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特稿你不必是科幻迷,也会爱上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电影。他一手打造的《异形》与《银翼杀手》系列是科幻片单绕不过的经典,《黑鹰坠落》与《角斗士》分别捕捉到现代与古典战士的灵魂,《汉尼拔》与《美国黑帮》展示罪犯极致邪恶与铁汉柔情的硬币两面,《末路狂花》突破了公路电影的男性壁垒,《火柴人》演绎了一出轻松却无比揪心的局中局……
雷德利·斯科特在《火星救援》片场
新片《火星救援》同样充斥着雷德利擅长的元素。它是一部科幻片,主人公马克·沃特尼(马特·达蒙饰)独自漂流火星;也像一部“战争”戏,这颗荒凉的红色星球就是人与自然的搏命战场,在科学做武器的终极拼杀中迸发出人性光芒。“我所有的拍片经验,都让《火星救援》的拍摄更加容易。”,在接受我们专访时,这位英国名导如是说。
连续两年被遗弃在太空的马特·达蒙曾经找到雷德利,担忧《星际穿越》里似曾相识的角色会给《火星救援》造成困扰。达蒙在《星际穿越》中扮演的先驱宇航员也是独自在异星生存许久。然而《火星救援》开拍前,老雷从诺兰那里要来正片,看罢之后毫不在意,“我很喜欢《星际穿越》,他(指达蒙)演的只是影片的一小部分,所以我说这没关系。”
达蒙每年都被落在异星也很心塞
尽管沃特尼火星独居自给自足的生活孤单寂寥,可达蒙在片场却是走到哪儿都有伴。雷德利在达蒙所到之地安置了32台GoPro摄像机实时监控,陪他互动,如同拍摄一场火星真人秀。如此的设定既符合NASA的科学原则,又使得达蒙的独角戏看上去更有互动感,一举两得。
《火星救援》的拍摄预算在1亿美元左右,不足《星际穿越》的2/3,但基本与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投资水平相当。热衷实景拍摄的雷德利在布景上出手依然非常豪气,连吹跑马特·达蒙的大风暴都是片场中的人造效果,用了六台超级鼓风机还嫌“真实度不够”,随即又搬来大袋的煤灰粉尘外加几队人马制造狂风牵引力,这才打造出了影片开头的惊魂时刻。作为一代科幻大师,雷德利的追求是“永远都要尽力拍出真实感”。
鉴于条件限制,也不是所有场景都可以实拍。比如片中出现的中国航天局,雷德利就机智的在布达佩斯找到了替代外景地。咱们中国观众看到这里也许会出戏,不过老雷对自己把中国航天局搬到多瑙河畔的点子可是非常满意。
随着《火星救援》中国宣传活动进入尾声,雷德利也飞将往澳大利亚片场,与《普罗米修斯》的续集《异形:契约》剧组会合,开始拍摄前期的筹备工作。1979年《异形》电影诞生之后,几部续集都没有触及“谁会创造这种生物?”的终极问题,于是“创世者”老雷终于坐不住了,他在古稀之年重返异形宇宙,拍摄了前传《普罗米修斯》。采访中,雷德利表示他的《普罗米修斯》会是三部曲系列,《异形:契约》将会前往工程师们所在的星球探索他们的世界,而第三部就将与最早的《异形》电影完成衔接。
时光网:安迪·威尔的《火星救援》是一部很精彩的小说,但要把里面大量的科学内容展现在银幕上应该满挑战的,你是如何平衡影片的娱乐面和科学面的?
雷德利画的《火星救援》手稿
雷德利:我并不是天生的科学家或者学者,一直以来都是通过拍电影在自我学习。我读完这个故事,我想把它呈现出来,但我无意展现那么多的科学信息,相反我把它们画出来,我会画分镜,非常基本,但非常重要,所以当我准备要正式开拍时,我已经在纸上把电影拍了一遍了,我都画出来了,通过画画,你就很清楚什么是什么了,所以我通过画画来学习,像小孩子一样。
时光网:为什么选择马特·达蒙来扮演马克·沃特尼?是否与他在《星际穿越》中的表演有关?
雷德利:没有,是他选的我,起初我并没有参与,他们问我想不想看看这个剧本,马特·达蒙有参与,正在选导演,所以我和马特见了面,就答应了,然后他说,我很担心,我拍过《星际穿越》,虽然只是个小角色,但我扮演的也是一个被困异星的人,你会不会不太爽?我说是啊这个有点讨厌,但后来我们看了这部影片,我认识克里斯(克里斯托弗·诺兰),我们看了那个部分,我很喜欢《星际穿越》,我说,他演的只是影片的一小部分,所以我说这没事,而且我想的没错,他演的很好。
时光网:马特在《火星救援》中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演独角戏,你是如何帮助他保持最佳表演状态的?怎么才能让这种互动感时刻在线?
