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替人背黑锅,代人受过称为“替罪羊”。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会被称为“替罪羊”?而不是其他的动物呢?有没有什么典故和来历呢?
在古代,羊一直在一些大型祭祀活动中充当着祭品的角色,但是作为代人受过的“替罪羊”,最早还是出自犹太教。
犹太教里每年都有一次大型的祭祀上帝的活动,称为“赎罪日”,在每年的七月十日。这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两只公山羊,通过抓阄的方式,选出一只羊,然后杀掉当作祭祀的牲礼供奉。
另外一只则有大祭司在祭祀活动中,双手按在羊的脑袋上,高声宣读犹太民族一年来所犯下的罪过和错误,意思就是通过这种形式把犹太人的罪过都转嫁到了羊的身上,宣读结束后,再把这只羊放到旷野中去,意思就是说把人的罪过带到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去。最后,人们还要把这只背负着人类罪恶的羊,放到火里活活烧死,这就是关于“替罪羊”由来最早的典故。
另外在《旧约圣经》中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明了“替罪羊”的由来。
有一天,上帝为了考验他的信徒亚伯拉罕的忠诚度,就让他把自己十分喜爱的独生儿子以撒当做“燔祭”的祭品,献给上帝。这个“燔祭”牲品一般都是牛羊之类的畜牲,而且祭祀手段也十分残忍,就是把牛羊杀死后,血液洒在祭祀场所的周围,肉切成小块,放到火里烧,直到烧的只剩下一点灰烬为止。
亚伯拉罕遵从了上帝的旨意,带着儿子来到了上帝指定的祭祀区域。正要动手杀死儿子的时候,一位天使出现了,她告诉亚伯拉罕,已通过了上帝的考验,不用杀掉自己的儿子了,在旁边的小树林里,有一只公羊,可以用它来替代儿子,进行祭祀活动。于是亚伯拉罕就在小树林里抓到了那只羊,并用它替代儿子做了祭祀活动,“替罪羊”一词由此产生。在《圣经》中,上帝常常把信奉他的人们称为“羔羊”,或许这也是“替罪羊”选羊而没选其他动物的原因吧。
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关于“替罪羊”的传说。据记载,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齐宣王有一天在大堂上和群臣议事,忽然发现外面有人牵了一头牛路过,齐宣王发现这头牛眼中有泪,身上还在瑟瑟发抖,感觉很奇怪,就问身边的大臣是怎么回事?
大臣回禀说是新钟刚铸造造成,牛是祭祀大钟用的,齐宣王顿悟,说道,我看这牛眼含泪水,浑身发抖,非常害怕的样子,要不就不要用它来祭祀了。大臣说难道不祭钟了吗?齐宣王回答,怎么不祭,你们可以换一只羊来祭祀啊!所以人们就把牛换成了羊,在这里羊是无辜的,完全是替牛背下的黑锅,所以这个典故也是我国关于“替罪羊”来历的最早说法。
有人说齐宣王这是一种伪善的表现,看到牛流泪发抖,就不用牛来祭祀,改成了羊,难道羊就不值得可怜吗?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古时候我国是一个农耕大国,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牛马就成了代替人们在田间劳作的主要劳动力,所以说牛马在当时的地位还是很高的,那时候有律法规定不准杀牛马,否则就会有坐大牢的可能。
再说了,羊是真的替牛背的黑锅吗?纵观我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最早的祭祀活动,尤其奴隶社会时期都是用人来做祭品的。后来牛马逐渐替代了人,所以从本质上来讲,羊实际就是替代了人,成了名副其实的“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