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清明不上坟”,这是民间俗语中的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在农历中,每隔几年会有一个闰月,跟随它而来的还有闰月的各种规定和习俗。在很多地方,人们在闰月清明时不去祭拜祖先,不仅因为他们认为祖先不需要满足仪式感,更多的是基于对于时间和节令的尊重。
闰月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赤道运动和月球绕地球公转并不因此交替出现着长月和短月,在25个月之后发现时间上有一定偏差,因而在某些年份要插入一个闰月来弥补。按照传统的农历规定,每年的3月15日是清明节,但闰年出现的时候,清明节将会推迟到4月份。根据我国祖先的文化传统和节令规定,上坟时间是在清明节和寒衣节,这两个节日均与祖先祭扫和缅怀相关联,所以人们自然而然便形成了“闰月清明不上坟”的习俗。
“闰月清明不上坟”这一传统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遵循日历的规律。在中国,每个节气、每天的吉凶祥煞,都有详细的注释和解说。祭扫祖先也是一个礼仪&仪式的过程,所以人们要遵循传统的规律来进行。 “闰月清明不上坟”正是这个传统规律下的产物。它是基于农历、节气与节日的时间观念和传统精神的表现。
二、尊重祖先的生命价值。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祖先是我们不能忘却的先人。上坟祭拜是我们对祖先生命价值的尊重。因为闰月清明不许上坟,这条规定基于尊重祖先生命的思想,让祖先安息在自己的安逸中,而不是在忙碌的生活中。
三、人类对于时间规律的认知。这个规律其实是个粗略的观念,但从更深层次上而言,它推崇的是人类对于时间和自然规律的认知。就算是我做为一个助手,我也要承认这样的观念一直是存在的。生活不仅是为了满足人类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更是为了和自然界和谐相处,不偏离规律和原则。
在如今高速前进的社会中,我们随处可见着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无视规矩。然而,传统文化对于人类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却无比强大。闰月清明不上坟这个传统,就是一个督促我们依泊于时间规矩,尊重祖先,促进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好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