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载不离不弃 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李秀兰,女,是湖泽镇闹洲村村民。在李秀兰40岁那年,丈夫孙细牙因意外几乎变成植物人,恢复正常的希望微乎其微,生活向她展示最无情最残忍的一面,她却从苦难中汲取坚强,从绝望中找到希望,全心全意照顾因脑损伤常年卧床的丈夫二十载,拉扯两个儿子成人,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

二十余载不离不弃 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2000年农历三月初八下午四点半,这个时间,已经开始健忘的李秀兰却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她40岁,这一天是她命运的转折点,那一天,在田里做农活的李秀兰看到和丈夫在同一家采石场做事的妹夫匆匆忙忙来找她。“我妹夫说我老公出事了,我就问伤得重吗,他说伤得很重,整个人血肉模糊的,我听到这当场就晕过去了。”

李秀兰的丈夫在宜春的医院治了近一年,但是收效甚微。出院时,医生建议李秀兰可以尝试下中药,平时多和他说话,刺激脑神经。

在为丈夫熬了三年的中药后,孙细牙的身体比之前灵活了,可以自己完成翻身、吃饭的简单动作。付出换来了回报,李秀兰便“趁热打铁”,“我会经常和他说话,告诉他我们两个儿子怎么争气,儿子打电话回来,我把电话放在他耳边,听到孩子叫他爸爸,偶尔会笑一笑,这个时候我就相信他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可以感觉到我们。”现在的孙细牙在李秀兰的精心照料下,恢复了部分自理能力,能自己吃饭、刷牙洗脸、解大小便,还能拄着拐杖走路。

二十余载不离不弃 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二十余载不离不弃 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2000年农历三月初八下午四点半,这个时间,已经开始健忘的李秀兰却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她40岁,这一天是她命运的转折点,那一天,在田里做农活的李秀兰看到和丈夫在同一家采石场做事的妹夫匆匆忙忙来找她。“我妹夫说我老公出事了,我就问伤的重吗,他说伤的很重,整个人血肉模糊的,我听到这当场就晕过去了。”

李秀兰的丈夫在宜春的医院治了近一年,但是收效甚微。出院时,医生建议李秀兰可以尝试下中药,平时多和他说话,刺激脑神经。

在为丈夫熬了三年的中药后,孙细牙的身体比之前灵活了,可以自己完成翻身、吃饭的简单动作。付出换来了回报,李秀兰便“趁热打铁”,“我会经常和他说话,告诉他我们两个儿子怎么争气,儿子打电话回来,我把电话放在他耳边,听到孩子叫他爸爸,偶尔会笑一笑,这个时候我就相信他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可以感觉到我们。”现在的孙细牙在李秀兰的精心照料下,恢复了部分自理能力,能自己吃饭、刷牙洗脸、解大小便,还能拄着拐杖走路。

二十余载不离不弃 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二十余载不离不弃 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丈夫孙细牙出事的那一年,李秀兰的两个儿子一个17岁,一个15岁。看着躺在病床上不省人事的父亲,和伤心欲绝的母亲,两个少年在一夜之间长大了。过去的22年他们自力更生,找工作、建房子、讨老婆,办成了人生中一件件大事,但是,他们知道,相比于自己的不容易,妈妈才是那个最苦的人。

“我妈妈这么多年真的很辛苦,”39岁的大儿子孙军一说起母亲,声音就有点哽咽,“爸爸个子又高又壮,妈妈比较矮小,出院后情况不见好转,跟植物人差不多,身体动不了,也没有意识,我妈妈每天要给他翻身、做按摩、喂饭、解大小便,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我看着不忍心,说了好多次不去做事,在家里和她一起照顾爸爸。但是我妈妈宽慰我,说我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家里有她呢,让我安心在外面工作。”

小儿子孙诚今年37岁了,在外打工,也已成家,每次有长假,他都会回家,而每次从家里返回工作的地方,他都忍不住抹眼泪:“这么多年,家里全靠我妈妈撑着,我都没怎么尽到为人子的义务,我妈妈的付出,我们兄弟俩这辈子都报答不完。”

知子莫如母,孩子的懂事和孝心让李秀兰欣慰;知母莫若子,李秀兰的付出孩子永远铭记在心。李秀兰的脆弱和难过从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有在婆婆和哥哥嫂子面前,在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才敢在他们面前哭一回。

二十余载不离不弃 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我也知道她难,她苦啊,吃不下饭,好好的一个人瘦到60来斤,我就开导她,说你还年轻,如果要是想改嫁,我们不会阻拦,但她说绝对不会改嫁。”李秀兰的婆婆杨秀莲至今记得儿媳李秀兰当时说的话:“人在世上几十年,但求问心无愧,我走了这个家就散了,丈夫怎么办,儿子怎么办,他们在哪里,我就在哪里。”二十余年的不离不弃,李秀兰的婆婆杨秀莲对这个儿媳又感激,又心疼。“好在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我两个孙子长大了都很争气,现在政府也很照顾,我们孙家亏欠她太多太多,好人有好报啊,以后的生活一定要让她多享福。”

2014年,李秀兰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被识别为贫困户,但是李秀兰从未向政府提过任何要求。“政府的帮助实在是雪中送炭,我们不仅享受了看病报销、低保、产业分红各项好政策,帮扶干部也经常来家里看望,及时解决困难,这份关怀重新燃起了我对生活的信心。”李秀兰的坚韧感动了无数人,成为全镇不等不靠脱贫光荣的典型,她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品格成为全镇的正能量典范。

二十余载不离不弃 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63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11-12 14:55:07
下一篇 2022-11-12 15:00:08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