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这样一个热门话题:#抑郁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仅获得了超8千多万的阅读曝光,还引发了近6千名网友的热烈讨论。
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公布的数据显示:
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5%-20%。
一位心理学专家针对这个问题说:
现在青少年的抑郁并不是简单的“不开心、不想上学”,大多数的原因是亲子关系。
父母给孩子压力太大;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太少;
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
……
这些行为日积月累,才是让孩子出现抑郁情绪的根源。
但孩子的问题并不是突然爆发,也许在生活中,就已经透过言行举止不断“提醒”父母重视。
尤其是这四句话,其实是孩子在向父母“求助”,我们却没能读懂。
“我什么都做不好”
是在表达“我很无助”
知乎上,有位网友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她是一名老师,因为一个学生学习状态不好,决定去做家访。
一进门就看到孩子被家长批评:“这次成绩又退步了,怎么回事?看看你自己,怎么什么都做不好呢?”
孩子一直低着头, 哭着说:“对不起,我知道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然后独自躲进了房间。
想必很多父母在听到孩子说“我什么都做不好”时,第一反应是忽视。
然而,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情绪表达,潜台词其实是在说“我很无助”。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习得性无助”:
孩子接连受到挫折,而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没法改变,就会感到对一切都无能为力,最终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如果父母经常这样说:
哎呀,你怎么这么笨?
这都做不好,你还能做什么?
孩子听得多了,他就会开始怀疑“我是不是不行?我究竟该怎么办?”
随之而来的是孩子心中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我不行,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什么都不如别人”,人也会越来越悲观。
而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自卑情结时,就要给他成就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能力,有价值,他不比别人差,才能让孩子丢掉“我不行”的包袱。
“算了,反正…”
其实在说“我害怕被拒绝”
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会经常说这样的话:
“算了,反正我说什么你也不会听。”
“反正做什么都是我的错。”
“反正是你说了算,何必来问我。”
……
好像孩子们总是会把“反正”挂在嘴边。
其实,这两个词表面代表着“期待落空时的反抗形式”,背后却代表着“担心和害怕被拒绝的执拗”。
有一次,朋友和我说,她儿子和爸爸约好第二天去游乐园。
结果第二天爸爸就爽约了,儿子为此闷闷不乐了一周。
那一周无论爸爸和他说什么,他都不理睬。
后来,爸爸每次想要陪他的时候,他都会说“算了,反正你说的话我不相信”。
这句话,用另一种解释可以是“你说的话我还能相信吗”。
孩子只有在经历过被拒绝、被不信任以及被另行安排后,才会处处显得小心翼翼。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就是因“需求被忽视”而出现的一种逆反心理。
最容易给孩子呈现两种状态:
一方面因为妥协而没有主见,没有自我决策能力,过得压抑而自卑;
另一方面你越不让我做的事,我偏要做,形成破罐破摔的局面。
父母应该读懂孩子“反正”背后的潜台词:
“反正你不会”的潜台词就是“我期待你会”;
“算了,反正我又不能做主”其实是想说“我希望自己做主”。
看见孩子表达“反正”后的真实需求,并做出合理的改变,才能从内心缓解孩子的恐惧与压抑。
“不关你的事”
潜台词是“我需要自由”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妈妈推门而入,看见儿子正躺着玩手机,就唠叨:
“又在这儿玩手机,不知道把房间收拾一下,衣服丢得到处都是。”
说了半天,儿子并没有理他,她有点生气:
“喊你收拾呢,我又不是保姆,整天给你做这做那的。”
孩子一听也急了,“那你别做别看了呀,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关你的事。”
从男孩的这句“不关你的事”的背后,我感受到了“你已经越界,别再管我了”的意味。
在孩子的成长期,其实都会有一个心理特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但是很多父母偏偏爱对孩子的事指手画脚,总是对孩子事事包办,整天唠叨没完。
这些到了孩子眼里就成了父母“爱”的束缚,恰恰就是这种束缚,给了孩子太多窒息感。
“都是我的错”
其实在说“我想讨好你”
网上有个老师分享过自己学生的一个案例。
班上有个孩子平时很内向,在班里没什么好朋友,成绩也一塌糊涂。
有一次,他找来孩子家长交流,没想到妈妈总当着整个办公室老师的面批评孩子。
当时孩子就低着头说:都是我的错,我不该这样”,然后默默听着,不吵不闹。
后来才发现,原因在他的父母身上。
他的妈妈每一次吵架,都会说:都怪你,要不是你,我早就走了…
儿童心理学上说:“孩子在潜意识中希望一切都能在掌控中,一旦孩子受到伤害且无力自保的时候,屈辱感和羞耻感便会产生。”
很多时候孩子的第一反应是通过“认错,来减少自我的伤害”。
本质上,习惯说“都是我的错”的孩子多半都是“讨好型人格”,会因为获得别人的目光而去牺牲自我成全别人。
但父母要谨记:
千万别逼孩子认错,要“多肯定、少指责”,在情绪上头的时候,分清事情的对与错,如此,孩子才不会过于在意他人评价,更不会寻思着如何讨别人喜欢。
写在最后:
青春期孩子的痛苦来自同学和老师的种种言行,但最终父母才是孩子的“陪伴者”和“治愈者”.
孩子被负能量包裹时,父母的肯定是孩子获得价值感的动力;
当孩子困在执拗的反抗中,父母就要学会“放权”给孩子,给他期待;
孩子在父母的言行中不断反抗时,父母就要学会尊重他,为孩子提供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