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到长江岸边走一走

这里是江西省湖口县的石钟山,900多年前苏轼就是在这里写下《石钟山记》,在我前方就是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我可以看到水面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江湖两色。

和我到长江岸边走一走

↑ 这是冬季长江和鄱阳湖交汇处“江湖两色”场景。(新华社记者 郭杰文 摄)

有着“千河归鄱湖、鄱湖入长江”之称的江西,拥有长江岸线152公里,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思路,当地把岸线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着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最美岸线”美在哪,“共抓大保护”如何抓,江西境内152公里的长江岸线,藏着怎样的生态密码?今年的新春走基层,记者沿着岸线来巡江。

和我到长江岸边走一走

↑ 这是长江“最美岸线”湖口牛脚芜堤段夏季场景。(湖口县委宣传部供图)

靠水吃水,沿江地带曾是当地居民营生的重要场所,航运、采砂、捕捞,无序开发使得这里一度杂乱不堪。而如今,这些都不见了踪影。

作为“黄金水道”,长江沿线拥有非常优质的水运资源,拆乱拆违,既是保护岸线资源的需要,也为后期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好的基础。江西以此为契机,坚持“一省一港一主体”原则,推进港口建设提质升级。

和我到长江岸边走一走

↑ 在九江红光综合枢纽码头,货车正在装载集装箱。(彭泽县委宣传部供图)

治污:“经济账”里有“生态账”

得益于便利的水运优势,沿江地带也布局了不少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是环境治理的重点,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企业如何应对?园区怎样转型?

方大九钢近年来兴建的深度水处理站,污水经过数道工序的处理后,不仅可以养鱼,甚至达到了饮用的标准。

和我到长江岸边走一走

↑ 方大九钢动力厂供水车间副主任谢海洪正在向记者讲解废水循环利用过程。(新华社记者 郭杰文 摄)

谢海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直接从长江取水,每吨成本不到0.75元,而废水循环利用的成本则高达2.89元每吨。但尽管如此,企业在决策的时候,仍然没有丝毫犹豫。除污水循环利用外,高炉废气也被回收发电。

节能减排、循环利用。既是落实环保要求的举措,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园区来说同样如此。

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园区在服务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在转变发展思路、寻求转型。比如关停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散乱企业,腾笼换鸟,引进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专精特新”企业等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转产:退捕渔民迎来新生活

和我到长江岸边走一走

↑ 王第友和协巡队队员在长江沿岸进行日常巡护。(新华社记者 郭杰文 摄)

在长江沿岸,一些居民世代捕鱼为生。今年53岁的王第友打了30多年鱼,但在几年前,他有了新的身份——江豚协巡队队长。

2021年,王第友获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颁发的“国际巡护员”奖。他告诉记者,随着禁捕和巡护力度的加强,这两年明显感觉到渔业资源在增多。

和我到长江岸边走一走

↑ 九江市濂溪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晓敏正在向记者介绍禁捕退捕情况。(程文松摄)

自长江和鄱阳湖禁捕以来,江西出台相关政策,帮扶5万多渔民转产就业,像王第友这样,由渔民变身巡护员的还有不少。

禁渔禁的不是生计。江西瑞昌江段是长江流域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最大鱼苗场,当地上岸渔民成立渔业公司,开展人工养殖,不仅让自己富起来,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除了活鱼销售,渔业公司还在想办法对鱼进行深加工,做成鱼干、酒糟鱼等,打响品牌,壮大产业。思路一变天地宽,从捕鱼到护鱼再到养鱼,老渔民正迎来新生活。

和我到长江岸边走一走

↑ 江西省瑞昌市码头镇赤庄村村民何忠良正在水塘查看鱼苗长势。(熊昱康摄)

人类逐水而居,文明因水而兴。千百年来,长江哺育着两岸居民,生生不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求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江西在152公里沿江岸线的发展实践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1-21 10:10:57
下一篇 2022-01-21 14:55:1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