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能没有朋友。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朋友的人通常会感到孤立无援。朋友是成功的催化剂,是心灵的镇静剂,是快乐的源泉之一。
有一种朋友是酒肉朋友。他信誓旦旦:即使为你两肋插刀也在所不惜。节骨眼上,或者弃你不顾,视同路人;或者忘恩负义,卖友求荣,落井下石。
还有一种朋友,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当彼此或郁郁不得志,或穷困潦倒,或沦落天涯,或身陷虎穴时,他需要你的关心、抚慰、帮助,也同样真诚地对待你,与你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一旦时来运转,功成名就,官运亨通,大富大贵,便是你或陌路人,或绊脚石,或危险的竞争者。
真正的朋友既可共患难也能同富贵。他真诚地祝福你,帮助你,舍得牺牲他的利益,乃至生命。这种朋友世界上少有。
“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将友谊保持一辈子的朋友难能可贵。因为友谊不仅仅体现于义气、感情和行动,更深层地依赖于心灵共鸣的程度。一般地,异性之间几乎找不到友谊立足的空隙自不必说;文化水平、社会阅历差距悬殊时,友谊也难以站稳脚跟;社会名望、地位、财富差距明显时,友谊同样不易立足;相貌之俊丑、身材之高矮胖瘦、气质之明快与滞缓等差别很大时,友谊恐怕也不易生根;另外,生活习性、风俗习惯的迥异,语言的难以沟通也是友谊的障碍。但友谊的本质是建立在相互需要的基础上的,这些需要或源于现实,或源于心灵,彼此不仅能够尽可能地提供相应的言语、感情乃至物质去满足对方的需要,而且以真诚的态度主动适应对方的某些需要。
在很多时候,朋友之间的利益会与集体、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关系是相互协调的,有的关系是相互冲突的。一个感情或友谊大于社会理性的民族,往往不易在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友谊必须服从法律与道德规范,这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
在芸芸众生里,有两极的人几乎没有友谊。一是最弱者,为众人所唾弃者,例如在街头流浪的蓬头垢面的ruozhi人;一是最强者,为众人所不敢不服从或不得不服从者,例如暴君或独裁者。还有一种人,很难得到友谊,即十分自私的人。这种人需要友谊,却不愿或不知道该主动给与别人友谊。当得到别人的友谊时,又不愿意或没有意识到该回馈友谊。
交朋友应有三个前提:真、善、美,即能真诚地对待你,心地善良,言行体现了美好的社会道德规范,诸如,不尊老爱幼、瓢窃作品、不讲究卫生,等等,都是不好的行为;其次,对方应该比较能理解你的灵魂内涵,如理想,对种种事物的看法等,并赞同你的主要观点,支持你的事业,体谅你的难处。欲他人为之必先己为之,对朋友的要求也应作为对自己的约束。这样的朋友、友谊理想化了,如同阳春白雪。要达到这种境界,须不断地完善自我,在完善的过程中建立理想的友谊,求得实现。
实际生活里,衡量一个朋友的标准是相对的。友谊的事实往往很复杂,形成的背景多种多样。如果”一丘之隙”、”臭味相投”概括了某种类型的友谊,那么友谊的现状鱼目混珍,良莠俱存。但总而言之,朋友是人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