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遵循“下厚上薄”原则,着重颈项部和膝足部保暖 气温连续几天保持在15℃以上时可不“捂”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但每当看到百花竞相开放,人们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脱去厚重的棉衣、碍人的秋裤,轻装沐浴春日了。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语重心长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春捂秋冻啊!”
老一辈总挂在嘴边的“春捂秋冻”有何依据?“春捂”到底该怎么“捂”?“捂”到什么时候?
岳阳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科副主任陆虎认为,“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重要理念。人禀自然之气而生,必然要顺应自然。大自然的阳气是随季节而循环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顺应自然界阳气升降沉浮变化,方能不病。
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复苏,人体为顺应自然变化,阳气逐渐浮于外,体内阳气相对不足,此时要多保暖捂着点,不要过早脱掉羽绒服,即是“春捂”。
春天的一半是冬天,每年2月初立春,“春打六九头”,2月依然是冬天的感觉,3月上旬中旬依然是春寒料峭。3月下旬春分过后才有春暖花开的感觉,才开始真正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
由冬季转入初春,早晚温差大,气温变化大, 过早地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常难以适应。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过早脱掉棉衣受凉,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寒冷的气候各种病毒病菌活跃,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感冒、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等。所以在春暖花开到来前,要适当春捂保暖。
“春捂”并不是简单的“多穿衣服”,“捂”的位置也很重要。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外出时戴围巾或帽子可有效避寒保暖。还有一个说法是“寒从脚下生”,膝足部保暖尤为重要,“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所以秋裤先别着急脱。
盲目“捂”不可取,何时可以不再“捂”呢?陆虎介绍,“捂”讲究“815”原则,当昼夜温差处在8℃以上时需要“捂”,当气温连续几天保持在15℃以上时,就不需要“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