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0时10分,北京、河北、内蒙古赤峰等多地网友看到一颗明亮的绿色火流星从天空划过。据青岛艾山天文台消息,这颗超亮火流星初始为绿色,中途爆闪后又以一次红色爆闪结束。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28日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这是一颗非常亮的火流星。
不少网友通过肉眼见证了这个“闪亮”时刻。朱进推测,这次的火流星,对应的流星体可能非常大。不一定完全被烧掉,可能会有陨石掉落。
朱进透露,经计算,该流星为一偶发流星。从目前获取数据看,距离天顶最近的数据亮度超过-16等,亮于满月。
火流星亮度约等于金星
朱进解释说,“你可以把火流星理解为非常亮的流星。围绕太阳运动的流星体,在运动的时候,如果被地球挡住了,就会跟地球相遇,进入大气层,产生发光现象。如果它的亮度达到-4等,大约金星的亮度,我们就把它叫做火流星。”
他推测,这次的火流星,对应的流星体可能非常大。不一定完全被烧掉,可能会有陨石掉落。网友们看到的火流星发出绿色的光,这与流星体的物理性质,以及它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电离产生的物质有关。
朱进表示,天文望远镜视场比较小,真正能看到流星的可能性比较小,除非特别巧;且专业的天文望远镜主要是拍比较暗的东西,非常亮的火流星反而不好拍到。当然,对天文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拍摄机会,不过要正好拍到比较难。
这次的火流星可能会伴随陨石掉落,掉落的地点可能距离看到发光的地方非常远。“如果有更多的记录,比如从不同的角度拍到它,就有可能算出轨道,推测它大概会落在哪儿。如果能找到陨石,对科学研究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样本。”
火流星监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封面新闻记者从紫金山天文台了解到,地球周围存在大量的太阳系小天体,对地球和人类生存环境构成现实威胁。直径较大的近地小天体可通过天文望远镜巡天观测来进行识别和监测,但直径较小的近地小天体(如直径小于10米的目标,数量达到亿级)很难在大气层外被望远镜所发现,更无法了解它们的轨道特性、陨落地点、撞击危害等关键信息,仅能从监测它们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引发的火流星事件来初窥端倪。
但是,由于火流星运动速度快、出现高度低,只有地球上局部约百公里区域范围内可见,因此布设火流星监测网络开展区域范围的火流星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多个区域火流星监测网,主要包括:澳大利亚沙漠火流星网(DFN);北美地区的美国宇航局陨石追踪和回收网络、加拿大流星观测与回收项目2.0(MORP 2.0)和南安大略流星网(SOMN);以及欧洲地区的欧洲流星监测网(EN)(主要由捷克和德国站点组成)、斯洛伐克流星视频监测网 (SVMN) 、西班牙流星网(SPMN)、芬兰火流星网(FFN)及英国火流星网(UKFN)、法国火流星观测及陨石回收网络(FRIPON)。另外,欧洲还建立了流星视频监测数据库(EDMOND),将欧洲各流星监测网的数据汇总。
2017年,由青岛艾山天文台发起,与国家天文台合作建立了首个流星视频监控网络,并已在全国铺设了多个站点。
2021年,紫金山天文台启动构建软硬件一体化的火流星监测系统。首期实现江苏全域及周边地区上空的火流星事件监测,并逐步推广应用到区域/全国火流星监测网的部署。
火流星监测网通过更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火流星的高精度位置、轨道测定及落点预报,为更好地量化评估近地小天体撞击地球威胁、有效建立近地小天体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动力学模型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