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分宜县大力实施“文化活县”战略,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努力促进城乡协同发展,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文化阵地
公共文化阵地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前提,随着人、财、物等资源自上而下逐步向基层倾斜,硬件短板不断补齐,城乡区域文化发展日趋均衡。
按照综合文化站“三室一厅”(阅览室、教育培训室、管理和辅助用室、多功能活动厅)、农家书屋“六有”(有场所、有书柜和桌椅、有1500册以上图书、有图书编目和分类、有管理和借阅制度、有管理人员)标准,全县建成综合文化站11个、农家书屋134个,实现乡镇、行政村全覆盖。同时,一个个文化广场、公共戏台、篮球场、健身路径、文化长廊陆续完善,乡、村两级公共文化阵地设施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形成了“乡村十里文化圈”。
▲部分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设施。
2020年以来,分宜县以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为契机,加强部门联动,完成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纽带,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晓康驿站、村史馆、村广播室、志愿服务站、妇女之家、青年之家、儿童之家、法治讲堂、社科讲堂及科普活动设施等思想文化阵地全面整合,构建了“党群服务+文明实践+N”综合服务模式,完善了共建共享共治机制,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同时开展挂牌清理规范整治行动,统一规范标识标牌并实现了服务项目对外公示。
▲部分乡、村两级阵地与服务公示。
为了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文化福利,我县启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已建成由县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各乡镇(街道)文化站为分馆的城乡一体化服务网络。
从县级总馆到乡镇分馆,实现了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借通还和人员统一培训,强化了对县域内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艺辅导、文化下乡等方面的统筹,把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目前正分批次推进乡镇分馆升级,年内将为7个分馆完善图书管理系统,补充图书、电脑、扫码枪等设备。
图书资源是农家书屋的核心竞争力。我县自2021年起试行“点菜送餐”的选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推荐等方式,把选择权交给群众,满足了群众个性化阅读需求。
“群众点单解决了往年选配图书质量不高、不对基层读者胃口的问题,激发了群众阅读积极性。”县文广新旅局广电新闻出版股负责人介绍说。2021年以来,我县充分通过百姓点单模式采购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图书168种22680册,农家书屋图书品质及实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整洁明亮的农家书屋里,各种图书分门别类地整齐摆放在书架上,种植养殖、防虫治害等科技类书籍,童话故事、儿童绘本等少儿类书籍,政治理论、学习法典等政经类书籍,健康保健、营养搭配等生活类书籍应有尽有。
书屋外面醒目位置张贴着开放时间,新上岗的图书管理员正在认真整理书籍。“从这个月开始我正式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每月可领取300元公益岗位报酬……”大路边村的詹新通过业务培训,顺利掌握出版物分类、登记、上架、借阅等相关业务技能,成为农家书屋的“管家”。
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问题,我县特设公益性岗位,安排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到农家书屋就业,每年组织上岗的残疾人进行相关培训,不但使农家书屋管理日趋规范化,且拓宽了残疾人就业新渠道。今年已聘用130名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岗位,实现了困难群众帮扶与文化惠民双赢。
“文化站不是没事干,而是怕做不好。老表喜欢什么东西,我们就提供什么东西”,这是钤东街道文化站长钟发生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和钟站长共事多年的同事对这位老伙计也是赞叹连连:“别看他五大三粗的,一手毛笔字可是相当漂亮!特别是他写的春联,特别抢手。”因为一手好字,每年找钟发生预定春联的群众多得数不过来。
“我们年年搞活动,老表也喜欢,特别是送春联下乡,从腊月二十写到大年三十晚才收笔完工。”回忆起在文化站工作38年的点滴,钟发生深有感触。“我这个人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平平常常,看到老表们高兴,我就高兴,就有一直干下去的动力。”这是这位坚守基层文化“老兵”最真诚质朴的宣言,也是全县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缩影。
我县按照每个文化站不少于3人、每个村不少于2人的标准,配齐配强乡、村两级文化队伍。目前,全县乡镇(街道)文化站配备文化管理员36人、村文化管理员291人。他们扎根乡村,广泛开展乡村文化活动、辅导农村、社区业务演出队、文化爱好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先后有3人荣获江西“最美基层文化人”。
立足常态长效多元化服务惠民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我县依托乡、村两级公共文化阵地资源,大力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行动,全县所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及农家书屋免费开放,每周达42小时,为乡、村群众提供政策宣传、读书看报、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基础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
▲群众在文化站、农家书屋活动。
汤春云是分宜镇的种植大户,2019年流转700亩土地种植水稻。农闲时,他喜欢上镇文化站的阅览室、到村里的农家书屋翻阅关于种植方面的书籍。“这里农业种植方面的图书非常多,对我很有帮助,去年我的稻田产量和质量实现了双提高,今年我种了2000多亩优质稻,比第一年扩大了几倍。”
“我家种了些葡萄,常看葡萄管理方面的书,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术,不看书可真不行。”钤山镇防里村脱贫户伍全英这样理解农家书屋的意义。
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断满足基础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春节期间,全县集中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平常我们村里在家的还是以老人为主,文化站把送戏下乡安排到我们颐养之家,很受欢迎啊!”钤山镇下田村负责人高兴地说。
“以前苦不堪言,你想不到的苦我都吃过,从来没想到过越老越幸福,要感谢党”,湖泽镇湖泽村76岁的村民鄢训发在观看《建军大业》后有感而发。
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展送戏下乡26场,观众2.7万人次;送电影下乡1981场,观影群众8.7万人次。按照每个乡镇(街道)平均每季度一场演出、每个行政村平均每月一场电影的标准,计划全年累计开展送戏下乡82场、送电影下乡2080场。
“送文化”解近渴,“种文化”利长远,除了上级组织的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外,乡、村两级利用公共文化设施,结合本地特色,常年组织开展广场舞展演、全民阅读、文体娱乐、志愿服务、“我们的节日”系列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双林夏布文化节、洋江龙舟文化节、分宜镇农民丰收节、操场枇杷节等一批节庆活动品牌。今年以来开展基层自办活动220余场,参与群众近7万人次。
今后
我县将聚焦基层群众需求
不断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提质增效新路径
进一步持续完善乡 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
丰富服务内容 开展惠民活动
让基层文化活起来 百姓精神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