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同,但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一个人缺爱,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每个缺爱的人,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创伤经历,因为这些不同的创伤经历,从而发展出来各自的应对模式和生活模式。这些各种模式,也就分出了各类不同的缺爱者。
这些固定的模式、性格、习惯就是这个人缺爱的外部症状。
相应的,他们的“雷区”,他们的不合理信念,他们每次和你作的内动力,以及你觉得不可理喻的想法和“原则”,则是他们的内部病因。
而那些童年的创伤、阴影,那些藏于深处的恐惧与焦虑,则是他们的病根。
要治病,我们先要找到病症、病因以及病根。对症下药,治标也治本,才是治愈一个缺爱的人,最有效的办法。
缺爱病人A
症状:回避,逃避
这类人是我们常说的回避型人格,他们在所有的关系中(家庭关系、亲密关系、朋友关系),都会刻意与别人保持一定距离。
而且最要命的是,一旦出现矛盾,他们也不吵架,也不对峙。他们只会灰溜溜的躲开,远离你的一切,让你有力没处使。
病因:原始的融合恐惧
他们都有着最原始的融合恐惧,融合恐惧指的是,一旦与别人产生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他们就会感觉失去自我,感觉自己被另外一个人的存在“吸”走了。
所以他们经常会感觉失去了自由——
你想查他的手机:他会觉得你在监视他;
你想约他周末玩:他会觉得你在安排他;
你想和他更亲近:他会觉得你在侵占、控制他得生活;
他害怕与你在一起,他害怕与你一起互动。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对人都有着深深的原始融合恐惧。
病根:母婴客体关系边缘化
简而言之,就是他的童年中太过于受忽视,没有人关心他,没有人理解他。最后导致他习惯一个人生活,同时也养成了从不分享自我的习惯。
这个习惯也让他渐渐变得不习惯被别人爱,所以面对这类人,你越是爱的热烈,爱的真诚,他越是怕得要命。
药引:尊重与理解
面对他们,你要做的绝不是大量的释放你的爱。是的,他们是很缺爱,但是他们也害怕爱。
在爱的前面,他们更在乎安全。
所以,提供安全的空间、提供安全的时间、提供安全的范围,一点点的,放出他能接受的爱意和关心,才是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形式。
而能否控制,则考验的是你的能力:
你能不能控制自己的爱?
你能不能先尊重他,再爱他?
你能不能理解他的恐惧与害怕?
当你一次又一次的接受了他的拒绝,一次又一次的认可他与你划清界限的时候,他就可以感觉到安全,他才能从这个安全的渠道中,接纳你的爱。
缺爱病人B
症状:示弱,自卑(自负)
这类人的特征与常说的讨好型人格很相似,他们在所有关系中与回避型都相反,经常表现出没有边界感,舍身为人。
但是就像我在症状中写的,他们的自卑与自负是一体两面。他们总是在该自负的时候自卑,在该自卑的时候自负,总体来说就是自我认同的主观与客观上有着很大的偏差。
他们喜欢疯狂的讨好你,甚至最好牺牲自我。但是,这并不是不求回报的,相反,他们会以此来疯狂的要求你的回报,如果不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病因:依赖性边界丧失
简单来说,就是这类人他们习惯于依赖别人,通过别人的肯定来体现自我的价值。而这一行为渐渐地变成了一种无底洞,以至于无论他想要什么,都会通过:牺牲→回报的形式来获取。
所以他们经常会感觉收到了亏欠——
你不接电话:他会觉得你辜负了他对你的关心;
你没时间陪他:他会觉得你辜负了他对你的付出;
你忘记了某个约定:他会觉得你背叛了他对你的信任;
他的爱是没有自我的,自我牺牲式的爱;所以你也必须牺牲自己,才能回报给他等同的爱,你也不能有自我,不然,就是背叛。
病根:母婴客体关系未分化
白话来说,就是童年时期父母的极限压力,给予了他极限付出的动力。从小他就学会了一个道理:只有付出,才能得到爱;所以想要得到最多的爱,那就要全部付出,甚至牺牲自我。
在他的父母那里,这套公式是成立的,因为他的父母也是自我牺牲式的爱,虽然这种“爱”里面更多是利用、工具化甚至伤害。
药引:坚定与给予
面对他们,你很容易一开始就陷入他们的陷阱。在一开始,你很可能以为这是最良性的付出与收获,直到又一次你发现,你怎么也“还”不清他的“债”。
当然,这并不是让你完全拒绝他的付出。这是他的生存方式,是他表达爱的方式,你当然得接受。但是前提是:你要坚定自己的立场。
何为坚定自己的立场:
你给我的,我很感谢,但是我给你多少,并不取决于你给了我多少,而是取决于我想给你多少。
一开始,这样的立场会让他很惶恐。因为他第一时间的感觉是:你不想给。但是当你坚持之后,他会发现你很愿意付出,而且并不是因为他的“债”,而是因为你本身就爱他。
他在这之后才会感受到:原来他不用一直牺牲自己,你也会一直爱他。
而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安全的,温暖的,发自真心地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