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导向等引发了教师和家长的诸多思考,尤其是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如何避虚落实,真正落地生根,值得深入探讨。下面是笔者的思考,与大家交流。
一、在现实生活中生成
道德教育无法“无土栽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与现实生活结合。从学校、家庭、社会三层面,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要求,结合具体环境、事项,家校合作共育,长期坚持,正确引导教育,自然会水到渠成。
二是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坚持“五育”并举,尊重学生个性成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是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 好习惯益终身。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仪、学习、生活等良好习惯,学生正确价值观已然形成。因为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正确价值观文化的浸润和引领。
二、在主题教育中生成
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需要通过主题教育,正确引导和长期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做到“三个有”:
一是有鲜明的价值观目标导向。比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鲜明,目标明确,长期教育引导,就会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国基因、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学生终身成长打好思想基础。
二是有具体的德育活动载体。德育活动、价值观教育不能喊口号,空对空,要有具体可行的活动载体。比如,升旗活动,班队会活动,少先队入队意识、红领巾争章活动、红色研学活动等,让德育价值观教育有载体、有仪式感、有教育情境。入情入理,才能入脑入心,做到明理导行。
三是有真实的行动体验支撑。比如,科学素养要在科学实验中获得,劳动素养要在劳动实践体验中生成。同样,爱心教育,离不开帮助他人、志愿服务、爱心捐赠、感恩行动等爱的付出体验行动等等。实践证明,没有真实行动体验支撑的价值观教育,是空洞无力的。唯有在真实具体的学习或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真实感受和体验到真、善、美等价值观的“味道”或魅力,学生才会自觉追求,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