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外科医生钟芸诗: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医学创新力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记者 范宇斌)眼睛盯着屏幕,内镜一点点探查胃部内部,病灶在眼前放大得无比清晰,双手熟练地操作内镜,细致地将病灶一点点剥除……

  这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市侨青总会副会长、徐汇区侨联副主席钟芸诗工作时的场景。

  近日,钟芸诗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讲述从医路。他说:“我从医初心就是帮助病人解除病痛,内镜手术不断创新发展让我能够更好地治病救人,并将内镜手术发扬光大,让世界感受到来自中国医生的智慧与创新。”

  在人们通常的理解中,内镜只是一种检查手段。而今,它成了一把锋利的手术刀,钟芸诗手握这把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成为中山医院的一把“小尖刀”。

  他告诉记者,医学生时期,只要一想到自己手拿柳叶刀的样子,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在课堂上,我了解到消化内镜技术在外科领域中的新进展,现代外科医生一手拿刀,一手拿镜,手到病除,让我很崇拜,也想成为那样的医生。”

  内镜手术是微创外科的一种。2006年,中山医院周平红教授从日本学来了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够治疗消化道早癌。

  “这次学习打开了中国医生对内镜的全新认知。”钟芸诗说,这项技术传入中国后,起初没设备、没器材,技术也不熟练,正是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医生经过多年摸索实践,不断创新,才将这项技术发扬光大。

内镜外科医生钟芸诗: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医学创新力

钟芸诗在做内镜手术。 受访者供图

  从辅助诊断的小科室,发展到与外科手术相辅相成的治疗手段,如今整合内外科优势的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成为全球完成内镜手术治疗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中心。这里诞生了内镜下“铲草皮”“挖隧道”式切除肿瘤的方法——ESE(黏膜下肿瘤挖除术)、STER(内镜下经黏膜隧道肿瘤切除术)。

  钟芸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参与国际首创经隧道食管肿瘤切除手术、内镜下金属夹联合尼龙绳结扎修补内镜手术后巨大消化道管壁缺损技术,是中国最早开展急性结直肠梗阻内镜诊断和金属支架治疗的医生之一,使病人避免了急诊手术和结肠造瘘之苦。

  “相较于外科手术,内镜微创治疗能对肿瘤进行早诊早治,用最小的创伤将肿瘤剥除的同时,保住病人的生理功能,这就是内镜的优势。”钟芸诗说。

  他告诉记者,曾有一名来自浙江农村的老人,因大肠肿瘤便血,15厘米的肿瘤距离肛门很近,当地外科医生都说“肿瘤太大,开刀得要切除肛门。”老人不死心,在儿子陪同下来到中山医院就诊。“我运用内镜微创的优势,为老人剥除了这个巨大肿瘤,也保住了肛门。这例内镜黏膜下剥离面积最大的结直肠肿瘤手术还获得了当年‘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认证。”

  在临床工作中创新治疗方式并非孤例。“贲门失弛缓症过去是一种良性的不治之症,我们创新治疗技术,在食管表层与夹层中打开一条隧道,切开周围肌肉以除病根。”钟芸诗说,POEM(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就是从中山医院推广到全国,如今这一治疗方式,不断更新技术,不断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并大幅缩短了手术时间。

  从医20年来,钟芸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谈道:“我抓住了内镜治疗快速发展的风口,不断创新,及时总结,将技术转化为科学理论,并不断推广应用。”

  近年来,钟芸诗频频通过讲课、培训、手术演示、著书立说,让更多同行了解并开展内镜治疗技术。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医生排队到中山医院参观学习内镜技术,钟芸诗也带教了许多“洋徒弟”,让更多的国际同行了解中国医学的进步与创新。

  随着名气愈大,求诊病人中的高龄者、病情复杂者、重症者越来越多,各种棘手的新问题不断涌现,考验着钟芸诗和他的团队。

  如何用最合适的方式解除病人痛苦?如何在保证病人安全基础上,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佳的疗效?钟芸诗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现有技术上创新。“在临床实际中发现问题,在患者需求中努力创新”,这是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的创新之路,亦是钟芸诗的成长之路。

  用实际行动立岗建功,钟芸诗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第15届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一等奖。

  荣誉背后是大量的心血付出,钟芸诗谈及,“当一名好医生,勤奋是前提,中国病人数量多,我们总是要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加班加点来工作。但是我认准了好的方向,就要坚持做下去,不怕困难、挫折,坚持不一定会成功,但做10件事做成1件就成功了。”

  如何成为好医生,在钟芸诗眼里,“医生首先要有科学精神,实事求是,严谨求实,对病人负责,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钟芸诗对记者说,“技术只是保证我们做更好的医生,但我们不是技术工人,我们是有人文情怀、有高超技术做保障的医学工作者。”

  他还强调,医生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要懂得触类旁通,还要敢于将自己的知识技术传给下一代。作为博士生导师,如今他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人才培养上。

  谈及未来,钟芸诗期待,不断深化微创治疗理念,让病人能以最小创伤、最低价格获取最佳医疗服务。做出更多前瞻性的有中国数据证实技术优势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从而制定相关的高质量临床指南,提供高质量循证医学依据。传承好中山精神、医道精髓、人文关怀,并更好地接轨世界,在交流中取得进步,向世界讲好中国医学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3-02 18:44:48
下一篇 2023-03-02 18:44:5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