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2月15日早晨,一架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340C型货机飞临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空域,该架飞机于当天凌晨从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起飞,此行的目的地就是乌鲁木齐机场(原中苏民用航空机场,1973年完成扩建后更名为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该机注册编号AP-AVZ,1971年10月1日在美国出厂并首飞,10月5日交付给巴基斯坦航空公司运营,当时的机龄只有两个半月,是一架从里到外新得不能再新的新机。
试飞中的巴基斯坦航空公司波音707飞机
巴基斯坦航空公司波音707-340C货机正在装载货物
该机来中国的目的只有一个——为巴基斯坦军方运送中国给巴基斯坦援助的军火,实际上这个时候飞机是被巴基斯坦军方征用,成为巴基斯坦空军的运输机。
今日的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卫星图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当时的大背景:1971年11月21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之间爆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和前两次印巴战争不同的是,这次印度是蓄谋已久,巴基斯坦则是仓促应战。所以战争一打响,印军就一路高歌猛进,巴军自然是节节败退,战争打到12月15日这天的时候三路印军已经对东巴基斯坦首府达卡形成了合围,位于东巴基斯坦的9万巴军岌岌可危。
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的印军士兵
当时印军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苏联获得军火援助,苏联方面还在为印军直接提供巴军的情报。而巴基斯坦的传统盟友美国却在这个时候掉了链子,宣布对双方实施武器禁运。这对印度而言根本无关痛痒,原本也不靠你美国给武器;但是对武器装备严重依赖美国的巴基斯坦则要了亲命。放眼望去,有给巴基斯坦无条件提供武器装备且同时有此能力和条件的国家只剩下了中国。
因此,从战争打响后,巴基斯坦空军的C-130型运输机就频繁起降于中国新疆境内的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与和田机场,装运中方援助的步枪、机枪、子弹、手榴弹、迫击炮、炮弹等军用物资。但由于当时巴基斯坦空军的C-130运输机数量有限,所以时任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随即宣布征用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707型货机帮助运送中国提供的不带弹药的枪械、通讯器材以及被服军粮等相对危险性较小的军用物资。
巴基斯坦航空波音707客机模型
一时间,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几架波音707-340C型货机就成了乌鲁木齐机场的“常客”(和田机场条件简陋,不适合起降波音707这种大飞机),AP-AVZ号飞机上当时有5名机组成员——机长、第二机长、副驾驶、第二副驾驶和飞航工程师,这套机组普遍拥有4000小时以上的大型喷气客机的驾驶经验,且都有长期服役于巴基斯坦空军的经历(巴基斯坦空军是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大股东之一,有许多飞行员都是巴基斯坦空军的退役飞行员),但在波音707上的飞行时长都不算高,平均不到200小时。
自从开战以来,他们已经驾机往返于卡拉奇和乌鲁木齐至少6次,对航线以及进近和起降都已经是轻车熟路。因此,虽然当天乌鲁木齐下着大雪,天气很不好,能见度很差,不具备飞机起降条件,但是AP-AVZ号飞机机组还是决定继续向地窝堡机场进近。
波音707飞机驾驶舱
波音707驾驶舱
此时,乌鲁木齐机场上空大雪飘扬,地面能见度极差,机场塔台在和机组联络的时候告知机组:受大雪影响,机场周围的能见度低于起降标准,建议备降兰州。然而巴基斯坦机长表示拒绝,认为自己飞了好几次乌鲁木齐了,进近路线很熟,不用担心之类的吧啦吧啦。
对于巴基斯坦朋友的“迷之自信”,地面只能表示“请务必小心驾驶。”
当时,乌鲁木齐机场正在进行扩建(1971年7月正式动工),部分地面引导设施因为施工而不能正常工作,再加上天气恶劣的原因,导致巴基斯坦货机机组始终不能目视到跑道。再加上飞机当时高于下滑道,进近速度也过快。地面塔台发现了这一情况,两次告知机组高度过高,速度过快,要求放弃进近复飞或者备降兰州,但依然被机组拒绝。
机组如此“急吼吼”是有理由的,此时东巴战场的9万巴军(四个师的正规军,其余的为准军事武装)已经朝不保夕,而西巴军的主力也因为美国的禁运导致武器弹药奇缺而陷入困境,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快和尽可能多的将中国产的武器弹药以及军需物资运回巴基斯坦,尽快送到军队手中。如果备降兰州,那至少要耽搁好几天的时间,前线已经等不了这几天了。所以,机组执意继续进近。
由于进近高度过高,当飞机越过机场跑道头时距离跑道上有70米的高度(场压高度),为了尽快让飞机接地,机组继续压杆降低高度,又反而让飞机此时的空速更高,当飞机的主起落架第一次接触到跑道表面时,已经飞过了一大半的跑道距离,前面的剩余距离已经不能保障飞机能及时停下了。但此时如果及时加力复飞,还有挽救的可能。然而,机组依然没有选择复飞,而是立即实施了最大刹车制动,希望尽快把飞机刹停下来。
