操盘手”纳入“黑名单”,也向市场和社会传递出鲜明的信号。
严苛治理之下,“山寨证书“的膨胀或不复存在,不过其膨胀背后的社会声音和需求值得正视。信奉“多一证不如少一证”的求职者困惑:激烈竞争叠加技能证书清单不断“缩表”之下,拿什么证明自身的技能水平与能力,或者说自己被有效识别出来?相对应地,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如果没有证书可查验,什么是高效率筛选应聘者的工具?若有证书可看,“含金量”又有几何?归根结底,是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的问题。
此外,“考证热”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考证、培训被大多数劳动者寄予提高专用性人力资本,进而提高收入的朴素希望。相关部门和机构可通过政策引导,填补和丰富这一市场,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和新职业的潜在从业者,可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供给,为劳动者持续成长提供坚实支撑。“考证躺赚”的泡泡要戳破,崇尚劳动的信念要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