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奥数,这个词曾经风靡全国,让多少家长趋之若鹜,奥数仿佛成了学生标配课程。一时间,全民奥数发展起来,人人学奥数,人人教奥数。奥数乱象也随之而来,奥数奖杯、奥数名次、升学挂钩、升学加分等等,让奥数之火越烧越大。最后以国家“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政策快速降温。奥数现在还在吗?当然在,它有新的名称“数学思维”“思维拓展”“思维训练”……学奥数有用吗?……学了成绩还是不好……
01
奥数到底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奥数”的全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1934年-1935年,前苏联就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于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名称,而第一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于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
同年,华罗庚跟随中国科学院代表团来到到苏联访问,苏联奥数举办方强调数学竞赛不是为了评奖,而是“引导青年人进入科学的最先一步,鼓舞青少年训练‘research ability’(研究能力)的起点”。随后,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4个大城市举行了中学生数学竞赛。
这批学生中,最后有一部分特别热爱数学的走上了专业道路,成为了专业人才。
1978年,改革开放,这时国家的发展急需大量人才,奥数似乎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选拔方式。
1990年,第31届国际数学奥赛在北京举行。中国代表队以5金1银的成绩,成为全世界第一!比赛后,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代表团成员,由新华社采写的队员故事被收入国家语文教材……从此,华罗庚金杯小学比赛的报名人数成倍增加。
1994年黄冈中学校庆,由于学校在国际数学奥赛贡献了“2金2银1铜”的光辉战绩,70多家中央级媒体纷纷派专人从北京赶来黄冈采访,从此黄冈全国出名。
2007年,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第四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痛批国内奥赛的畸形发展模式。
同年,国家继续出手调控小升初政策。取缔一批奥数竞赛,加大筹码推行就近入学原则,原则上各校不得以择优录取的方式公开招生。
2018年,史上最严格的“禁奥令”来袭。奥数比赛取消,特长生加分也被取消。
奥数逐渐成为从少部分天才的“加餐”,变成广大学子迫于选拔压力不得不吃下的“催熟饲料”。
02
学奥数有什么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奥数为什么这么火,家长为什么着迷于奥数,它主要的作用在2个方面。
一方面是奥数的外在作用:奥数与升学加分挂钩
在一线城市和部分省份,小升初显得异常的重要,好学校需要选优,家长需要择校。奥数证书是一个重要参考。
有的学生家长坦言,为了帮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他跑了好多场名校咨询会,相比艺术类证书和孩子在校表现,还是奥数证书管用。
有的校长说表示,在“小升初”中,名校之所以看中奥数成绩,主要是传统观念和教学经验显示,数学好的人一般比较聪明,而聪明的学生具有更大的学习潜能。
不仅是“小升初”,在高校招生中,奥赛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以前的高校招生政策中,高中阶段在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或在省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都具有保送或者加分资格。
一方面是奥数的内在作用:培养数学能力与数学思维
第一:数学本身就很重要,它是一门基础学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作为主科来学习的,在知识性上相当于其他科目的基石。
第二:奥数是数学学科的升级版,它的一项作用是选拔一些特殊人才,毕竟数学、物理、化学是物质文明与科技发展的根本源泉。
第三:奥数包含了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换元思维、反向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立体思维等二十几种思维方式。所以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03
家长到底需不需要给孩子学奥数?
图片来源网络
学不学奥数,家长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学奥数的目的是什么?
有家长认为报奥数班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方法,发散思维。
有家长认为报奥数是为了获得奖章,为考取重点中学、大学加分,把奥数作为进入好学校的敲门砖。
有家长认为通过奥数学习可以让孩子学习上领先于别的同学,有优越感、更自信。
有家长认为学习奥数能够快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有家长只是看到周围不少家长给孩子学,自己就跟风报名。
第一种,学生的压力是最低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更能激发兴趣,让学生更喜欢上奥数。
第二种,功利性太强,会使学生丧失对奥数的兴趣,而且为了取得好成绩,这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种,前提是学习成绩不错,学有余力。这时候学习一些拔高知识,确实能在眼界、方法、思维等方面上提升。如果学生成绩一般,反而会让学生丧失自信心。
第四种,学习奥数不是短期的功利行为,也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奥数题难度大,并不能直接解决课本的问题。9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均以课本知识为主,严禁超纲,再难也还是源于课本归于课本。
第五种,还是算了吧,孩子学习切记不要盲目跟风,别人学可能会有效果,自己学可能有反效果。自己的孩子家长最了解,到底适不适合孩子,需要家长先判断。
第二:孩子数学成绩如何,可有兴趣?
