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漫步于溧阳的乡村,一张张淳朴笑颜竞相绽放,一项项富民产业发达兴旺,一条条农村公路四通八达,一个个美丽乡村焕发光芒,处处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17年以来,溧阳紧紧抓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契机,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实践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富民强村的重要举措,全面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8个,数量居全省第二、常州第一,所有规划发展村全部建成美丽宜居村。
社渚镇洑家村乡村美景
作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主导部门,溧阳市住建局在持续提升农村颜值的同时,统筹推进创建工作与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等工作,注重乡村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修复、治理创新等方面的工作,由点到面、由村庄到区域,全面激活土地、生态、品牌等资源,实现了乡村空间的价值增值,走出了一条城乡互动、联动、促动的乡村振兴之路。
系统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村要振兴,建设要有章法。先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如此才能将一张蓝图绘到底。
党的十九大以来,溧阳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致力于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万众一心描绘一幅“处处绿水青山,家家金山银山”的现代化建设美丽画卷。
加强统筹谋划。2021年,溧阳围绕“溧阳1号公路”,立足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优化乡村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创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机制,按照“新建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机制,确定了争创特色田园乡村新建、结转、储备3类村庄名单,全面开展面上创建工作。
组织专班推进。从市级层面统筹推进试点各项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相关推进小组,各组分别由1名市领导挂钩一个试点村;设立市田园办,以每个试点村庄为主体,成立由镇政府或村集体以及平台公司为主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集中精力、财力、优质资源推动试点工作。
着力特色打造。树立“设计赋能乡村建设”理念,诚邀知名设计团队、著名设计师深度参与溧阳乡村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全过程,力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别具美感的设计、精益求精的建设,让每一个村庄都成为原野大地上的“艺术作品”。以突出产业支撑,打造良好生态,彰显特色文化为建设重点,让特色田园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起乡愁”的美好家园。
强化资金保障。整合各部门、各条线的涉农资金,市级层面建立专项奖补机制,支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积极引领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市级统筹加大对上争取专项债券资金力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盘子”。
特色田园激活全域旅游“整盘棋”
隆冬时节,走进竹箦镇特色田园乡村姜下村,绚烂如火的红色杉树倒映在清澈的鹅湖上,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2021年,姜下村以“西汤有鹅 鹅有生活”的主题IP,打造集“鹅农场乐园”“鹅湖”“鹅餐厅”等项目于一体的特色田园综合体,吸引了无数游客来此慢享生活。2022年“五一”期间,该村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00余万元。
近年来,溧阳将夯实生态基底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把全域作为一个“没有边界的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推动“溧阳1号公路”贯通至各试点村,道路交通、水电气、生活污水处理、沿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标,进一步打造“山水田林人居”为一体的自然淳朴田园风光。
如今的溧阳,已突破“三山两湖一团城”的旅游框架,以“溧阳1号公路”这条“黄金纽带”,串连了主要景区、乡村旅游点、特色田园以及溧阳茶舍和精品民宿,引爆溧阳全域旅游热潮,形成了“镇镇有特色,处处有风景,村村有故事”的现状。
“薯愿”牛马塘、“荷塘”礼诗圩、“蓝城”杨家村等远近闻名。一批批精品酒店、精品民宿、溧阳茶舍、驿站,成为游客追捧的打卡地,近百种农副产品变成旅游产品,近1.25万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全景全时全龄”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路。
特色产业让村里人端起“金饭碗”
“振”产业,“兴”乡村,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特色产业振兴是首要任务。
龙峰村位于上兴镇曹山旅游度假区核心区,自然条件优越,山水相依、林田共生。近年来,龙峰村深入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创新“农业+旅游+文化”发展模式,打造了以白露山蓝莓加工厂、田园拖拉机及特色采摘游线为代表的产业项目,成为常州市最大的莓果生产基地,塑造了“莓林果乡”的乡村品牌,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带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从“荒芜一片”到“莓林果乡”,龙峰村的人气越来越旺。如今每年吸引游客约3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超350万元。
这是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通过增加土地空间供给,提振乡村特色产业,以股份合作、项目带动、资产经营、服务创收等方式,推动实现集体资产增值的典型案例。
在“江苏第一方”南渡镇庆丰村,闻名于此的不仅是优质稻麦,更是该村激活“沉睡资产”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入股、置换、租赁、集体盘活等方式,村民们的土地、农房、厂房等资产得以改造利用、对外招商,赋予了闲置资源新的价值,为新兴业态提供了理想的工作场所。不但美化了村庄环境,也为“金色庆丰、艺术田野”农旅项目增添了配套载体,游客不仅有得玩,还有得吃,更住得下。
南渡镇庆丰村丰收节
去年以来,溧阳全市由村集体累计收回农户退出的宅基地165处9423平方米,改造建设如意小食堂、村史馆、游客中心、党建中心等;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统一流转盘活宅基地45处,房屋面积约6708平方米;农户自主经营或出租利用的宅基地78户,房屋面积约1.8万平方米,农户年增加收入约76.3万元。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溧阳的乡村建设者将以聚焦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建设目标愿景,聚力攻坚城乡融合品质,扎实推进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继续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丰富产业经营业态,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村美”成为新时代鱼米之乡的鲜明标识,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溧阳乡村建设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