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日,我们写了一篇关于国内车企和地方政府合力掀起的汽车价格战,列举了各品牌车企参战的接力赛。本文我们来说说,中国国内车企为什么会发起价格战?这场汽车价格战将给汽车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我们就以本轮价格战风头最大、降价最凶的是东风汽车集团为例说明。本次汽车价格战,东风汽车集团参与降价的车型主要是旗下合资品牌,如雪铁龙(最大降价9万元)、本田(降价3万)、标致(降价4.8万)和日产(降价4-6万)。
我们来分析一下,东风汽车集团旗下合资车为什么会这么大幅度降价?
东风汽车集团发起价格战的原因有:
东风汽车集团主要是靠旗下合资品牌,而合资品牌都是使用国外公司的技术,将他们国外的上一代产品复制到国内,合资品牌在中国投入研发很少,本地化做的也不够。之前,中国自主品牌比较落后时,他们这种策略还可以;但是这几年,我们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起来了,导致合资品牌的车近两年卖不动了,积累了大量的库存车。尤其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了,即使合资品牌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复制到国内,也竞争不过新能源汽车。所以,合资品牌和传统燃油车现在需要清理库存,收回现金,来减少亏损;如果不降价,库存车挤压更多、亏损更多,车企更危险。
东风汽车集团是湖北最大的车企,关系到很多人就业,更关系到地方GDP。虽然东风汽车集团合资品牌竞争力弱,车卖不出去了;但是,东风汽车集团是国企,地方政府也只能帮助车企清库存,扶持一把东风汽车集团。这次湖北以政企合作补贴的方式(政府与东风汽车集团各担成本50%),几乎对东风旗下所有国产及合资车型降价促销,足以说明东风汽车集团对于湖北的重要,也足以说明东风汽车集团所面临的问题有多严峻。类似问题,上汽集团也一样。
2023年7月1日,中国汽车行业新国标“国六b标准”要来了。我国的“国六”排放标准分为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国六a标准”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国六b标准”自2023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在国六a标准时,轻型汽油车和柴油车两种车型的一氧化碳排放量均不能超过0.5/km。国六b标准对轻型汽油车和柴油车的限值加严了40%至50%;增加了实际道路行驶排放控制要求;蒸发排放控制要求更严格,排放限值降低了65%,需安装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对加油过程的油气排放进行控制;同时增加了排放质保期的要求,低温排放试验一氧化碳和碳氢限值加严三分之一,并引入了严格的车载诊断系统控制要求。从国六b排放标准的各项要求来看,国六b标准要比国六a标准严苛很多,被业内称为“全球最严排放标准”。
“国六b标准”实施后,销售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b阶段限值要求。北京、上海等地区已经提前实施国六b标准。等新国标来了,其他各省市如果现在不抓紧把旧国标的库存车卖出去,后面就真的砸手里了。上一次“国六a标准”落地的时候,国内车企就有大面积降价清库存的现象,当时不太畅销的品牌也伤亡惨重,比如,半价凯迪拉克ATSL上新闻,买标致5008送2008上了新闻。
东风汽车集团本次参与降价的车型本身就已经卖不出去了,销量少,产量也小,更多的是拿出几款库存车通过大幅降价,进行宣传博眼球,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后,再增加旗下其他车型的销量。
比如,2022年东风雪铁龙C6车型全年累计销量只有3082辆,相当于一个月不到260台,对于主打20万以上市场的主力车型来说,与比亚迪的“汉”、特斯拉的“model 3”、甚至是其他国产或合资品牌(红旗、大众等)相比,毫无竞争力,几乎就要退市了;所以,不如拿出来,大幅降价,通过宣传促销,为旗下其他品牌新车型(比如东风、岚图、神龙等)进行引流。
再比如,这波价格战中其他博眼球的营销玩家:深圳一家丰田4S店挂出“买一送一”的宣传海报,一度冲上了热搜。据核实,这家深圳4S店虽然活动是真实的,买丰田bZ4X送威驰;但是最后只送出了2台威驰,活动就结束了。丰田bZ4X上市以来销量极其低迷,多地都有直降6万的优惠,而一辆威驰的价格也是六七万,所以即便买一送一,也并不亏。这波操作里,丰田用2台威驰换来了几千万广告费也达不到的效果。
总的来说,不止是东风汽车集团面临着这四个原因,其他传统车企(比如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广汽集团),特别是合资车企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我们认为最核心的原因是,合资车和燃油车的性价比没了。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特别是新能源车的发展,尤其是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崛起,之前合资车企的燃油车所标榜的“经济、节能、高性能、高保值”等优势,在国产品牌车和新能源车面前,全都没有了。导致传统车企,特别是合资车企的燃油车越来越卖不动了。
我们再深究一下,如果不降价,为什么合资车和传统车企的燃油车越来越卖不动了?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德系品牌和日系品牌曾经犹如王者一般存在。
德系车在中国被贴上了“豪华、耐用、性能好“等标签,甚至国内公知吹嘘德国人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将德系品牌推到了车企金字塔顶。比如标榜的“大众耐用”、“BBA高端”、“保时捷、劳斯莱斯奢华”,让大众、奔驰、宝马、奥迪、劳斯莱斯这些德国汽车品牌长期垄断了中国汽车市场中的中高端市场。
