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所有人都觉得,文学的门槛很低,尤其是看不起学中文的那些人,特别自以为是。
好像现在随便会说两句汉语的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写文学作品,并且都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最高水平。
好像,他说什么都是对的,别人做的什么事都是很低端的,很没有意义的。
对此场景,我只想说,“不爱我拉倒……”
当然了,Jay的歌是无辜躺枪的。
我想说的是,在文字世界里,有很多种可能,并不是一种选择,每个人都可以写。但同时,在文字世界里,也有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和法则存在,那是每个人心里的一杆秤,它会告诉你,“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有些人,就是会坚持不写很多东西,不碰很多东西。
而这,大约就是中文专业和非中文专业的区别吧。
有人说,我想要让自己的文字得到所有人的喜欢,我必须要关注热点,只要能博人眼球,什么都可以。
有人说,你写的东西只表达了你自己的诉求,不能引起广大受众的共鸣,不能激起他们内心的热情,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这不是文学应该有的样子,你的写作水平太低了。
有人说,你这是照本宣科,没有任何创意,你应该多关注一下那些有创意的事情,关注那些做行为艺术的人,你看他们就是用优秀的idear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
还有人说,我身边有很多让我特别感动的事情发生,我写出来的,就一定是原创,就一定是别人模仿不来的文章。
面对这些,我只能保持沉默。
而我超级讨厌那些中英文夹杂着说话的人。
古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
当然,也有另一句话,叫做,“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求同存异是不可能的,因为那种差异是关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尤其是对于文字的态度和感官,这是无法容忍的。
但“暂时低头”却是不得不采取的选择。
人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在于他自身的独特秉性,决定着他身上的闪光点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而一篇文章之所以受到大家喜欢,自然不是因为它关注的受众面有多宽,也不在于它关注的热点有多火爆,而是在于它在表达自我的同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底线,而永不动摇。
不要觉得,别人火爆全网的东西就都是对的。更不要觉得,顶着骂名都要火的做法是适合自己的。如果都像他们那些人没有了自己的底线,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放在很多行业里面都是共通的。那么,一篇文字的“规矩”呢?
底线和情怀,以及个人特色,自然是必要的。否则,跟机器有何区别?
难道你真的认为,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写吗?随便什么人都能够代表这个时代的声音吗?随便什么人都能够成为作家吗?随便什么人的随便什么文字都可以出现在大众面前吗?
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明白才好。
而当我听说,还要在写文章之前把自己的想法给人说一下才能写的时候,我简直是彻底无语了。
难道这个世界上,还真有人认为,打字机能替代人的才华吗?
难道大家真的认为人工智能能够替代作家吗?最多不过是替代了极少部分的新闻纪实编辑,而且还是很差的那一部分人。
不要真的认为科技能改变一切,更不要认为人工智能能代替一切。
文学和思想,以及人类的感官,再高的科技再强的人工智能也替代不了。
因为,人本身就替代不了另一些人。
这就像是“天赋”一样,横空出世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无可取代。
而文学文字情感思想,就是这“天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