然而,此时他们面前的跑道距离已经不足800米,绝对不可能让他们在跑道范围内停下来。
最终,AP-AVZ号波音707-340C型货机冲出了乌鲁木齐机场跑道头,冲过200米的缓冲带,又往前冲了60米后才停下,所有起落架因为和进近灯柱碰撞而全部折断,油箱也发生了破裂,燃油漏出后被摩擦产生的火花点燃,引起了机翼的火灾,但随后被乌鲁木齐机场的消防车扑灭,飞机严重受损。机上的5名机组成员全部受伤,但都没有生命危险。
一名幸存的机组成员面对调查人员回忆说:“当时雪太大了,我们根本看不清跑道……飞机冲出跑道时机体发生了剧烈的震动,我以为我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最后我能活下来是真主在保佑着我。”
他们不知道的是,第二天也就是12月16日,被印军合围在达卡地区的9万名巴基斯坦军队和准军事人员宣布放下武器投降,第三次印巴战争在实质上结束,12月17日,双方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实现停火。东巴基斯坦宣布脱离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国号“孟加拉国”。
东巴基斯坦守军投降签字仪式
巴基斯坦发生了政权更替,叶海亚·汗的军政府交出权力并被软禁,阿里·布托出任新任总统。虽然巴基斯坦换了主,但阿里·布托却延续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叶海亚·汗对中国友好的政策,使得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友谊更上一层楼,成为新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叶海亚·汗
阿里·布托
根据调查,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AP-AVZ号波音707-340C型货机机组运送物资心切,外加之前多次在乌鲁木齐机场起降的经验,以及对自己的飞行技术的过度自信,无视地面塔台要求备降兰州的建议,执意进近。最终因为机场能见度太低、看不见跑道、进近高度过高,进场速度过快,主轮接地的地点过于靠后,又拒绝复飞,导致飞机冲出跑道(之前的普遍传言是一架巴基斯坦航空的波音707客机因为机械故障迫降乌鲁木齐,实际上是讹传)。
美国政府在得知一架波音707在乌鲁木齐出事后,立即要求巴基斯坦新政府马上将飞机残骸给拉回巴基斯坦。然而,巴基斯坦航空公司就派了几个人到乌鲁木齐查看了一下飞机的情况,发现AP-AVZ号波音707-340C型货机损坏十分严重,认为没有修复价值,巴基斯坦航空公司宣布放弃该机,将残骸交给中国方面处理。
之所以如此不给美国老大的面子,有报复美国在战争中见死不救的成分在里面。其实AP-AVZ号机虽然损坏得很严重,但是飞机上还有包括四台普惠公司JT3D发动机在内的大量部件完好无损,飞机驾驶舱内的航电系统和操控系统也几乎完好无损,这么一架大型四发喷气飞机对中方正在推进的大飞机项目和航空发动机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波音707使用的普惠公司JT3D发动机
面对巴基斯坦的如此“不听话”,美国这次出乎意料的没有什么强烈的反应,这件事就此没了下文,基本上就是“下次注意”的节奏。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中美两国高层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接触,在已经下台的叶海亚·汗的撮合下,时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兼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亨利·基辛格在1971年7月9日实现了秘密访华,双方就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通辽可汗口中的“美听宗”以及“水门侯”)访华的事宜进行了磋商,为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的历史性访华奠定了基础。而消息通天的波音公司此时正削尖脑袋要跟随尼克松来中国推销飞机,而波音707正是推销的重中之重。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美国政府还是波音公司也都犯不着为一架波音飞机而再和中国节外生枝,就当送给中国一个顺水人情。
在中国的基辛格
尼克松访华
于是,AP-AVZ号波音707-340C型货机正式归了中国,这个“顺水人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经过对这架飞机90天的研究,中方获得了气动设计、航电、机体材料等方面大量宝贵的技术资料,大大加快了国产大飞机运10的研发进度,而JT3D发动机则直接装上了运10的飞行试验机在1980年进行了首飞。
运10
同时,通过对JT3D发动机发动机的测绘,为运10和轰8配套的国产“涡扇8”型发动机也随之上马,并在1982年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具备投产条件(但随着运10和轰8项目的下马,涡扇8失去了装机对象,只能转为技术储备)。
装机测试的涡扇8型发动机
不过,对AP-AVZ号波音707-340C型货机来说,这些都是后话,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