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第七季播出之后,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吐槽,前面三期下来确实是没有达到观众的期待,不禁让人发出了“节目玩砸”的质疑。这一点从前三期的收视率上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在每周五黄金时段的全部综艺收视率排名中,除了第一期带着众人的期盼勇夺第一之外,第二期和第三期均没有拿到第一名。
不过,随着第四期的上线,《王牌对王牌》重回综艺收视率第一的宝座。根据酷云数据显示,节目关注度也创下了本季播出以来的新高,达到了惊人的0.68%。作为普通的观众,我们也知道打造一档爆款综艺不难,但是如何延续一档节目的寿命,甚至是一直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常青树,必然是极大的挑战。
我们熟悉的很多现象级综艺节目,最后都没能逃过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歌手》满打满算只撑了8个年头,《爸爸去哪儿》才仅仅拍摄了5季。还有一些经典的综艺节目陆陆续续坚持至今,但是热度早已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语,红极一时的户外综艺《极限挑战》早就变了模样,引发全民运动热潮的《奔跑吧》核心成员流失严重。
另外,还有一些老牌综艺节目如“XX大本营”遭遇裁撤,《天天向上》主持人大换血,改版之后也没能达到往日的高度,逐渐平庸起来。《王牌对王牌》能够在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下,始终保持了自己的高关注度,成为一档新的“老牌综艺”。
第七季《王牌对王牌》在这短短的四周时间内,遭遇了许多困境,包括王牌家族对节目改版的不适应,以及节目基调的改变让观众也如同雾里看花。他们是如何完成自救,实现华丽逆袭的呢?
《王牌对王牌》的灵魂人物是谁?沈腾还是贾玲?其实都不是,节目的掌舵人一直都是总导演吴彤。吴彤作为总负责人,他不仅要关注自身节目品质的提升,还要关注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节目必须要适应环境的发展,才能够保持长青。
所以即便他知道前六季的成功经验证明了节目套路的成熟有效,他也不得不面临着革新自救的新局面。与其说是吴彤强行改版了节目,不如说是外界环境在逼迫着吴彤做一些应对,否则长江后浪推前浪,抛弃时代的综艺必然会遭到时代的抛弃,总导演吴彤自然深知这个道理。
第一期他选择了一个宏大的主题“千里江山图”,刻意减少了一些游戏环节,而增加了舞台表演环节,从尾段现代人和古人的对话场景,更不难看出在致敬综艺《典籍里的中国》。运用托物言志和借古说今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一个宏伟的家国主题。
第二期他再次突破节目限制,直接套用了《萌探探探案》的剧本杀模式,虽然反诈主题很符合社会潮流,但是因为把剧本杀舞台化过于复杂烧脑,反倒淡化了节目轻松释压的综艺属性,从而流失了一部分追求娱乐化的观众。毕竟在周五的晚上,好不容易挨到了周末能够好好休息,谁不想看一档不管傻不傻,只管笑哈哈的节目呢?
第三期吴彤其实已经回归了前几季的节目模式,一些经典游戏环节也得到回归。只不过他仍有一些坚持,比如在其中插入了一个贯穿始终的“百晓生”人物,这位是《百家讲坛》学者赵玉平,负责在节目中的娱乐化之中,加入一些专业的知识,从而提升节目的文化调性。
第四期的收视率回暖,证明了被玩烂的三板斧,还是很好用啊,《传声筒》、《虎口脱险》、《火眼金睛》三板斧轮番上阵,在每个游戏环节之间,吴彤又请来了作家麦家来串联,让整期节目的节奏紧凑有趣,并且脱离了低级趣味。
随着收视率重回第一,吴彤对节目的试验性改版也告一段落。事实证明了将节目推翻重来,做成第二档《典籍里的中国》或者《萌探探探案》都是不明智的。只有在发挥出节目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适当地添加一些文学元素,才能起到提升节目素质、保证节目收视的效果。
当我们还在质疑《王牌对王牌》第七季改版失败的时候,吴彤和王牌家族已经悄然适应了新的节目节奏,保证了节目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以不变应万变已经不能保证节目长青,主动地顺势而为才是他尝试改版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