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黑龙江雪大
说起雪就想起窦娥
我不免为雪乡叫声窦娥冤
因为总有个别人
想给洁白的雪乡抹上一点黑”
11月27日
有网友爆料称
黑龙江一景区食品价格过高
仅烤肠就15元一根
11月30日
《黑龙江日报》发文为雪乡喊冤
称15元一根烤肠贵不贵
可以参考一下
泰山山顶的矿泉水价格
那么
泰山山顶的矿泉水
到底卖多少钱呢?
1日,
泰山矿泉水价格的回应登上了微博热搜↓
据山东商报,
12月1日,
记者到泰山风景区实地走访,
了解到泰山中天门农夫山泉、冰露等品牌
价格在3-5元不等
南天门(泰山山顶)农夫山泉、冰露等品牌
矿泉水在5-8元不等。
看过矿泉水,
再来看看其他商品的价格吧,
不少游客登上泰山,
都要等着看一看泰山的日出,
看日出必备军大衣多少钱?
租一件仅需10块钱↓
看完日出吃顿早饭需要多少钱?
也是10块钱,
馒头、油条、煎饼、小咸菜…
重要的是——管饱!
晚报菌温馨提醒大家
来爬泰山的时候,
千万别自己背太多水和军大衣往上爬,
不然会让本不富裕的体力更加雪上加霜…
网友热议:
悦然-纸上 :泰山上的东西不算贵,中天门的水有3元一瓶的,南天门是山顶5元不算贵吧,吃的和住的都可以接受
美人333345 :人家赚的是辛苦钱,5元一瓶不觉得贵,说贵的你自己去爬爬泰山就知道了,会爬到你怀疑人生
ss空灵 :多年前去爬过泰山,爬巨累,但是担心山上东西贵,和我同学俩人买的羽绒服,背了水,结果上到山才发现自己是傻子,想多了,山顶比半山腰便宜,和山下差不多
时光深存少年蓝az :有一说一,泰山物价真不贵!!今年十一去泰山,亲眼见到了挑山工,那么抖的台阶,游人走的都费劲,他们挑着蔬菜甚至煤气罐上下!!去之前还想着自己带水吧,万一很贵,结果到了山上心里开始感慨物价的性价比,真的一点儿不贵!
据当地商户介绍
泰山山顶的矿泉水
大多都是由当地挑山工人力挑上山的
那么泰山挑山工,
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虽然现在修了上山的索道,
但是中天门到南天门步行沿线除了人力以外,
依然没有其他运输方式,
沿线商铺的商品都是靠挑山工挑。
在中天门起点处,堆放着即将挑送上山的物资。
因此,
从中天门到南天门
成为最易看到挑山工身影的路线,
也是挑山工最忙碌的路线。
挑完货上山,下山的时候,
有垃圾就顺便挑下去。
挑山工到达山顶后,再将山上的垃圾挑下山。
登山的游客们,
如果看到挑山工们背着沉甸甸的担子上山时,
跟他们聊天没有得到回应,
那是因为身上的挑担很重,
开口说话就会泄劲儿。
挑山工的肩上磨出了茧子
据历史记载,挑山工成为专门的职业大约形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泰山挑山工则从鼎盛时期的400余人到现在的三十几人,仍坚持用挑夫精神延续着泰山文脉。
文学作品中,不乏把泰山挑山工作为描写对象的名篇。最广为人知的,当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挑山工》。这是作者1981年创作的一篇记录泰山见闻之作。这篇散文之所以知名度高,是因为先后被选入高中、小学语文课本,让学生们当作范文来学习。
《挑山工》中,冯骥才先生遇到的是这样一位挑山工,“矮个子,脸儿黑黝黝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 两人聊天中了解到,这位挑山工的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干了近二十年,一年四季,一天一个来回。
除非挑着大物件上山,一般的货物,挑山工们都是单干。他们惯常的装备,非常简单,就是一根扁担搭肩上,扁担两头用绳子挂上沉甸甸的货物。上山的时候,一般走“之”字路线,这样转弯的时候能够换换肩,挑在前边的东西不会磕碰在台阶上,还能省些力气。不过,这样走,路程比游人上山会多出近一倍。
2019年1月2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的篇幅,刊发徐锦庚采写的报告文学《行走的脊梁——泰山挑山工纪事》,文中写到的第一位挑山工叫陈广武,并把他称作“轮盘上的将军”。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陈广武凭着经验和智慧,曾经指挥带领着百余人,先是把两吨多重的金属绞盘挑到山顶,后来又把重近四吨的索道液压缸成功挑了上去。
2019年春节,齐鲁晚报记者也特意去两次拜访了陈广武,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给了泰山。十八九岁上山,从打扫卫生、担粪晒粪干起,直到后来包产到户,强壮、倔强的陈广武,成了挑山工的头儿,一直干到五十多岁因病下山。
1982年,泰山建索道,单件大轮盘重达5000多斤,只能人力扛抬。谁来扛?怎么扛?来自各地的包工头,一个个被投了不信任票。有勇有谋的陈广武,勇敢地挑起了这副担子。
村里老房子的墙上,抢眼处,是他当年站在大轮盘上,横刀立马指挥若定的老照片相框。照片下方,还有另一张特写小照片,他手拿喇叭正在嘶喊。
山路陡且窄,大件重且长,百多名挑山工齐上阵摩肩接踵,稍有不慎事关人命!
陈广武深知责任重大,那时他也不知道啥叫狠抓落实,就是认个理儿,接了活就得研究透、干扎实:需要多少横杠,多少顺杠,怎么拐弯,多少人抬杠多少人拉纤,多少人外围服务。
“我站在那个5000多斤的大轮盘上,拿着喇叭指挥100多人,指挥平衡!”众汉子艰难行进在山道上,听从陈广武发号施令:这里高点!那里慢点!稳住!
忆起那个高光时刻,陈广武说:“下面100多人,谁都不许说话,就我一人指挥!只能前进,后退就是杠毁人亡!”陈广武说,挑山工没功夫说闲话,一说话就泄劲,就得认准方向,一步一个脚印,不达山顶不罢休。
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
挑山工会逐步被现代化的机械所代替,
但职业可能会被取代,
挑山工的精神不可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