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祸起萧墙”,常用来表示祸乱发生来自内部。而对其出处的解释却有不同。
成语“祸起萧墙”的出处
“祸起萧墙”出自《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大意是:季孙氏要派兵攻打颛臾,孔子的弟子冉有和子路正在做季孙氏的家臣,他们对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发动战事”时,受到孔子严厉的责备。孔子说,是先世鲁君将颛臾的国土封在了鲁国境内,现在为何要攻打它呢?冉有和子路辩解说这不是他们的主张,是由季康子(季孙氏第八代,名肥,谥号康)策划的。此时,孔子宣传他的主张说,一个国家不怕贫穷,而害怕不平均;不害怕人口稀少,而害怕不安定。做到平均,就不会贫穷;做到和平,人们会前来归附。然后,再施以仁义、礼乐的教化。现在你们二人辅佐季孙氏,不能招致远方的人来归附也就罢了,反而要在本国内部动用武力,“吾恐
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就是说我看季孙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啊!
高中教材对此段话的注释如此说。但有人经过对历史深入研究,有不同解释。
成语“祸起萧墙”有不同的解释
首先,“祸”指的是什么?
一种说法是指季孙氏和鲁哀公的矛盾。春秋末年,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又称季康肥)三家大夫(称为“三桓”)之手。颛臾是鲁国的附属小国,与季孙氏的封邑靠近。课本注释说季孙氏是鲁哀公的“权臣”,是公族中最有权势的,又和鲁君的矛盾很大,害怕鲁哀公借助颛臾的力量夺回他的权力,于是想先下手为强,决定派兵攻打颛臾。
另一种说法认为:“祸”不是指鲁哀公与季孙氏的矛盾,因为翻遍历史文献资料,找不出鲁哀公和季康子君臣之间有“祸”的史实。
从这段话发生时间看,既然子路和冉求同时作为季氏家臣,从史实说,应该是在鲁定公为国君时,也就是季康肥的父亲季桓子主政时期,而不是鲁哀公时期。那么这里说的“季氏”是指季孙肥的父亲季桓子(季孙斯)。
季孙斯(季桓子)刚刚接替父亲的职位,不愿受家臣阳虎的挟制,正极力设法自立图强。此时的阳虎手握重权,干预国政,伺机颠覆季氏“三桓”。费邑(季孙氏的封邑)宰公山不狃本来与阳虎同谋,又因利益冲突,不甘人下,怀着自己的打算。这三个方面势力都在争取得到孔子的支持。在这种形势下,孔子看得很清楚,“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孔子倾向也很明确,让自己的弟子子路、冉求,投在季孙斯府上做家臣,以加强季孙斯的力量。冉求曾经提建议让季桓子通过对颛臾用兵,把兵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孔子不赞成对颛臾用兵。孔子一方面认为会造成“虎兕(音SHI)出于柙(音XIA),龟玉毁于椟中”,意思是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这是说因为战争毁坏了家园,给百姓带来灾难;另一方面“谋动干戈与邦内”是不义之师,人心也不服,对季桓子是不利的。因此,孔子预言“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记载:定公八年,“因阳虎为乱,欲废三桓之适,更立其庶孽阳虎素所善者,遂执季桓子。桓子诈之,得脱。”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预言“祸起萧墙”的“祸”的根苗,在于“陪臣执国命”;“祸”出在鲁定公时季桓子家臣阳虎的叛乱,而不是在鲁哀公的“照壁之内”。
再者,什么是“萧墙”?
许多成语词典都说“萧墙”指的是国君宫殿大门里面,对外起屏障作用的“矮墙”,也就是“照壁(影壁)”。
另一说,据《论语集解》转引郑玄的解释说:“萧之言肃也;墙犹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意思是说“萧墙”指的是殿上摆放的屏风之类的东西。萧墙之内就是在宫室内,臣子进入宫室晋见君王首先要经过萧墙,在“萧墙”这里整理衣冠,以严肃尊敬的仪容去面见君王。因此,“萧墙”不是指宫殿上的什么“照壁”,而是屏风,借指朝廷内部。我觉得此说有道理。相信真理越辩越明,对历史上的事就应该实事求是,以史实为依据,不要轻易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