孩子的成绩与兴趣是学习奥数最重要的依据。
平时数学考试不理想的,学习奥数就是一种负担,应该把精力和时间花在课本上。课本上知识是基础数学,这是根基。
对于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课本知识有点儿太简单,这时候可以让他学,培养他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有深度有趣味的奥数题不仅可以让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强烈,也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一份针对国内大中城市家庭的调查报告显示,学龄孩子中参加过奥数培训的占68%。当问及“出于何种原因让孩子参加奥数培训”时,57%的家长表示是为了让孩子获得进入名校的机会,48%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4%称“孩子自己愿意学奥数”。
04
想学,家长该如何选择?
图片来源网络
有的家长说:外面已经看不到奥数的课程了,在哪能学奥数呢?
其实奥数还在,只不过换了其他的名字,“数学思维”“思维拓展”“思维训练”……
这种课程都以小学阶段为主,把原来的纯奥数改编成了不同等级不同难度。
那家长怎么选择相应的课程呢?
看年龄
一般情况下,小学三年级才可以开始学习奥数。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容易消化,这两年里小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数数、1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认识平面图形等等。从心理和思维发展的角度看,8,9岁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学习和接受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条件。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着比较重的好奇心,愿意去探索一些数学知识。有了这些基础才适合开始学习奥数。
看难度
校外培训机构一般会把教材难度分为三个等级:同步、拔高、拓展。或者在班型上做区分:基础班、拔高班、竞赛班。不管名称怎么换,本质是还是奥数,难度分层而已。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一个选择。如果一个机构一没教材二没难度区分,还是不要选择为好,说明这课程他们不擅长。
当然家长可以自行购买一些书籍,自己辅导或者让孩子自由学习。推荐《小学奥数举一反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难度属于入门级别,适合刚刚接触的孩子。
看人数
6人左右最好
不管是那个难度等级,孩子肯定会遇到不理解不会的知识点或者题目,这个时候授课老师对于每个孩子的解答就很重要。学生一多,老师顾不过来,不懂的还是不懂,学就没有意义了。一般情况下,一个老师的精力最多可以照顾6个学生,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解答,效率自然就高。10个学生,20个学生,30个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老师,你怎么照顾每个孩子?
看师资
奥数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教的,自身的知识储备是一,难度大不好理解是二,能否变复杂为简单让学生能听懂是三,熟练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是四,善于交流互动是五。所以老师归纳起来有四等:
第四等的老师照本宣科。过分依赖教材,保证一部分孩子听懂就行。
第三等的老师能够教会孩子做题,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完之后,孩子就能够把这道题做出来,但是题目稍加变形,或者掺杂其他知识点考察综合运用的时候,孩子就做不出来了。
第二等的老师教会孩子方法,包括如何去思考问题,解决这类问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甚至将这种方法不仅仅是应用于做题当中,还可以推广到生活当中。
第一等的老师不仅满足上述两条,最重要的是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对学科的理解,影响到孩子,培养孩子对这门科目的兴趣,让他主动学习。
看沟通
孩子课堂表现如何?掌握得怎么样?题目会不会做?……
这些都需要老师向家长进行反馈,作为家长也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老师报喜不报忧,家长甩手掌柜,最后都是孩子背锅。
05
结束语
自1990年以来,中国奥数国家队前后20次捧得第一名佳绩,已经成为了IMO获奖大户。每届国家队有6名成员,均为中学生,全国中学生中选6人,那必须都是数学天赋极高的。
所以,奥数不是人人都可以学好的!二八原理大家都懂!
如果想让孩子学习,家长就必须花点时间多了解,选择合适机构、合适老师、合适的教材、合适的难度……。
当孩子感觉吃力的时候,果断放弃为好。执迷不悟和适当地给孩子压力是两回事。
当孩子觉得很轻松,还感兴趣,恭喜你,你的孩子可能有一定的天赋。
教育不可盲从,家长也需要“多学习”,要不然孩子适不适合不知道!学的好与坏分不清!那可真是懒到极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