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唢呐,一张特殊的非遗名片!

凤阳唢呐是一种古老而历史悠久的民间演奏艺术,因其群众基础雄厚,流传范围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清朝同治年间就已在我县北乡一带农村盛行,以凤阳镇为基地,辐射至周边的县城、杨桥、双林、洋江、操场等地。

分宜域内唢呐演奏又以凤阳西廊唢呐最具代表性,在新余市第三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被冠以“唢呐之乡”的美称。其中2021年西廊村民胡贞化被江西省文旅厅认定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宜凤阳唢呐代表性传承人。

凤阳唢呐,一张特殊的非遗名片!

凤阳唢呐历史探源

凤阳镇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仅7公里,东与双林镇相邻,西与洋江镇接壤,南邻分宜镇,北靠杨桥镇,区域面积达100.3平方公里,村村通电通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素有县城北大门、北乡“金三角”之称。

凤阳人秉性淳厚、爽朗,乡风纯朴、尚礼,对生育、婚嫁、祝寿、节日、丧葬、迁居等均有庆典的习俗。这里的人们喜好锣鼓、唢呐等民间艺术,他们自娱自乐,陶醉于田园山林,尤其是吹奏唢呐,更是老幼皆喜,唢呐班遍及各个村落,技艺名播四方,誉为“凤阳唢呐”。

凤阳唢呐,一张特殊的非遗名片!

凤阳镇的唢呐颇具地方特色,早期由民间艺乞流传于宜春分宜交界地,距今已有130年的历史,现在主要流传于分宜各个乡镇集镇。

西廊村传承人胡贞华从祖上传承了这一古老技艺,他已是第四代传人,由于他本人没有文化基础,其父亦因同样原因从老剧院回家务农,现代青年无意学习这一古老的技艺,因此唢呐吹奏艺术面临失传。

近两年,县文化馆的文艺工作者采集整理,他积极配合抢救编辑成《凤阳唢呐曲谱系列》,代表曲目有《百合鸟》《过山鸟》《四子调》及《慢拍》,其曲目属于小调式。

凤阳唢呐的形式及艺术特征

凤阳唢呐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跟本地民俗有着密切关系。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凤阳唢呐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因其传承均为家族口传身授,没有被外来音乐影响或同化,其乐曲结构、曲牌名称、旋律特征、表现风格、演奏技巧等,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原始风貌。

所有的凤阳唢呐曲,不论从何而来,在流传中经历代艺人们不断丰富发展,已成为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本地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有别于其他鼓吹乐的主要特征。

凤阳唢呐,一张特殊的非遗名片!

凤阳唢呐的历史、文化、审美价值

凤阳唢呐作为历史悠久的一门民间艺术,以其独特魅力享誉本地及周边的县乡,是一项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发展空间。

凤阳唢呐,一张特殊的非遗名片!

唢呐从古代的官府乐器发展成为民间娱乐技艺,后又广泛应用于民间婚丧礼仪、祭祀庆典、农村集会中,显示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情趣和艺术天赋。

唢呐既适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和雄伟壮阔的场面,又能够表现哀婉缠绵的情感和沉郁悲壮的心理,深刻而又细腻抒发人们内在的思想感情。其音色高亢明亮,形体小巧、轻便最适宜作室外演奏,最大限度适应了民间婚丧仪仗等活动的需要,所以成为民间吹打合奏的主要乐器。

过去的唢呐传人多为世家出身,以吹奏技艺谋生,看似民间普通吹鼓手,实则文化遗产传承人,用吹打表达喜怒哀乐,凭技艺与百姓同喜同悲。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唢呐代表队吹奏起《金蛇狂舞》曲,把运动员领进的不仅是赛场,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天地。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唢呐曲《步步高》嘹亮唱响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2-24 18:39:57
下一篇 2023-02-25 18:31:2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