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我们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也已经入驻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站,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进入我们自己的空间站。
而在未来空间站建设完成之后,中国天宫空间站将向全世界开放,接受全球国家入驻中国空间站的申请。这是和以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不同的。
27个国家提出入驻中国空间站
因为国际空间站虽然名为“国际”,但只有在国际空间站建设上投入过金钱或技术的国家,才有资格派宇航员登上国际空间站。而且,各国派驻的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上活动的时间,是根据他们国家投入的金钱或资源来分配的。截至2018年1月,共有来自18个国家的230名宇航员访问过国际空间站,其中来自美国和俄罗斯的宇航员占了大多数,分别是145人和46人。
但中国却不一样,中国愿意为所有国家提供使用中国空间站的机会,在促进太空探索与合作方面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将给很多没有机会进入太空的国家提供机会。
目前,共有27个国家提出了想要入驻中国天宫空间站的申请,其中还包括美国,而中国同意了16个国家的合作申请,包括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挪威、法国、西班牙、荷兰、印度、俄罗斯、比利时、肯尼亚、日本、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秘鲁。其中欧洲航空局已经派航天员来中国与中国宇航员共同训练,参与训练的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马蒂亚斯·毛雷尔甚至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积极学习中文,为进入中国天宫空间站做准备,可以说,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外航天员联合参加飞行的画面。
很多人很好奇,为什么中国都同意日本和印度加入,这里面却没有美国呢?
美国为什么会想要和中国合作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美国想要和中国合作,我们要知道,“国际空间站”首个舱段曙光号功能货舱于1998年发射入轨,建造工作随之启动。,2010年建成后转入全面使用阶段,最初计划使用到2015年,随后延长至2020年,后来再次延长至2024年。
然而到那个时候,“国际空间站”个别舱段面临超期服役问题。到2024年,首个舱段曙光号功能货舱(设计寿命15 年)以及团结号节点舱等在轨时间将超过26年;于2000年发射的舱段和部分,如星辰号服务舱、P6桁架段和寻求号,在轨将满24年。在2011年之前,航天飞机能将站上的故障或破损部件运回地面进行维修。但航天飞机已经退役,商业货运飞船未来能否具备这一功能还未可知, 大型部件的运输则更加困难。
目前,项目参与国正在考虑将国际空间站的运作延长到2028—2030年的可能性。即使成功,国家空间站也最多到2030年就寿终正寝。
而中国天宫空间站具备15年的设计寿命。为了保证空间站在轨不小于15年长寿命要求,我们从设计伊始,就开展了长寿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一体化设计。具体来讲,就是以系统和产品的长寿命和固有可靠性设计为基础,配合开展系统和产品在轨故障诊断、处置预案设计、维修性设计,以实现长寿命、可靠性的既定目标。
这也说明了,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美国都将面临无空间站可用的尴尬处境,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申请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原因。
但其实国际空间站即使仍勉强运营,也要面临硬件老化故障频发,要知道这几年国际空间站就已经会时不时地泄漏,需要宇航员不停地安装这样或那样的补丁,再加上180吨舱体规模受限于参建方的标准不一,以及舱体研发时代的技术局限性,又导致大量的空间浪费与闲置。
而中国天宫空间站凭借着后发优势,在空间设计上也更为合理,比如核心舱在设计上有很大突破,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约50立方米,加上两个实验舱后,航天员活动空间整体达到110立方米。也运用了许多的先进技术,包括模块化设计、标准化的对接口更加方便外来的飞船对接(国际空间站大多数对接口受限于对接次数限制,需要附加舱段过渡才能与载人飞船对接,非常麻烦);首次将电推动力用于载人航天器;有两个20吨级大型实验舱,分别是问天号实验舱Ⅰ与梦天号实验舱Ⅱ等。
这也是为什么包括美国等许多国家想要入驻中国空间站的原因。
为什么拒绝美国
那为什么中国拒绝呢?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的说法,我们完全就是从科学价值从技术的考量来评审的,美国的项目我们认为没达到我们要求的标准。
至于日本印度,正如周建平总师所说的这样,我们没有排斥任何国家,也没有限定任何范围,任何国家只要提交申请入驻中国空间站,达到了要求,中国基本上都会同意。日本印度提交的合作项目,从科学价值从技术的考量达到了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允许他们加入。
而在这17个国家之后,中国还会与巴基斯坦等国家,围绕在空间站开展基础物理、航天医学、空间天文等领域的空间实验进行了合作交流。这也充分展现了中国空间站对外开放的心胸和气魄。
可以说,中国将借助天宫空间站联手其他国家构筑“外空命运共同体”,美国想要建立的太空霸权也终将瓦解。我们也欢迎美国与中国合作,但前提是要达到完美的标准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