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又搞了个第三限,上周四宣布禁止出口碎米,并对部分类型的大米出口征收20%的关税,此举将增加全球通胀压力,推高大米价格,加剧粮食供应危机。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印度碎米的最大买家,中国将受这一出口禁令的影响吗?
此禁令,按印度对外贸易局发布的文件来看,这一限制令从上周五(9月9日)起生效。
根据限制令,印度对白大米和糙米的出口征收20%的关税。这些受影响的大米约占印度全部大米出口的60%。印度还禁止碎米出口,但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巴斯马蒂香米)不在限制令之列。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输出国,占全球大米贸易量的40%。目前,全球有很多国家正在遭受日益恶化的粮食危机或通货膨胀的冲击,印度的这一举动将给这些国家带来进一步压力。
尤其是,今年夏季,中国、美国、欧洲等地区再遭遇高温干旱天气,粮食生产必将受到一定影响。
印度禁止出口碎米,中国将受影响,米价恐上涨?
大米是世界上约一半人口的主食,亚洲生产和消费的大米约占全球供应量的90%。和其它种类的大米相比,碎米在价格上相对便宜。
印度是一些非洲国家重要的碎米供应商。但根据相关官方渠道了解,中国是印度碎米的最大买家,2021年从印度进口了110万吨碎米。2021年印度的大米出口总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150万吨,超过了世界上其它四大出口国(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大米出口总和。
虽然,我国粮食供给暂时没问题,大米更不用说,我们有像已故的袁隆平院士一样的农业专家们,都在努力着稻下乘凉的梦想,甚至太空稻也在空间站生长着;但是,结构性短缺难以避免,碎米主要被用做动物饲料以及生产面条和酒,这个需求,不能忽略,还需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今年以来,极端自然灾害不断,尤其进入夏季,我国长江流域近两个多月来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后续还有夏秋连旱的情况,甚至最近湖南、江西、重庆及贵州部分地区有特旱,官方已经发布气象干旱黄色预警,这对丰收之际,是个不好的预兆,秋粮收成没受影响,这是不可能的,不信实地看看去。
这次,印度对大米的出口限制可能会提升全球大米的价格,导致粮食通胀更为严重,同时也会加剧俄乌冲突带来的全球食品市场的混乱,也给我国有需求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必将受到一定影响。
与俄乌冲突之后小麦和玉米价格飙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库存充足,大米一直是有助于抵御更大粮食危机的食品。但随着印度的最新举措,这种情况可能即将改变。
据外媒报道,印度大米出口商协会主席拉奥说,这一限制将有利于竞争对手泰国和越南,这两个国家正在合作撑起大米价格。
拉奥还说,“(印度)政府此举将推动全球大米价格。”他估计白大米的出口价格可能从目前的350美元/吨(按离岸价计算)提高到超过400美元。
他补充说,针对印度最新发布的限制令,出口商将要求政府免除已签约但尚未发货的约200万吨大米的税收。
另外,外媒报道,截止9月12日,五家印度出口商表示,由于买家拒绝支付新增的20%出口关税,印度港口的大米装载已停止,超100万吨的粮食滞留在港口里。后续如何,还有待观察。
为了确保本国粮食供应,大米是今年印度政府实施出口销售限制的第三种主要农产品,印度在今年3月和4月经历了一百多年来最炎热的月份后,政府在5月限制了小麦和糖的出口。
大米,本已是亚洲各国的主食。因此,印度此次限制令,大米价格大幅上涨对亚洲各国消费者的影响将远大于小麦价格上涨,短期内会引起国际大米价格走势,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恐慌情绪,部分地区大米价格也是正常的市场反应;相对于国内来说,对我国大米价格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甚至还会形成利好消息,一旦国际大米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国产大米出口优势突显,反而会提升国产大米的销路;不过,碎米的进口,会受到一定影响。
从印度的举措来看,不管是确保本国粮食供应,还是从中渔翁得利,再次给中国敲响警钟,中国农业竞争优势,亟需抓紧提升,尤其结构性供应不足,不管是饲料,还是工业原料,不还得依靠进口,这毕竟是痛点,不能说不会受到一点影响,需要从深层次原因考虑。
乡村振兴领域,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来关注“唯美乡村” 微信公众平台!