四百多号工作人员与32台GoPro在”火星”陪着达蒙
雷德利:很考验技巧,其实他是时时在线的,我们随时都会保持交流。他不只是和我在一起,还有另外四百多个人,但和他交流是我的工作,我们是一种搭档关系,我们一起讨论该做什么。起初我们都很担心,原著中全是旁白,第一人称,我想到这个,我想到那个,这个在电影中行不通,不管是谁拍,肯定会变的很无聊,我心想在一个居住舱,从技术角度讲就像一架飞机,飞机得有黑匣子,黑匣子里会有机上所有人员的所有信息,所以我要给你32台GoPro,GoPro就是这种微型摄像机。在生活舱里,以及在车上,车上会有4台GoPro,居住舱里会有30台,卧室、厕所、浴室、厨房、实验室、起居室、气密室,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一旦出了事故,NASA希望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的,但最重要的是能给他一个伴,不管他去哪里,都有GoPro陪着他,你可以对GoPro说:是不是啊?是不是啊?你可以和周围进行互动,这会有很大帮助。
时光网:有点像真人秀。
雷德利:有点这个意思,这样他可以表达自己,没错,每种程度上讲是很像真人秀。
时光网:你在打造外星世界方面是个大师,你在打造《异形》方面的经验是否让打造火星世界更加简单?
雷德利:那是1979年的事了,任何经验都是有帮助的,我所做过的一切成就了我的今天,如果碰上了问题,我之前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那我就可以说,我们可以这样做那样做,这就是经验的好处,因此我所有的拍片经验,都让这部电影的拍摄更加容易。
把达蒙吹跑的火星风暴也是片场自制
时光网:你在片场打造出了风暴,而没有使用电脑特效,这是一个很烧钱的选择,为什么选择实拍特效?
雷德利:你永远都要尽力拍出真实感,我想让演员充分体验到身处风暴中是什么感觉,我动用了比这个房间还大的鼓风机,共有六台鼓风机,但即便我靠的很近,它的风力还是没有片中展现的那么强,所以真实性永远不够,我们往风里丢蛭石,里面混合着蛭石、细粉尘和煤灰,用鼓风机吹出来,最后再加入一些CG特效,让它看上去够密集,无法立足其中,然后我用绳子绑住每位演员,三四十码之外会有人拉着绳子,当演员往前走时,他们就会在后面拉他们,所以他们会像这样前倾,鼓风机永远达不到这个效果,但如果风速达到180公里/时,你就会这样,牵条绳子,背后有人在拉他们,时不时地猛拉一下,让他们失去平衡,我们不停的让他们失去平衡,在暴风里就是这样。
时光网:你怎么看待今天那些充斥着CG的电影?
雷德利:今天的CG水平?非常棒,现在最难的是拿到一个好剧本,最重要的是把剧本写好,只要你有了一个好剧本,其他都会水到渠成。
时光网:你是在哪里拍摄中国航天局的场景?如何打造出主控室的?
老雷在布达佩斯拍摄了中国航天局的镜头
雷德利:我是在布达佩斯的一幢大楼里拍摄的,是在歌剧院,那是歌剧院的办公室,挺漂亮的吧,窗口对着长江,是不是叫长江?那条河其实是多瑙河,但看上去挺像长江的对吧,上面还有一列火车经过,我发现了这个场地,我说就是它了,这个就是主控室,很漂亮的办公室。
时光网:如果你被遗弃在火星,只能带一张专辑或一本小说,你会选什么?
雷德利:音乐方面,音乐大师,肯定不是莫扎特就是巴赫,对吧,简单来说巴赫就是个天才,另一个是什么来着?音乐?
时光网:小说呢?
雷德利:哦,我会带很多纸,很多笔,然后每天画画。
时光网:沃特尼在片中经常拿路易斯中校的音乐品味开涮,你是否很享受在片中安插各种七十年代迪斯科音乐,如何决定哪里该用什么音乐?
想到刘易斯中校迪斯科,沃特尼内心是崩溃的
雷德利:原著中已经有了,我在读小说和剧本时,有很多已经在里面了。比如有很多大卫鲍伊,两首大卫鲍伊的歌,有ABBA组合,非常有趣,剧本上写到了很多歌,我觉得也许我可以挑些更好的,但我信赖作者的音乐品味,我们会在剪辑室,在适当的场景播放音乐,我并没有完全按照剧本来,有时在剧本里,他只是在谈论自己在做什么,但在电影中你要展现他在做什么。所以音乐的位置很讲技巧,你要做不同的尝试,我很相信这些音乐,而且效果不错,很有趣。每首歌都在最合适的时机用上了。
时光网:影迷们对于《普罗米修斯》的第二部(《异形:契约》)非常期待,劳米·拉佩斯他们都会回归?
雷德利:是的,我们会在二月份开拍,我们已经在设计片场布景了,我们将会去悉尼的福斯摄影棚,我要去那里和剧组见面,我直接从这里飞悉尼。
雷德利在《普罗米修斯》片场
时光网:续集中会涉及到异形的创造者吗?
雷德利:会的,但我们还有两部《普罗米修斯》,除了这一部(指《异形:契约》),还会有另一部会衔接异形第一部的故事,第一部《异形》的一大谜团就是,谁会想创造这样的怪物,为什么?我很惊讶在后面几部续集中,没人去触及这个问题,这个系列结束后,我觉得这太乱了,所以我开始拍普罗米修斯,重启整个系列,至于其中的原因,我觉得异形就是武器,他们是生物武器,是谁创造了它们?为什么要创造它们?
第二部《普罗米修斯》海报(上)画风贴近《异形》(下)
时光网: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普罗米修斯》的宇宙和《异形》宇宙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雷德利:我觉得这俩个世界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们已经开始认识他们是谁,我们见过了其中一些人,我们在《普罗米修斯》第一部中看到了工程师,所以我们将会去往他们的星球,搞清楚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我会继续展现异形以及它们的进化,它们的卵、抱脸虫、幼年以及成年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