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公元1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稣基督的诞生、传道、死亡与复活。
通常我们都知道基督教与佛教和伊斯兰教并成为世界三大宗教,可能还会知道基督教徒每周都去做礼拜,甚至有的还知道虔诚的基督教徒是不允许婚前性行为发生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基督教中还有很多礼仪的存在。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简单的了解一下基督教中常见的7种礼仪。因为在基督教中,他们的礼仪被称为是沟通信徒与上帝之间的桥梁,不仅体现是教义还体现着信条。
其实,早期基督教的礼仪比较简单,毕竟刚刚发展并不完善,所以在当时只有洗礼和圣餐礼两种。不过到了中世纪,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完善以后,13世纪时期的基督教礼仪已经增至到了7种之多:洗礼、圣餐礼、坚信礼、告解礼、婚配礼、终敷礼和授圣职礼。
洗礼现在已发展成为基督教的固定入教仪式,规定被受洗之后才能成为基督徒(类似于佛教的剃度仪式)。其实,早在新约中,洗礼就已经被被看作是成为基督教教会成员的条件和标志了。所以,现在的基督徒们认为这是耶稣立定的圣事,入教者必须履行的礼仪。据说经过洗礼可免除入教者的“原罪”和“本罪”,赋予上帝的恩宠。目前,洗礼有两种形式:注水洗礼和浸礼。注水洗礼是主礼者在受洗者的额上注几滴水,并诵经施洗。这种礼仪多用于婴儿、年老体弱者的洗礼。浸礼则是主礼者引领受洗者全身浸入水中,礼成出水,这种礼仪多用于成年人。两种礼仪意义相同。
圣餐礼(亦称圣体礼或神交圣礼)是基督教的主要仪式之一。根据圣经福音书中的记载,由于犹大的出卖,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拿起面饼和葡萄酒对众门徒说:“这是我的身体和血,是为众人免罪而舍弃和流出的。”并说应当以吃面饼和喝葡萄酒的方式来纪念他。后来,还是到了中世纪,圣餐礼便开始由神职人员主持,而圣坛上摆上的当然也只有面饼和葡萄酒了,在经过主礼者诵经和祝祷之后,这些东西便被口头幻化成了耶稣的肉体和血。这就是所谓“化体说”的由来。随后,信徒们在领受面饼和葡萄酒的时候也叫称作领圣体。
坚信礼(亦称坚振礼)是对入教一定时期以后的信徒由主教对其实行的按手礼。其方式是主礼者将自己的手按在受礼者的头上,然后开始诵经祝祷,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这可以使得圣灵降于其身,并坚定其信仰、振奋其人灵。
告解礼(亦称悔罪礼)是耶稣为赦免教徒在领洗后对上帝所犯的罪过,使他们重新得到上帝的恩宠而定立的圣事。信徒向神职人员私下告明自己对上帝犯的罪过,表示忏悔。主礼者为信徒保密,并指明补偿的方式。这种私下悔罪的方式往往为不法之徒所利用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电视剧常常出现的一个小木屋里面的牧师不与你见面,你需要隔着一块大黑布向其忏悔,这种方式便是告解礼)
婚配礼是信徒在教堂内由神父主持的结婚礼仪。主礼者首先征询男女双方是否愿意与对方结为夫妻,在得到肯定回答后,主礼者诵经祝祷,宣布这对夫妻是“上帝所配合的,人不能分开”,并对婚配的双方祝福。(就像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的画面——一个神父面对新人询问到,你愿意娶对方或者你愿意嫁给对方吗?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Yes,I do)
终敷礼是在信徒临终前由神父为其敷擦“圣油”的礼仪。所谓圣油是由主教已经祝圣的橄榄油。将圣油敷擦于病人的耳、目、口、鼻、手足,并为其诵经祝祷,意为帮助病人忍受病痛,赦免其罪过,并助其灵魂升入天堂。
授圣职礼(亦称授神职礼或派立礼)是对经过挑选的人授以某种神职的礼仪。一般这种授职仪式由上级神职人员或世俗官员主持,按照规定将某种圣职授予领受者。(中世纪教皇与日耳曼皇帝的斗争就是为了争夺这种授职权。)
就是通过这7种简单的礼仪,中世纪的基督教会不仅在思想上、言论上、行动上牢牢地控制每个教徒,而且迫使他们不敢有自由、自主的非分之想,以便于巩固教俗封建主的政治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