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助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涉农主体发展,助力解决融资贵、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探索推进“大数据+”普惠金融,率先建成县级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各类主体通过线上渠道自主获取金融服务,开启普惠金融“网上办、掌上办”数字服务模式,推动政、银、企三方和谐共赢发展。
一、开启金融服务新模式
将“大数据+”普惠金融工作列入全县重大改革创新项目,由分管金融的常务副县长领衔挂帅,成立分宜金融协会联合人行分宜支行牵头统筹调度平台建设工作,通过市场化方式与数字江西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建设协议,于今年6月建成全省首个县级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分宜县“大数据+”普惠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整合集成需求发布、需求对接、大数据统计、产品展示、政策指南、新闻频道等主要功能。该平台主要采用“信息采集+信用尽调+信贷投放”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政府搭台、客户点单、银行接单”的方式,变“客户找银行”为“银行找客户”,实现融资供求信息精准对接。
二、归集整合数据资源
在依法依规、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利用大数据资源,联合县域12家金融机构,将行政部门和金融机构各自掌握的用户信息归集整合,汇集市场监管局、农粮局等多个部门10余万相关数据,建立用户融资状态分类登记库,有效解决银企(银户)双方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痛点问题。银行可通过平台信用查询体系,核对客户的有效信息,甄别客户信用等级,在降低贷款违约风险的同时,可根据潜在客户的贷款需求,提供精准化贷款服务,助力银行提高经营效益。
三、畅通金融支农通道
普惠平台通过整合农户相关“大数据”,按照以信增贷、以信助贷、以信换贷、以信惠贷四种模式,将农户手中的林地、土地等绿色资源作为提升评级的“信用证书”,贷来发展的“真金白银”,有效保障农村创业农户及种养大户的信贷需求,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额度“少”、首次贷款“难”、贷款“繁”、融资“贵”等问题,实现农户“信”“贷”良性循环,进一步畅通了金融支农的“绿色通道”,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自6月试运营以来,该平台共进驻金融机构12家,注册用户2000余户,上架金融产品46个,贷款申请119笔,办理业务106笔,授信金额3137.46万元,放贷总金额2489.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