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传视频,一名女教师因学生默写不出古诗,恼羞成怒,对一名学生,竟然连扇了8记耳光,隔着屏幕,都能够听到清脆的啪啪声。
视频截图
据该班级的学生反映,该教师并非第一次体罚学生,还曾因打学生被多次投诉。
视频截图
学生其实很清楚,视频中的小李(化名,该校学生)就说,“(打人)就是因为语文成绩问题,没有任何别的例外”。目前,该教师所在学校已经掌握相关信息,目前正在处理。
那么,该教师将面临什么样的处罚呢?我们该如何看待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呢?又该如何从源头避免教师体罚学生呢?下面,就这三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首先,该教师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理呢?
由于体罚学生已经被《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严厉禁止,所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该教师已经涉嫌违法。如果公安机关介入,可能会被行政拘留。而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将肯定予以处分。
最轻的处分是调离原学校或者调离教学岗位,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年终评优、职称评聘的资格。而比较严重的处分,可能会被降低职称或者职级。而最严重的处分,则会注销教师资格证,解聘。
从近年来各地对教师处罚的情况来看,第二、三种可能性最大。
其次,应该如何看待该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
体罚铁定违法,也肯定是教育无能的表现,一般都是情绪失控的反映,背后体现的是教师缺乏教育智慧,缺少教育艺术,甚至可以说,教师的心理素质太差。所以,给予相应处分,并不为过。
在这里,有必要对“体罚”和“惩戒”做一个简单区分。2019年开始,国家出台了教育惩戒条例,给了教师惩戒权。但体罚不是惩戒,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惩戒是情绪稳定的前提下,以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手段,而体罚则是以发泄教师不良情绪为目的的、打着教育学生幌子的伤害学生身体和心理的非法措施。
但客观说,背后其实还有更深沉的原因,即各级对教育质量考核的异化——真正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五育并举”综合发展,但事实上,由于其他几育量化性不够,各地基本上都采取以单纯的学生成绩作为“智育”的考核量化标准。
当教师面临教学质量考核的压力时,难免会为了所谓的质量,而采取相对简单粗暴的方式。
可以说,这是绝大多数体罚背后的重要因素。
最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出了问题,当然要处理,违法必究是我们法治社会的核心要义。但不能仅仅是事后的处理,而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才能根本或者彻底改变——这就是“治未病”。
一是对教师进行心理稳定性测试,避免情绪化的人进入教师队伍。
前面说过,几乎所有的体罚,都是情绪失控的表现,而情绪失控的人,本质上是不适合做教师的。这就需要各地加强对情绪的研究,制订出教师入职的情绪测试标准,让更多心理相对稳定的人成为教师,避免过度情绪化的人进入教师队伍。
二是要在管理上加强监控,避免对学生伤害更大,也避免事态恶化。
一般而言,教师情绪化之后,很容易采取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这个时候,就需要有管理的介入。在小学的中高端和中学,完全可以培训学生,让学生立即寻求其他老师或者学校领导的干预。
我刚做教师的教师,性格很急躁,就告诉学生,如果我生气了,有对学生动手的迹象,马上就要劝阻,一旦劝不住,要立即告诉其他老师或者学校领导。当其他老师或学校领导到场后,情况肯定会有很大的改变。
三是要从教师评改的改变着手,避免以单纯的学业成绩来评价教师。
学生成绩的好坏,受制因素太多,教师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所以,不能将学生成绩落后全部归因到教师身上。这样,教师就不会过多关注学生成绩,也就不会出现学生背不了古诗就耳光伺候的现象。
最后,必要的惩罚也很重要。
教师对学生的体罚,表面上是伤害学生的身体,而更严重的伤害,远不止于此。一是对学生的性格形成有非常负面的影响。向师性是所有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学生学习不好就体罚,遇到事情情绪就不能控制,教师的这些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对学生带来示范效应。二是对学生心理的伤害有可能非常严重。学生被大众体罚(有时候是辱骂),肯定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伤害,而一些敏感的、脆弱的学生,甚至可能形成一生的伤害——类似的惨剧,不胜枚举。
所以,完全有必要对体罚学生的教师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避免体罚成为教师的法宝,掩盖教育的无能。
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现在的个别学生,受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教育的难度空前大,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理,共同应对。
对于此事,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