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它除了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外, 还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 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2. 百会穴
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经常按摩此穴,可升阳固脱,振奋阳气,清热开窍,健脑通络,轻身延年,青春不老。
3. 地仓
【位置】在面部,口角外侧,口角旁开0.4寸,上直对瞳孔。
【心法】主治偏风口眼歪斜,牙关不开,齿痛颊肿,目不能闭,唇缓不收,饮食难进,失音不语,眼睛动,昏夜无见等证。
4. 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心法】 治中风,中湿,诸虚,耳聋,上牙疼,水肿,心腹鼓胀,噎膈哮喘,寒湿脚气,上、中、下三部痹痛等证。
5. “高血压点”
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慢慢地吐气,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
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请做10次。每月不间断地做此指压法一年,无论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显著的疗效。
6. 下痢穴、天枢
缓解下痢的穴位,一处是位于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地下痢穴。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用力压6秒钟,左右脚各1次,如此重复15次。
7. 阳陵泉:调理腰腿
常拨动阳陵泉穴,可调理腰腿问题、扭筋、月经不调、岔气、肝胆有郁气。按摩阳陵泉穴的手法: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两手掌心、掌根、指端一起用力,上下揉50下,常按可防治膝关节炎、膝冷痛、鹤膝风、老寒腿、下肢不遂、瘫痪等。
8. 太渊穴
不少人上了年纪后,连走路都气喘吁吁,体内气机衰弱,血液循环功能下降。这时可以从市面上买来枸杞并将它们捣烂用医用胶带固定贴于太渊穴上;贴着睡一晚上,早上起来再撕下,第二天你会发现自己精力有所提升,气喘、气虚的现象减轻。
9.太渊穴
· 功效: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调治。
·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指。
· 方法:用手指端或掌根顺时针揉按2-5分钟。
10. 委中穴
轻松取穴:屈膝,在膝盖窝的正中间。注意,不是在膝盖上。
主要作用:很多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不舒服朋友,一直都没有用过这个穴位,非常可惜。小芳在做骨科科普的时候,也会和私信的朋友沟通这个穴位,大多数都不知道或者没用过。
委中穴是膀胱经的合穴,尤其对于腰腿痛有着明显作用。
方法:用拇指按压委中穴,充分刺激肌肉深层,让这个部位产生酸、麻、涨、痛的感觉
11. 安眠、神门穴
轻松取穴
1.安眠穴:用小拇指尖垂直顶住耳垂(小拇指与耳垂成90°),然后五指并拢,中指自然垂下的位置,就是安眠穴。
2.神门穴:单手握拳,掌心向上,由小指头往手臂方向、手腕的横纹处,有个骨头之间的凹陷,凹陷中间即为神门穴。
作用:安眠穴与神门穴,是放松神经,促进睡眠的一个重要穴位。中医上称失眠为“不寐”,治疗的时候,离不开这两个穴位,尤其是对于有心事、情绪不佳、焦虑等引起的失眠,用这个两个穴位帮助安眠,效果非常理想。
操作方法:找到这两个穴位,用拇指按揉,每个穴位一次按摩5分钟,最好放在睡前20分钟做。
12. 肺腧穴
轻松取穴:这个穴位在人体背部,找到脊椎第三节,左右两指的位置就是。
作用:肺腧穴,是肺经上最重要的穴位,在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过敏性咽喉炎的时候都要用到。这个穴位最常用的人群有两大类:一是小孩子常见咳嗽;二是长期抽烟肺部不适。
操作方法:因为穴位在背部,自己无法完成准确找穴与按摩,可以让家人来帮忙。找到穴位后,用拇指按揉,力度要大;顺时针30圈,再逆时针30圈,一次不低于20分钟。
按摩儿童的时候,要多和孩子交流,以免哭闹而达不到按摩时间。
13. 内关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14. 神阙穴
每次写穴位文章,写到神阙穴的时候,自己都会有点紧张。
神阙穴,就是肚脐。从中医哲学角度讲,它是人体元神出入的大门,是胎儿最先长出来的东西;易经里的“天一生水”,人体的开端;人体黄金分割线等。可以说,它汇集了中医、易经八卦、哲学等众多复杂元素,不得不让人心存敬畏。
轻松取穴:肚脐。
作用:很多慢性病症都和神阙穴有关,像失眠、调理肠胃、补养气血、女性小腹冷痛。因为肚脐的特殊性,它能激发人体经络、腑脏、神经、体液等众多机能。中医里的有一门揉腹法,就是以神阙穴为主,开发出来的一套养生理论与操作方法。
总之一句话吧,多揉一揉,多暖一暖!
使用方法:神阙穴千万不要用指头扣,非常容易造成肚子疼、腹泻。平时可以把手掌搓热,覆盖在肚脐上,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一次最好不低于10分钟;肚脐非常喜欢暖,这一点很重要,现在进入秋季了,一定要防止肚子受凉。
揉得适合,一定不要太用力。
15. 公孙穴
公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别走阳明。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之功。
适用人群:有痛经的女性,经常有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的人。
主要功效:可缓解痛经症状,对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胃肠病症有辅助功效。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很少有人知道黄帝叫什么。《史记》记载,黄帝复姓公孙,名轩辕。此穴以黄帝的姓为名,正是取帝王居中央而统治四方之意。
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与冲脉相通。脾主土,在人体的正中央,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是人的后天之本,谙合统御之道。
公孙是脾经的络穴,入属脾脏,联络胃腑,又和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直接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种疾患的作用。冲脉有“五脏六腑之海”之称,《灵枢经》说,冲脉乃“十二经之海”,是人体的“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