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钤山镇防里村出现了一个新现象,每当各家各户传来饭香时,村内的小路上就会出现一位用扁担挑着红塑料篮的老人。“恰饭咯”,她操着一口标准的南乡音从篮中取出盒饭递给另一位老人,然后继续走向下一家,走走停停,直到篮中空无一物。
她叫黎新风,今年69岁,是防里村颐养之家的厨师,南乡土话就叫大师傅。她之前的工作内容很简单,负责烹制防里颐养之家内10位老人的一日三餐,可最近由于疫情原因,颐养之家必须暂停堂食,防里村颐养之家作为标准点要实现送餐制,这导致她的工作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也让她有了一个新任务:送餐。
“送得么”?“送得咯”。当得知老人不能来颐养之家吃饭,要安排人送餐时,黎新风主动和村支部书记欧阳七根说她来送。起初,考虑到黎新风自身年纪也偏大,近期天气又不好,村里的仿古砖地面有些湿滑,存在风险,村里拒绝了她的申请,但是她一再坚持,说别人送她还不放心,什么时候做好就什么时候送,老人们才能吃上热菜。就这样,黎新风开始了她的送餐工作。
由于她不会骑电动车,她只能挑着扁担走到各位老人家中,好在防里村颐养之家只有10位入家老人,住得又相对集中,每次送餐需要花费约30分钟。
早上六点闹钟一响,她就像往常一样洗漱完后出发去颐养之家开始准备早饭,按照以往的时间,7点40入家老人开始吃早饭,她可以慢慢地准备好,而现在所有准备工作要加速进行,这样她也才能赶在8点前把早饭送到老人手中,不至于让老人饿肚子太久。下起雨时,她就一手撑着伞,一手扶着扁担,在两个塑料篮上盖好篷布,以免盒饭打湿,风雨无阻地将盒饭送到老人手中。
为了让老人早点吃上热饭,每餐她都要先把老人的饭送完自己才开始吃饭。她说:“我一个人晚点没关系,送餐晚了老人们都得吃晚,不好”。
黎新风还说,她的老伴欧阳理德是以前村里的老支书,也是一名老党员,为大家服务,是她老伴给她灌输了几十年的思想,即使现在她老了,她也愿意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钤山镇的村路小道上,还有很多位“送餐人”或走路、或骑电动车,为颐养之家老人送去可口的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