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认为,领导=管理,似乎管理者就是领导者,领导过程就是管理过程,然而实际上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大。管理者和领导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你一定要分得清,这很重要!
“管理是管理事务,领导是领导人心。”
领导者:看透变化的趋势,指出团队组织应该前进的方向,并描绘出美好的愿景,能够激发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带领团队组织朝着描绘的美好愿景前进。
管理者:制定目标,按照既定目标对团队组织进行管理,带领团队组织实现目标。
然而,大多数企业频于管理,而乏于领导。本文从五个方面区分一下管理与领导,供大家参考!
如果一位经理人员管理行为过多,而领导行为过少,就会发生:上下级的关系很紧张,而工作推进受阻,上级在与不在,下级的表现判若两人。
如果一位经理人员领导行为过多,而管理行为过少,就会发生:常常用个人魅力和组织关系去管理团队,出现“你好我好大家”的局面产生,甚至还会山头或帮派林立。
1/两个身份
一位经理人有两个身份:一是管理者,二是领导者。
管理者注重效率,领导者注重效果。管理者把事情做正确,领导者做正确的事。管理者发挥作用的基础是职位权力(强制、惩罚、奖赏),领导者发挥作用的基础是个人权力(对下级的关照关爱、个人专长、智慧、人格魅力)。
2两个循环
管理循环:计划—实施—检查—改善;
领导循环:愿景—动员—展开—学习。
管理循环就是指PDCA,闭环管理。领导循环是通过愿景来感召人、激励人、鼓舞人,使人们能够自动自发,并通过自主学习来推动工作进程。改善+学习,才是高质量完成任务的根本保障。
3两种行为
管理行为:关注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过程并解决问题;
领导行为:确定方向,整合利益相关者,激励和鼓舞下级。
管理行为重在建立秩序,领导行为重在产生变革。
4两种认知
领导认知:外圆内方,领导者的主导行为是激励追随者意愿、培养追随者能力。领导者的变革逻辑是先有感受再推动变革。
管理认知:外方内方,管理者的主导行为是强化职责、执行制度。管理者的变革逻辑是先有理性分析再发动变革。
5两种实践
管理行为,往往产生对立关系。管理行为组织化,是指在处理问题时,要依照企业标准而非个人好恶来做决策,避免下级把矛头对准上级,认为是上级个人有意难为他。
领导行为,往往产生追随关系。领导行为个性化,是指对下级的关心、爱护可以有自己的风格。管理行为都是相似的,而领导行为各有千秋。
清晰界定管理与领导,进而平衡好管理与领导的关系,经理人的工作就会张弛有度、游刃有余。下面这个图非常重要,大家记得保存哦~
(一)管理体系:管理包罗万象,渗透在各个领域,凡是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有管理。上自整个社会、一个国家,下到每个家庭和每个人,都离不开管理。
(二)管理手段:社会是个庞杂的大系统,千头万绪,怎样管理?管理学家们提出机构、法、人和信息四种管理手段。
(1)机构,是使管理对象构成系统的组织结构。没有机构就组织不成系统。不成系统便无法管理;
(2)法,政策与法律来源于管理目标。在管理活动中,它规定被管理的人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是人们的行动准则;
(3)人,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机构是人组成的,管理职权是人行使的,政策与法是人制定的。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管理的重要手段;
(4)信息,不利用信息,就不知道事物的发展形势,就会造成管理的盲目性。它是管理的重要工具。
(三)管理对象:事物多种多样,纷纭复杂,千变万化。管理些什么?科学家们提出了五个主要管理对象:人、财、物、时间和信息。
(1)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物的掌管者、时间的利用者和信息的沟通者,是管理对象中的核心和基础。只有管好人,才有可能管好财、物、时间和信息;
(2)财,是人类衣、食、住及其进行交往的基础。管理者必须考虑运用有限的财力,收到更多的经济效益;
(3)物,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源泉。管理者要充分合理和有效地运用它们,使之为社会系统服务;
(4)时间,反映为速度、效率,一个高效率的管理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尽可能利用最短的时间,办更多的事;
(5)信息,只有管理信息,及时掌握信息,正确地运用信息,才能使管理立于不败之地。
(四)管理职能:管理的职能究竟是什么,当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管理应具有计划和预测、组织和指挥、监督和控制、教育和激励、挖潜和创新五个方面的功能。
管理理论的发展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着重生产过程和行政控制的古典研究;
(2)着重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的研究;
(3)着重管理科学和系统分析的研究,最后形成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事物。层次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管理的内容和重点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管理的性质和职能,是一切管理中带有共性的东西,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