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深圳、珠海等多地公布的感染者溯源信息中,国际快递、物流冷链潜在的病毒“物传人”风险引发广泛关注。年关将至,春运已经开启,伴随疫情形势的变化,一些地区陆续调整返乡过年的防疫政策。
从进口冷链到国际邮件
“物传人”现象不得不防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19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6例。其中本土病例43例(河南24例,天津14例,北京3例,广东2例)。
连日来,31省份本土确诊病例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多地报告出现奥密克戎感染者,国际快递也出现潜在病毒传播风险,防疫警报再次拉响。
北京市海淀区日前报告的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19日0时至18时,北京再次新增5例本土核酸检测阳性者。4人为同一单位冷库装卸工,另1人为同住密接,一同从事冷库装卸工作。
17日深圳市通报,有病例从事境外冷冻试剂收发货工作,于1月12日分拆来自北美的快递,15日核酸初筛阳性,不排除本起疫情是由暴露于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感染的可能性。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也在近日提醒,新冠病毒可在低温下长时间存活,冬季经物传播的风险增大。
对此,专家建议,公众可以减少或暂停非急需的国际邮件。但如果确实急需接收国际邮件的话,应该严格做好消毒,并在接触邮件时做好防护。
例如,广州提醒国际邮件快件收件人员,要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工作。1月16日至19日期间,收到国际快递快件的收件人员,请立即完成一次核酸检测。
提前报备,原地过年
多地调整春节返乡政策
春节将至,疫情防控即将面临人员流动和聚集带来的压力,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不少城市相继明确了春节返乡政策。
19日,河南省在疫情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大,病毒传播扩散风险高。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倡导大家就地过年。同时,各地对确需返乡人员,需提前3天向返回地社区(村)登记报备,到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在居住地登记报备,不得外出,严禁参加任何聚集性活动。
上海市提出,除返乡探亲、必要公务等以外,非必要不离沪,鼓励在沪过节,尽量减少人员流动。
此外,北京日前已调整进京政策,自1月22日零时起至3月底,进返京人员在抵京后72小时内需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此外,18日北京市的发布会上还提出,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天津方向的通勤人员每次进返京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除此之外,部分地区还提出奖励措施,鼓励春节期间人员原地过年。
例如,安徽芜湖市提出,非芜湖市户籍留芜过春节的员工,按照200元/人的标准给予过节补贴,每户企业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广东佛山提出“五大礼包”,派发1000万元现金红包,派发10万张热门景点门票,发放10000张电影套票,派发超10000份年货慰问包,为坚守岗位的广大员工送上1000盆菜;为佛山新增员工和共享用工提供500至800元不等的补贴等政策。
压缩规模、减少人数
春节要减少聚集性活动
面对多地报告本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下,近期,多地继续更新调整疫情防控方案。
例如,四川省疾控提醒,返乡后不要参加聚集性活动,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活动规模。自行举办5桌(即50人)以上宴会等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居(村)委会报备,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如有身体不适,不要参加聚餐聚会。
山东菏泽多县区要求倡导举办线上活动,减少参加和组织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要压缩规模、减少人数,控制在50人以下。私人聚会、家庭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镇街、社区(村居)报备,落实属地防控规定。提倡红事缓办、白事简办、聚会不办;减少到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次数和时间。
浙江丽水等多地也提出,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谁举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暂时取消农村集市、庙会、年会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