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冰川雪山巍峨耸立,远眺千湖美景碧波荡漾,地处青海西南部的三江源美不胜收!如今,三江源国家公园在生态文明领域成果显著。人与自然相融共生,高原生灵茁壮生长的大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三江源头。马福江 摄
积极探索: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落地生根
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三江源有着“中华水塔”的美誉。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受到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出现了植被退化、湿地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多种自然问题,并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生活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冬日里可可西里觅食的藏野驴。樊尚珍 摄
2003年1月,我国开始建立国家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断推进生态保护各项举措,三江源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逆转。青海省在积极探索实践,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走出一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彰显三江源特点的国家公园体制创新之路。
三江源头。马福江 摄
在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青海省优化调整功能分区与范围,将黄河源约古宗列、长江源各拉丹冬、当曲区域完整纳入国家公园范围,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全部划入核心保护区,区划面积由试点期间的12.31万平方公里调整至19.07万平方公里,并初步完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勘界立标项目实施方案》和勘界立标地图制作工作。
创新实践: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赢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并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管理保护原则,实施黑土滩治理、沙漠化土地防治、退化草场改良、湿地防护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数据显示,2018年,三江源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盖率、产草量较10年前分别提高了11%、30%以上。2020年底,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较2015年提高4.6个百分点,湿地植被覆盖度稳定在66%左右,重度和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0.91%和4.72%,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藏羚羊由保护初期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雪豹、金钱豹、藏野驴、黑颈鹤等野生动物频频出现。
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巡护马队行进在三江源腹地。摄影:陈有钧
可可西里。李爱民 摄
除生态保护外,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积极探索民生改善之路,释放建设红利。三江源创新建立“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1.72万名牧民持证上岗,成为生态管护员,促进减贫,稳定就业,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草原管护者。三江源健全完善自然资源特许经营制度,科学合理测算24个生态旅游项目生态访客容量,有序推进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等特许经营活动,发展生态畜牧业。民众在参与生态保护过程中共享建设成果,增收致富。
绿色发展:以“三江源经验”树立自然保护地典范
青海省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高”“大”“多”“广”的特点。
三江源头的野牦牛。樊尚珍 摄
三江源国家公园。资料
“高”,主要体现在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建设;“大”,主要体现在面积比例大、影响力大;“多”,主要体现在保护成果多、亮点多;“广”,主要体现在参与度广、普惠面广。青海省将继续聚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国家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地典范。据《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方案》内容,到2035年,三江源区域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水质稳定在一类标准,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恢复、全面好转,生态健康、功能稳定。
巍巍昆仑,江河奔腾,一起期待三江源这片生态与文化的宝地展现更多美好!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 王雯静 见习记者 李春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