日系车在中国被贴上了“经济省油、耐用保值、性价比高“等标签,甚至国内公知吹嘘日本人神乎其神的“匠人精神”,将日系品牌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曾标榜的“丰田的可靠性”、“本田的发动机”、“日产的经济省油”,让丰田、本田、日产这日本三剑客长期霸占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前五、前十。
随着中国自主品牌快速成长和造车技术的提高,尤其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曾经成就合资车的那些好的标签,现在和以后却成为阻碍合资车转型发展的障碍。
现在,中国的自主品牌则以更实惠的价格在蚕食着所有合资品牌的市场。依托中国国内成熟的汽车供应链,德系车和日系车的成本护城河也在一步一步地被跨过。
由于,德系车、日系车等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投入长期不足,技术上更新缓慢,动力上使用比国外档次低的发动机,配置上抠抠搜搜,但是价格却一致坚挺,溢价较多。另外,合资品牌在汽车新能源发展方向上,出现了判断和选择错误。比如,日本选择了氢能源路线,直接押错了宝;德国虽然也跟进了纯电新能源赛道,因为没有独立的电池技术和生产企业,产业链不完整,导致转型的效率低、速度慢。
今天,合资品牌汽车在外观设计、内饰配置、舒适性、智能化和新能源化上都已被中国自主品牌超越。曾经的合资品牌身上的“经济省油、耐用保值、性价比高“等标签,现在都属于中国自主品牌了。另外,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身上还多了“电动化”、“智能化”等标签。所以合资车在中国越来越卖不动了,甚至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比如法系车(雷诺、标志、雪铁龙)、韩系车(现代、起亚)和日系车(英菲尼迪、讴歌、三菱、马自达)等。
合资车和燃油车为什么必须降价?
因为过去3年,中国市场上新能源车销量都是翻倍增长,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2021年销量352.1万辆,2021年增长了157.8%;2022年销量688万辆,增长了93.5%。中汽协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汽车总销量是2686.4万辆,同比增长了2.1%。新能源车增长的330万辆,抢的可都是燃油车的市场份额。2023年前两个月,中国汽车市场低迷,新能源车销量虽然也没之前景气,但还是增长22.8%。新能源车继续抢占燃油车市场,导致燃油车市场继续萎缩。所以在新能源车的挤压下,燃油车和合资车降价就是迫不得已的了。
与此同时,中国的新能源车企还在积极建厂,扩大产能,比如2023年-2024年比亚迪规划产能将达到400-500万辆,特斯拉超过100万辆,蔚来小鹏理想和问界合计产能也超过100万辆,广汽、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国企产能更大,吉利、长城也在积极扩产。这么多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一旦释放,燃油车的市场绝大部分将会被取代。
另外,今年以来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会让电池成本降低;随着电池技术(比如刀片电池、麒麟电池、固态电池)持续突破,电池续航会突破1000公里以上,快充技术(例如华为600KW超充技术科10分钟充100度电)也让充电时间大幅缩短,新能源车的续航焦虑将不复存在;同时,新能源车因为没有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而是用电机和电池取代,这让纯电新能源车天生具备智能化和高性能等优势,德系车BBA身上的“豪华、高性能“等标签都将被打破;新能源车的性价比将会更高,优势会更大。
类似于10年前的诺基亚和苹果,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属于不同时代的产物,新能源车是革命性的、颠覆性的。即使传统燃油车继续降价,它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合资车和燃油车绝大部分还是会被取代,而且前期取代的速度极快,让人想象不到。
比如,这次汽车价格战的导火索就是特斯拉挑起的,然后小鹏、问界等系能源车企跟进,之后才引起的合资车和燃油车的大幅降价。合资车和燃油车是因为真的不好卖了,所以才选择降价。但是,新能源车却是为了进一步抢占燃油车的市场,主动选择的降价。随着比亚迪正在推行的“油电同价策略”,比如比亚迪秦、宋和海豚,新车型上市后增配但不增价,让朗逸、轩逸、卡罗拉如何活?如果丰田、大众、日产现在不想死掉,就只能选择大幅降价了。
本轮汽车价格战的影响:
我们认为本轮汽车价格战影响将是巨大的,积极的,成功的。回顾一下之前中国凡是打过价格战的领域,比如手机和家电行业,最终我们都赢了。同时,我们国产产品的质量和行业竞争力也都上去了。我们相信:这轮价格战也一样,将重塑中国整个汽车行业的价格体系,中国品牌将完全主导中国汽车市场,汽车行业的定价权也将属于我们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的价格降下来后,将回不去了,甚至还会被进一步打下来;同时,合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大幅缩小;再大胆一点预测,合资品牌将不得不反过来采用中国自主品牌的技术和零部件,依靠我们的技术和零部件反补他们自己的品牌,并逆向出口到他们自己的国家。
现在,中国自主品牌淘汰的是韩系、日系、法系、美系合资车,下一步将会向德系的高端品牌BBA发起冲击。我们相信,留给奔驰、宝马和奥迪的好时光也不会太多了。
时代真的变了,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历史,见证了百年不遇之大变局。这一次,上个世纪形成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将随着国产汽车的全面崛起,而彻底改写!让我们持续关注中国汽车行业的变革,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